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剑器立刻被府军卸下,枷锁上身,这位曾经的江南道行军总管的结局已经不必多言。
看着仇良弼渐渐远去,傅缙忍不住问姜见黎,“此事就这么结束了吗?”
时不时了解得太容易了些?
姜见黎将所有的罪状整理好,才道,“自然没有结束。”
江宁郡守苗在舟匆匆来迟,一踏入公堂就忍不住像姜见黎告罪。
这一位的底,姜见黎早就查了个干净。
苗在舟是三年前接任的江宁郡守,彼时仇良弼已在江南道行军总管的位置上待了两年,在江南的根基非苗在舟能比,而在仇良弼的淫威之下,江南道许多官吏或被迫,或主动,都选择与仇良弼同流合污,唯独这位苗郡守,不贪污不受贿,不草菅人命不卖官鬻爵,也未染指过隆化仓,若说他是仇党,他什么都没做,可若说他不是,他又对仇良弼的行径心知肚明却坐视不管,有放纵之嫌。
此人能在江南道浑浊的浪潮下独善其身,让仇良弼用了三年都不能拿他如何,这才是真正难啃的硬骨头。姜见黎不是没想过拉他入局,寻出他的罪状,可都失败了,这位苗郡守,是江南道官场的异类,她看不透他,也拿不准该不该放过他,直到率浙安府军回楚州前,姜见玥提醒了她一句:水至清则无鱼。
仇良弼是必须伏诛的,否则不足以震慑江南道蠢蠢欲动之人,那么仇良弼死后,谁来接手江南道的一摊乱局?她想迅速肃清江南道的水,扫除赈灾途中的一切障碍,就得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好像没有再比苗在舟更合适的人选了。
“苗郡守的确来得迟了些,”姜见黎点了点手边的罪状,让傅缙给他送去,“郡守先看看这些,再仔细思量一下,是否有话对本官说明?”
罪状一篇篇看过去,苗在舟渐渐露出惊惧之色,这种惊惧在他瞥见被堂下廊柱遮挡的林沽之时更加明显,“林,林总管?你不是,不是,死了吗?”
待苗在舟演完,姜见黎才慢悠悠地告诉他,“一切都是误会,此事本官日后会解释给郡守听,郡守还是先急眼下之事吧,对了,忘了告诉郡守,江南道行军总管仇良弼已经认下所犯罪状,对此,您有何想说的?”
苗在舟缓缓跪下,“臣,无话可说。”
“那便就先这样,”姜见黎将濯缨放到堂案上,“咚”的一声让满堂之人皆忍不住抖了抖,“这是摄政王印,诸位认得吧,”她掏出王印放在濯缨一侧,“苗郡守,本官今以摄政王印命你暂代仇良弼之职,统管江南道军政,协助即将到来的三司使团调查这些罪证上所述之事,同时与本官一道做好赈灾之事,领命吧。”
苗在舟先是一愣,在傅缙的提醒之下才回过神来,“臣,领命。”
江南道的糟污事自有江南道的人料理,苗在舟接了令后,姜见黎就带着府军离开了府衙。出了府衙的门,傅缙长长地松了口气,由衷地朝姜见黎拱手道,“幸得主簿运筹帷幄,总算是结束了。”
姜见黎望向远处的重重屋檐,那里有鸟雀飞过,“结束了?不,太仓令,事情才刚刚开始。”
疫病一旦出现,就如同江水溃堤,一发不可收拾。
姜见黎一面打开隆化仓给江南道受灾的郡州放粮,一面征调四郡药库,遏制逐渐扩散的病势。
楚州的大街小巷之中都充斥着一股奇特的味道,这股味道里同时夹杂了艾草与胡椒的气息,此外还有一种极冲极冲的清苦混在其中。
