第106章(1 / 3)
“可,可臣女还没有献灯……”魏延徽犹豫着开口。
“青菡,去将魏娘子的灯提上来,”萧贞观见状吩咐道。
青菡下了高台,走到魏延徽跟前,“魏娘子,太后请您登阶。”
魏延徽瞧上去颇为不安,用余光撇了撇自己的阿姊姜见玥,待姜见玥轻轻点头后,她才放下戒心,随青菡上了高台。
如此一来,殿中百官便将这位魏娘子瞧得更加清楚,那张与岐阳县主有五分相似的脸足以勾起他们的回忆。
是了,前永淳县主,而今楚州毓秀书院的许院首膝下育有两女,长女从姜姓,自小便入宫由太后抚养,与今上一同长大,此女从其父的姓氏,因身子不好,这些年来一直养在楚州,想来这一位魏娘子,就是许院首的第二女,岐阳县主的同胞妹,虽不从翊王一脉的姓氏,但也是名副其实的翊王之后。
姜见黎的目光同众人一样,落在魏延徽的身上,只是她好奇的并非魏延徽这个人,而是魏延徽今日所要献的灯。
据荆葵的回禀,她不在府中的这些日子,这位魏娘子可没少在府中晃悠,在入府的第二日就寻着她扶萝院的满园绿意来拜访,说什么是路过之时被爬墙的藤萝吸引,眼下这个时节到处都是枯枝败叶,唯独扶萝院绿意盎然若春,故而心中好奇。
魏延徽瞧她不顺眼,她早在楚州之时就明白,原以为回到了长安,山高路远的,再难碰上面,她就不曾将这个魏娘子放在眼里,结果人家从楚州来到了长安,不管为着什么进的王府,作为姜见玥的亲妹妹,正儿八经翊王后裔,她都不能再轻视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女子。
她才不信魏延徽会对绿叶子感到好奇,怕不是个想要一探扶萝院究竟的借口。
魏延徽从来没被如此之多的眼睛同时注视过,心中不免紧张,脚下的步子也略显犹豫,却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太上皇夫妇的面前。
姜见黎的位置距离高台算不得近,上头的情形也只能瞧个囫囵。苏后拉起了意欲下跪的魏延徽,给她赐了座不说,还当着群臣同她寒暄家中近况。
许是太上皇夫妇对她实在和蔼可亲,魏延徽渐渐地也不紧张了。
萧贞观倒是没怎么开口,只含笑看着。
等得有些久了,姜见黎倍觉没什么意思,自顾自斟了一杯茶,她是不饮酒的,在这样的场合,便只能以茶代酒,小口小口地饮着,一盏茶很快见了底,高台上的寒暄还不曾停止,也不知后头还没献灯的人会作何感想。
又忽然想起傅缙好似还没献灯,姜见黎转头欲往身后看去,偏巧在这时,高台上萧贞观看了过来。
离得不算近,但是姜见黎很笃定,萧贞观在看她,看的就是她。
那么她该装作没瞧见,继续去寻傅缙,还是该恰到好处地将视线同这位陛下对上?
她两个都没选。
在意识到萧贞观看过来时,她转头的动作故意停顿了一息,似在犹豫,犹豫了一息后,停下了去瞧傅缙的动作,而是就着偏头的姿势唤了紧挨着她右侧落座的司农寺同僚,少卿夏侯汾。
“夏侯少卿,下官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说完也不管夏侯汾疑惑的眼神,将杯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略显刻意地不同萧贞观对视,萧贞观却没有生气,反而忍不住溢出了一丝识破了她的心虚的笑意。
萧贞观今日很高兴,或者说,从看清姜见黎所献走马灯上的春景时,连日来的郁结之气便一扫而空。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个东西。
那日她兴之所至去了东市,又悄悄隐在东市一角所窥探到的,那个被姜见黎小心谨慎地提在手中的东西,是献给她的。
黄灿灿的缠花,花形同姜见黎曾送予她的那枚缠花一般无二,当时她看到这种花被姜见黎递给了另一个人,心中说不出的憋闷与愤怒。
她是天子,天子所得就该是独一无二的,既给了她,又怎能用这样的东西取悦他人?这令她堂堂大晋天子的颜面何存?
