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3)
那人看着他,压低的眉眼咄咄逼人:“你真的觉得文莠会保我们吗?万一是他故意叫云州那几个弟兄犯错的呢?”
他当然没忘,然而这么些个大树,他们这些蚍蜉唯有文莠。
王辰紧了紧眉目,无奈道:“若真到那日,便与上面说咱们做的事大爹爹全有一份,若他不杀大爹爹,便也不能杀我们。”
几人无言,然而即便是叫人算计,也只有这样了。
李胤在文府门口闹了一夜,连个小太监都闹不出来。
起初他还想下令杀了文莠,然而站了一夜费了一夜的口舌又骂又擂,也都想明白了——他手底下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唯一一个陪着他站到天明的小太监,是个不识时务的地道蠢货。
若他是这个太监,绝不会给李胤雪中送炭,落井下石更是必然的。且不论,文莠既然是谢怀千的人,那站文莠就是站谢怀千,没有丝毫区别。
李胤是谁?姓李?没用。这江山不姓李也不姓谢,只信权。
怎么来就怎么回,李胤自己回去了。
痛恨自己识人不清也没用,为今之计也只能想想后着。所幸这一夜冻得他脑子从所未有的清醒。
文莠是叛徒,意味着宦官一族全都不能用。
他能指挥动的人,恐怕只剩八千精兵和后宫嫔妃。兵权多数握在文莠和谢怀千手上,他手上的八千精兵形同虚设。后宫嫔妃的氏族靠山便是周立中之辈,早就给谢怀千削废了,不起作用。
只剩一个被他怀疑的人能用了。
还好当初他没有把路走窄,对闻淇烨伸出了橄榄枝。
放手一搏吧。
“闻淇烨与张宏淳、阮范大三人已携三十万大军出松州,不出十五日便能抵达京师地界。”梅书给谢怀千斟了一杯茶,左手护着瓷杯,右手将茶杯端到谢怀千微启的唇边,艰涩道:“主公,喝吗?”
谢怀千按着身侧的几本奏折,未曾将他的小心思放在眼里,言简意赅:“你继续说。”
梅书失落地放下茶杯,但也没过多纠缠,正色道:“李胤差了个小太监当说客,去给闻淇烨递话,首先夸他比许诺早了许多回来,好一番褒扬。继而又说起云州弃城的官员,没想到自己手底下都是阳奉阴违的狗官,发誓等闻淇烨将这些人羁押进京后,他必将为民除害。”
“还有呢?”谢怀千心不在焉。
“文莠拒不见李胤,李胤当是将闻淇烨视作救命稻草,把闻淇烨当作干爹似的拉拢,又告起文莠的状,自己叫歹人蒙骗多年,还说……您与文莠明目张胆密谋叫他发现,他不好声张此事,万望闻淇烨入京将文莠与您处死,作为交换,闻淇烨要什么都好说。”
“哦?”谢怀千听到这儿倒来了些趣,“闻淇烨怎么回的?”
梅书看出他一提到闻淇烨才有几分神采的样子非常不是滋味,道:“闻淇烨答应了李胤,还说能为李胤肝脑涂地是他的荣幸。”
“果真么?”谢怀千冷不丁问。这话可不像闻淇烨能对李胤说的。
“如假包换!”梅书急头白脸地为自己辩解,“他自己说的肝脑涂地,我并未添油加醋,千真万确!”
对李胤说话这么肉麻?那李胤该一心盼着闻淇烨进宫了。
梅书犹豫了一下,也觉得有点蹊跷,不大确定道:“他应该没发觉我在场,应当不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吧?”
自然,八成里面有十成是故意的。
闻淇烨早就知道夏真羲会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为他收集情报,观察的本领也很强,不过没必要说出来打击梅书的自尊。
他很好奇闻淇烨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做出怎样的抉择。要江山还是要他?真的打算杀了他,和他断绝关系,还是另有计策?
