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仅没有丝毫重量,哪怕消失也不会有一点痕迹。
  但现在李隆基只觉得沉重。
  他肩膀上沉甸甸的,是无数条人命。
  颜家的灵魂上承载的是忠义,忠义逾千斤重,压得他弯着腰,喘不上气。
  他是一个帝王,从来从曾想过会以这样的视角,深入到战场,去看战场的每一处细节,去身临其境地感受着百姓的每一份恐惧,士兵的每一份绝望,还有那些为节气而死的将军将死之前的无奈与痛苦。
  封常清和高仙芝之死,为他展示的是边将之间的友情与他们的赤胆忠心。
  哥舒翰之死,为他展示的是老年之将的无奈和饱受良心折磨的煎熬。
  颜杲卿、颜季明和颜真卿,为他展示的是整个家族生生不息的永久传承。
  如果他不枉信小人,那么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个心为大唐的将军不会死的如此冤枉。
  如果他不执意让哥舒翰出战,那么这个已经中风虽是都有生命危险的老人,不会在颐养天年的年纪失节而备受折磨。
  如果他不将权力全都下放到安禄山之手,那么颜氏一家不会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他们不必用这样的方式去证明对大唐的忠心。
  李隆基第一次意识到,人命何其沉重。
  他慢慢明白了天幕出现于此的意义。
  他生于皇室,长与皇室,在政斗之中取胜而登上皇位。
  他没有经历过战场,他没有跟平民站在一起,他满脑子制衡权术而从来不知晓忠心的真正含义。
  所以他亲手掐灭了冉冉升起的大唐双星,毁掉了戎马半生的老将颐养天年的机会,剥夺了颜氏一家好好活着再为国尽忠几十年的可能。
  于是洛阳沦陷了,长安沦陷了。
  所有人拿命只为换来守住长安的机会,而他从来都不把这个光耀万年的城市放在眼里,他只担心自己的命是不是还在。
  大军甚至都没有兵临城下,他就提前逃跑了。
  所有的人都在为皇帝为大唐而战,而大唐的皇帝,就这么跑了。
  李隆基的脸如火烧一般。
  他只觉得自己的身形在这些人的映衬下而显得格外的渺小。
  明明他是一国之帝。
  那些人,官高的是将军,受封了爵位,官小的,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守,甚至身无官职。
  他们可以为心中的节气去死,而他的节气呢?
  他李隆基的节气究竟在何处?
  拿起战刀,挥刀上马的豪迈英气呢?
  他没有拿起过战刀,他也没有去过战场。
  所以年老的时候他只有满腹算计。甚至于在最后的最后,他连精明的头脑都没有了。
  李隆基高贵的头颅终于垂下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