好在不是给别人的,就是给她的,姜见黎提前许久给她准备了这样一盏灯,她由衷感到欣慰,天子的颜面,算是保住了。
“贞观?”太上皇唤了两声,萧贞观都恍若未觉,盯着殿中某处露出神秘莫测的笑,第三此再唤,声音就有些冷了。
“阿耶?”萧贞观回过神来问,“阿耶唤儿所为何事?” ↑返回顶部↑
“青菡,去将魏娘子的灯提上来,”萧贞观见状吩咐道。
青菡下了高台,走到魏延徽跟前,“魏娘子,太后请您登阶。”
魏延徽瞧上去颇为不安,用余光撇了撇自己的阿姊姜见玥,待姜见玥轻轻点头后,她才放下戒心,随青菡上了高台。
如此一来,殿中百官便将这位魏娘子瞧得更加清楚,那张与岐阳县主有五分相似的脸足以勾起他们的回忆。
是了,前永淳县主,而今楚州毓秀书院的许院首膝下育有两女,长女从姜姓,自小便入宫由太后抚养,与今上一同长大,此女从其父的姓氏,因身子不好,这些年来一直养在楚州,想来这一位魏娘子,就是许院首的第二女,岐阳县主的同胞妹,虽不从翊王一脉的姓氏,但也是名副其实的翊王之后。
姜见黎的目光同众人一样,落在魏延徽的身上,只是她好奇的并非魏延徽这个人,而是魏延徽今日所要献的灯。
据荆葵的回禀,她不在府中的这些日子,这位魏娘子可没少在府中晃悠,在入府的第二日就寻着她扶萝院的满园绿意来拜访,说什么是路过之时被爬墙的藤萝吸引,眼下这个时节到处都是枯枝败叶,唯独扶萝院绿意盎然若春,故而心中好奇。
魏延徽瞧她不顺眼,她早在楚州之时就明白,原以为回到了长安,山高路远的,再难碰上面,她就不曾将这个魏娘子放在眼里,结果人家从楚州来到了长安,不管为着什么进的王府,作为姜见玥的亲妹妹,正儿八经翊王后裔,她都不能再轻视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女子。
她才不信魏延徽会对绿叶子感到好奇,怕不是个想要一探扶萝院究竟的借口。
魏延徽从来没被如此之多的眼睛同时注视过,心中不免紧张,脚下的步子也略显犹豫,却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太上皇夫妇的面前。
姜见黎的位置距离高台算不得近,上头的情形也只能瞧个囫囵。苏后拉起了意欲下跪的魏延徽,给她赐了座不说,还当着群臣同她寒暄家中近况。
许是太上皇夫妇对她实在和蔼可亲,魏延徽渐渐地也不紧张了。
萧贞观倒是没怎么开口,只含笑看着。
等得有些久了,姜见黎倍觉没什么意思,自顾自斟了一杯茶,她是不饮酒的,在这样的场合,便只能以茶代酒,小口小口地饮着,一盏茶很快见了底,高台上的寒暄还不曾停止,也不知后头还没献灯的人会作何感想。
又忽然想起傅缙好似还没献灯,姜见黎转头欲往身后看去,偏巧在这时,高台上萧贞观看了过来。
离得不算近,但是姜见黎很笃定,萧贞观在看她,看的就是她。
那么她该装作没瞧见,继续去寻傅缙,还是该恰到好处地将视线同这位陛下对上?
她两个都没选。
在意识到萧贞观看过来时,她转头的动作故意停顿了一息,似在犹豫,犹豫了一息后,停下了去瞧傅缙的动作,而是就着偏头的姿势唤了紧挨着她右侧落座的司农寺同僚,少卿夏侯汾。
“夏侯少卿,下官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说完也不管夏侯汾疑惑的眼神,将杯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略显刻意地不同萧贞观对视,萧贞观却没有生气,反而忍不住溢出了一丝识破了她的心虚的笑意。
萧贞观今日很高兴,或者说,从看清姜见黎所献走马灯上的春景时,连日来的郁结之气便一扫而空。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个东西。
那日她兴之所至去了东市,又悄悄隐在东市一角所窥探到的,那个被姜见黎小心谨慎地提在手中的东西,是献给她的。
黄灿灿的缠花,花形同姜见黎曾送予她的那枚缠花一般无二,当时她看到这种花被姜见黎递给了另一个人,心中说不出的憋闷与愤怒。
她是天子,天子所得就该是独一无二的,既给了她,又怎能用这样的东西取悦他人?这令她堂堂大晋天子的颜面何存?
好在不是给别人的,就是给她的,姜见黎提前许久给她准备了这样一盏灯,她由衷感到欣慰,天子的颜面,算是保住了。
“贞观?”太上皇唤了两声,萧贞观都恍若未觉,盯着殿中某处露出神秘莫测的笑,第三此再唤,声音就有些冷了。
“阿耶?”萧贞观回过神来问,“阿耶唤儿所为何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