这种等待答案的磋磨人的煎熬近乎于暴力,令人着迷。 ↑返回顶部↑
他当然没忘,然而这么些个大树,他们这些蚍蜉唯有文莠。
王辰紧了紧眉目,无奈道:“若真到那日,便与上面说咱们做的事大爹爹全有一份,若他不杀大爹爹,便也不能杀我们。”
几人无言,然而即便是叫人算计,也只有这样了。
李胤在文府门口闹了一夜,连个小太监都闹不出来。
起初他还想下令杀了文莠,然而站了一夜费了一夜的口舌又骂又擂,也都想明白了——他手底下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唯一一个陪着他站到天明的小太监,是个不识时务的地道蠢货。
若他是这个太监,绝不会给李胤雪中送炭,落井下石更是必然的。且不论,文莠既然是谢怀千的人,那站文莠就是站谢怀千,没有丝毫区别。
李胤是谁?姓李?没用。这江山不姓李也不姓谢,只信权。
怎么来就怎么回,李胤自己回去了。
痛恨自己识人不清也没用,为今之计也只能想想后着。所幸这一夜冻得他脑子从所未有的清醒。
文莠是叛徒,意味着宦官一族全都不能用。
他能指挥动的人,恐怕只剩八千精兵和后宫嫔妃。兵权多数握在文莠和谢怀千手上,他手上的八千精兵形同虚设。后宫嫔妃的氏族靠山便是周立中之辈,早就给谢怀千削废了,不起作用。
只剩一个被他怀疑的人能用了。
还好当初他没有把路走窄,对闻淇烨伸出了橄榄枝。
放手一搏吧。
“闻淇烨与张宏淳、阮范大三人已携三十万大军出松州,不出十五日便能抵达京师地界。”梅书给谢怀千斟了一杯茶,左手护着瓷杯,右手将茶杯端到谢怀千微启的唇边,艰涩道:“主公,喝吗?”
谢怀千按着身侧的几本奏折,未曾将他的小心思放在眼里,言简意赅:“你继续说。”
梅书失落地放下茶杯,但也没过多纠缠,正色道:“李胤差了个小太监当说客,去给闻淇烨递话,首先夸他比许诺早了许多回来,好一番褒扬。继而又说起云州弃城的官员,没想到自己手底下都是阳奉阴违的狗官,发誓等闻淇烨将这些人羁押进京后,他必将为民除害。”
“还有呢?”谢怀千心不在焉。
“文莠拒不见李胤,李胤当是将闻淇烨视作救命稻草,把闻淇烨当作干爹似的拉拢,又告起文莠的状,自己叫歹人蒙骗多年,还说……您与文莠明目张胆密谋叫他发现,他不好声张此事,万望闻淇烨入京将文莠与您处死,作为交换,闻淇烨要什么都好说。”
“哦?”谢怀千听到这儿倒来了些趣,“闻淇烨怎么回的?”
梅书看出他一提到闻淇烨才有几分神采的样子非常不是滋味,道:“闻淇烨答应了李胤,还说能为李胤肝脑涂地是他的荣幸。”
“果真么?”谢怀千冷不丁问。这话可不像闻淇烨能对李胤说的。
“如假包换!”梅书急头白脸地为自己辩解,“他自己说的肝脑涂地,我并未添油加醋,千真万确!”
对李胤说话这么肉麻?那李胤该一心盼着闻淇烨进宫了。
梅书犹豫了一下,也觉得有点蹊跷,不大确定道:“他应该没发觉我在场,应当不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吧?”
自然,八成里面有十成是故意的。
闻淇烨早就知道夏真羲会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为他收集情报,观察的本领也很强,不过没必要说出来打击梅书的自尊。
他很好奇闻淇烨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做出怎样的抉择。要江山还是要他?真的打算杀了他,和他断绝关系,还是另有计策?
这种等待答案的磋磨人的煎熬近乎于暴力,令人着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