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2 / 2)
与此同时,陶臻与乌信正带着手下人在城外开辟的空地上掩埋阵亡士兵与百姓的尸体。这片临时墓地旁,士兵们两两一组,握着铁锨挖着土坑,每掩埋一具尸体,他们都会对着新垒的坟茔深深鞠躬,以此送别逝去的同胞与战友。
陶臻与乌信静立在一旁,看着那些再无生机的脸庞,眼中满是悲痛,这些都是曾与他们并肩御敌、出生入死的好儿郎啊。
“将军,都埋好了。”一名年轻士兵走上前,声音带着几分嘶哑。
他看向乌信时,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眼眶红肿得厉害,显然是方才掩埋战友时哭过。
陶臻缓缓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壶酒,这是他珍藏多年的佳酿,原想等战事平息后与弟兄们共饮,如今刚好用来告慰逝去的英灵。
他拔掉酒塞,将清澈的酒液缓缓洒在墓地前的土地上,沉声道,“兄弟们,安息吧。明州,守住了。”
酒液渗入泥土,一阵风卷着尘土掠过,落在坟茔前的木牌上。那些木牌是士兵们用捡来的破旧木板制成的,因阵亡者太多,来不及写上姓名与籍贯,只简单刻着“明州守城战亡义士”七个字。
短短数字,却承载着无数人守护家园的热血与牺牲。
明州城的西巷里,一名妇人正双手费力地提着木桶,往自家水缸挪去。她家没有水井,日日用水都得去旁边长街的深井打水。
作为军户,她的丈夫与儿子都在军中服役,此战中,丈夫战死沙场,儿子重伤昏迷,至今仍在伤兵营里躺着,生死未卜。
妇人的头发已生出不少白发,陶将军虽是个公正的好将军,从不克扣士兵军饷,可朝中拨下的军饷本就微薄,以往丈夫与儿子的军饷加起来,才勉强够一家开销。如今丈夫没了,儿子吉凶未卜,往后的日子,不知该如何支撑。
笃、笃……
拐杖敲击地面的声响由远及近,半瞎的老丈从厨房中摸索着走出来,“秀娘啊,家中米粮快没了,你给我两个钱,我去铺子里买些回来。”
秀娘连忙将木桶里的水倒进缸中,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快步走进里屋,从柜子深处掏出一个褪色的布包。
布包不大,她层层打开,看着里面寥寥无几的铜板,苦涩地笑了笑,家中就剩这几百个钱了。目光扫过床铺上睡得分外香甜、小脸红扑扑的娃儿,孙女不足一岁,可不能缺了她的粮,她咬了咬牙,数出一百个钱,递到公公手中。 ↑返回顶部↑
陶臻与乌信静立在一旁,看着那些再无生机的脸庞,眼中满是悲痛,这些都是曾与他们并肩御敌、出生入死的好儿郎啊。
“将军,都埋好了。”一名年轻士兵走上前,声音带着几分嘶哑。
他看向乌信时,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眼眶红肿得厉害,显然是方才掩埋战友时哭过。
陶臻缓缓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壶酒,这是他珍藏多年的佳酿,原想等战事平息后与弟兄们共饮,如今刚好用来告慰逝去的英灵。
他拔掉酒塞,将清澈的酒液缓缓洒在墓地前的土地上,沉声道,“兄弟们,安息吧。明州,守住了。”
酒液渗入泥土,一阵风卷着尘土掠过,落在坟茔前的木牌上。那些木牌是士兵们用捡来的破旧木板制成的,因阵亡者太多,来不及写上姓名与籍贯,只简单刻着“明州守城战亡义士”七个字。
短短数字,却承载着无数人守护家园的热血与牺牲。
明州城的西巷里,一名妇人正双手费力地提着木桶,往自家水缸挪去。她家没有水井,日日用水都得去旁边长街的深井打水。
作为军户,她的丈夫与儿子都在军中服役,此战中,丈夫战死沙场,儿子重伤昏迷,至今仍在伤兵营里躺着,生死未卜。
妇人的头发已生出不少白发,陶将军虽是个公正的好将军,从不克扣士兵军饷,可朝中拨下的军饷本就微薄,以往丈夫与儿子的军饷加起来,才勉强够一家开销。如今丈夫没了,儿子吉凶未卜,往后的日子,不知该如何支撑。
笃、笃……
拐杖敲击地面的声响由远及近,半瞎的老丈从厨房中摸索着走出来,“秀娘啊,家中米粮快没了,你给我两个钱,我去铺子里买些回来。”
秀娘连忙将木桶里的水倒进缸中,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快步走进里屋,从柜子深处掏出一个褪色的布包。
布包不大,她层层打开,看着里面寥寥无几的铜板,苦涩地笑了笑,家中就剩这几百个钱了。目光扫过床铺上睡得分外香甜、小脸红扑扑的娃儿,孙女不足一岁,可不能缺了她的粮,她咬了咬牙,数出一百个钱,递到公公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