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2 / 4)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这句被几番涂改,父陷子死,短短的时间,他痛失了兄长和与自己一同长大的侄儿。”
“这其中感情让我们旁观之人都身陷悲伤难以自拔,更遑论作为他们亲人的颜太守呢?”
“最后,连颜太守也死了啊……”
大殿前所有人都哭了。
天幕上展示的字,就是拿出来说是当世第一都无人反驳。
这一字一句之中饱含的情感,除了颜真卿,再无人能写出。
颜真卿的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有喜爱临摹的官员喃喃:“我此生临摹过无数作品,每一份临摹都可有九成相似。可如今见了这《祭侄文稿》,我却没把握能将其临摹出来。”
“这世上除了颜真卿,再无人能写出如此文章。”
[我是第一次知道,颜真卿是这么死的。]
[我的心好痛啊,写天下第一楷书的颜真卿,在这个时候写下的天下第二的行书。]
[如果这天下第一的虚名能够换来颜真卿兄长侄儿的命,想必他是愿意的。]
[颜真卿被缢死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颜真卿那句“守吾兄之节”。]
[他想继承兄长的志向,将颜家的忠义长长久久延续下去,他做到了。]
颜杲卿看到了那句“他想继承兄长的志向。”
满目文字,皆是出于弟弟颜真卿之手。
弟弟写的字有多好,他是知晓的。
拿笔便是无限的风度,落笔从容自信。
他现在还能想起在家时,弟弟得意的脸庞。
可那样骄傲恣意的少年郎,在颜家三十多口都死了之后,守着所有人的牌位,守着心里的“吾兄之节”,守着颜家的风骨,沉默地活在人世上。
死人死过便不再有痛苦,可活着的人始终处在悲痛之中。
他死后的那些年,他的弟弟是怎样过的呢?
午夜梦醒时分,他可还会想到颜家那少了的三十几口?
每逢佳节亲人团聚的时候,他的弟弟颜真卿,只能对着几个牌位发呆。
想到此处,颜杲卿泣不成声。
李隆基看着天幕,沉默不语,颜氏一家的忠义,以及他们悲壮的死法在他心头久久盘桓。
他轻飘飘的一个命令或决定,关乎的是无数的人命。
曾经他以为人命何其轻。 ↑返回顶部↑
“这句被几番涂改,父陷子死,短短的时间,他痛失了兄长和与自己一同长大的侄儿。”
“这其中感情让我们旁观之人都身陷悲伤难以自拔,更遑论作为他们亲人的颜太守呢?”
“最后,连颜太守也死了啊……”
大殿前所有人都哭了。
天幕上展示的字,就是拿出来说是当世第一都无人反驳。
这一字一句之中饱含的情感,除了颜真卿,再无人能写出。
颜真卿的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有喜爱临摹的官员喃喃:“我此生临摹过无数作品,每一份临摹都可有九成相似。可如今见了这《祭侄文稿》,我却没把握能将其临摹出来。”
“这世上除了颜真卿,再无人能写出如此文章。”
[我是第一次知道,颜真卿是这么死的。]
[我的心好痛啊,写天下第一楷书的颜真卿,在这个时候写下的天下第二的行书。]
[如果这天下第一的虚名能够换来颜真卿兄长侄儿的命,想必他是愿意的。]
[颜真卿被缢死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颜真卿那句“守吾兄之节”。]
[他想继承兄长的志向,将颜家的忠义长长久久延续下去,他做到了。]
颜杲卿看到了那句“他想继承兄长的志向。”
满目文字,皆是出于弟弟颜真卿之手。
弟弟写的字有多好,他是知晓的。
拿笔便是无限的风度,落笔从容自信。
他现在还能想起在家时,弟弟得意的脸庞。
可那样骄傲恣意的少年郎,在颜家三十多口都死了之后,守着所有人的牌位,守着心里的“吾兄之节”,守着颜家的风骨,沉默地活在人世上。
死人死过便不再有痛苦,可活着的人始终处在悲痛之中。
他死后的那些年,他的弟弟是怎样过的呢?
午夜梦醒时分,他可还会想到颜家那少了的三十几口?
每逢佳节亲人团聚的时候,他的弟弟颜真卿,只能对着几个牌位发呆。
想到此处,颜杲卿泣不成声。
李隆基看着天幕,沉默不语,颜氏一家的忠义,以及他们悲壮的死法在他心头久久盘桓。
他轻飘飘的一个命令或决定,关乎的是无数的人命。
曾经他以为人命何其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