为了抑制灾后疫病的传播,姜见黎在楚州尝试烧香驱疫之法,驱疫香的配方是邓司药在姜见黎给出的药方上改进后得来的,姜见黎离开楚州这一段时日,邓司药日日在丹宸殿试验香方,最终如愿得到了能够减缓这次疫病传播的香方。
那香方就比姜见黎给出的原方多了一味药,槟榔。
槟榔原产于安南都护府辖境,随着安南的商道进入大晋东南与中原大地,槟榔形如干枣,味清且苦,安南多瘴气,此果可用来驱瘴,有治恶心、昏恶的功效。此物在药铺不大常见,但是留宫之中存有许多,邓司药也是从药经上查到了它的功效,才尝试将其与艾草、胡椒、丁香等配做香方。
丹宸殿内的灾民早有疫症,有疫病的灾民在发现之初就被统一安置在配殿隔离,可疫病依然在主殿人群中扩散,主殿烧了几回改进过的香方后,竟不再有人出现疫症,邓司药这才将方子拿出来给姜见黎过目。
姜见黎果断下令在楚州全城燃烧此香,所烧的香全部留宫司药司配制,每日卯时、酉时这两个时辰,楚州府军受调令分营而出,手持裹了香料的火把,来回穿越城中的大街小巷,如此七八日下来,城中每日染疫之人从百人渐次降至数人。
确定此方的确有效后,姜见黎将驱疫方以文书的形式公布各郡各州,令各州效仿。方子里的其他药易得,但是槟榔难得,为防药贩趁机哄抬槟榔的价格,她在昭示驱疫方前,暗中命人将江南道及附近几郡的槟榔全部购下,而后按照各郡各州的人口数统一分派。
又过了大约时日,司农寺少卿夏侯汾才带着三司的人姗姗而来。
夏侯汾在渡江之前就已经听闻过姜见黎“死而复生”后在江南道做出的一番“壮举”,在接到姜见黎未死的消息后,他立刻将消息回传长安,同时放缓了南进的脚步,等到天子的回令。
萧贞观的回令大大出乎夏侯汾的意料,她让他封诏继续前往江南道,接替姜见黎主理赈灾一事。 ↑返回顶部↑
看着仇良弼渐渐远去,傅缙忍不住问姜见黎,“此事就这么结束了吗?”
时不时了解得太容易了些?
姜见黎将所有的罪状整理好,才道,“自然没有结束。”
江宁郡守苗在舟匆匆来迟,一踏入公堂就忍不住像姜见黎告罪。
这一位的底,姜见黎早就查了个干净。
苗在舟是三年前接任的江宁郡守,彼时仇良弼已在江南道行军总管的位置上待了两年,在江南的根基非苗在舟能比,而在仇良弼的淫威之下,江南道许多官吏或被迫,或主动,都选择与仇良弼同流合污,唯独这位苗郡守,不贪污不受贿,不草菅人命不卖官鬻爵,也未染指过隆化仓,若说他是仇党,他什么都没做,可若说他不是,他又对仇良弼的行径心知肚明却坐视不管,有放纵之嫌。
此人能在江南道浑浊的浪潮下独善其身,让仇良弼用了三年都不能拿他如何,这才是真正难啃的硬骨头。姜见黎不是没想过拉他入局,寻出他的罪状,可都失败了,这位苗郡守,是江南道官场的异类,她看不透他,也拿不准该不该放过他,直到率浙安府军回楚州前,姜见玥提醒了她一句:水至清则无鱼。
仇良弼是必须伏诛的,否则不足以震慑江南道蠢蠢欲动之人,那么仇良弼死后,谁来接手江南道的一摊乱局?她想迅速肃清江南道的水,扫除赈灾途中的一切障碍,就得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好像没有再比苗在舟更合适的人选了。
“苗郡守的确来得迟了些,”姜见黎点了点手边的罪状,让傅缙给他送去,“郡守先看看这些,再仔细思量一下,是否有话对本官说明?”
罪状一篇篇看过去,苗在舟渐渐露出惊惧之色,这种惊惧在他瞥见被堂下廊柱遮挡的林沽之时更加明显,“林,林总管?你不是,不是,死了吗?”
待苗在舟演完,姜见黎才慢悠悠地告诉他,“一切都是误会,此事本官日后会解释给郡守听,郡守还是先急眼下之事吧,对了,忘了告诉郡守,江南道行军总管仇良弼已经认下所犯罪状,对此,您有何想说的?”
苗在舟缓缓跪下,“臣,无话可说。”
“那便就先这样,”姜见黎将濯缨放到堂案上,“咚”的一声让满堂之人皆忍不住抖了抖,“这是摄政王印,诸位认得吧,”她掏出王印放在濯缨一侧,“苗郡守,本官今以摄政王印命你暂代仇良弼之职,统管江南道军政,协助即将到来的三司使团调查这些罪证上所述之事,同时与本官一道做好赈灾之事,领命吧。”
苗在舟先是一愣,在傅缙的提醒之下才回过神来,“臣,领命。”
江南道的糟污事自有江南道的人料理,苗在舟接了令后,姜见黎就带着府军离开了府衙。出了府衙的门,傅缙长长地松了口气,由衷地朝姜见黎拱手道,“幸得主簿运筹帷幄,总算是结束了。”
姜见黎望向远处的重重屋檐,那里有鸟雀飞过,“结束了?不,太仓令,事情才刚刚开始。”
疫病一旦出现,就如同江水溃堤,一发不可收拾。
姜见黎一面打开隆化仓给江南道受灾的郡州放粮,一面征调四郡药库,遏制逐渐扩散的病势。
楚州的大街小巷之中都充斥着一股奇特的味道,这股味道里同时夹杂了艾草与胡椒的气息,此外还有一种极冲极冲的清苦混在其中。
为了抑制灾后疫病的传播,姜见黎在楚州尝试烧香驱疫之法,驱疫香的配方是邓司药在姜见黎给出的药方上改进后得来的,姜见黎离开楚州这一段时日,邓司药日日在丹宸殿试验香方,最终如愿得到了能够减缓这次疫病传播的香方。
那香方就比姜见黎给出的原方多了一味药,槟榔。
槟榔原产于安南都护府辖境,随着安南的商道进入大晋东南与中原大地,槟榔形如干枣,味清且苦,安南多瘴气,此果可用来驱瘴,有治恶心、昏恶的功效。此物在药铺不大常见,但是留宫之中存有许多,邓司药也是从药经上查到了它的功效,才尝试将其与艾草、胡椒、丁香等配做香方。
丹宸殿内的灾民早有疫症,有疫病的灾民在发现之初就被统一安置在配殿隔离,可疫病依然在主殿人群中扩散,主殿烧了几回改进过的香方后,竟不再有人出现疫症,邓司药这才将方子拿出来给姜见黎过目。
姜见黎果断下令在楚州全城燃烧此香,所烧的香全部留宫司药司配制,每日卯时、酉时这两个时辰,楚州府军受调令分营而出,手持裹了香料的火把,来回穿越城中的大街小巷,如此七八日下来,城中每日染疫之人从百人渐次降至数人。
确定此方的确有效后,姜见黎将驱疫方以文书的形式公布各郡各州,令各州效仿。方子里的其他药易得,但是槟榔难得,为防药贩趁机哄抬槟榔的价格,她在昭示驱疫方前,暗中命人将江南道及附近几郡的槟榔全部购下,而后按照各郡各州的人口数统一分派。
又过了大约时日,司农寺少卿夏侯汾才带着三司的人姗姗而来。
夏侯汾在渡江之前就已经听闻过姜见黎“死而复生”后在江南道做出的一番“壮举”,在接到姜见黎未死的消息后,他立刻将消息回传长安,同时放缓了南进的脚步,等到天子的回令。
萧贞观的回令大大出乎夏侯汾的意料,她让他封诏继续前往江南道,接替姜见黎主理赈灾一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