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晋初又有塞外匈奴归附,前后十九种。上规模的只有三次,一次是“两万余落”,一次是“、男女十万口”、一次是两万九千三百人,剩下的都在万人左右,甚至只有千余人。
  所以,现在的南匈奴五部,去掉晋朝战争征发后损失的人口——不仅仅是战死,还有本人当兵后,全家被迁移到西晋腹地汉化掉的——大概还有男女老幼四五十万人的样子,成年男丁十余万。
  这股力量,相当不小了。
  极限征兵的情况下,理论上所有成年男丁都要上阵,就是十几万匈奴兵。
  当然,为了可持续性竭泽而渔,一般不会这么瞎搞,征发个五万人就顶天了。甚至于,五万人都嫌影响生计,出动个两三万人就差不多了,再辅以十几万汉人丁壮,组成了所谓的“匈奴大军”。
  若洛阳中军还在,诸部轻重骑兵、具装甲骑编制齐全,自可与其一战,战而胜之的概率还很大。
  可现在么,啥也不说了!
  邵勋收好丝帛,告辞离开。
  洛阳迎来和平?不存在的,只是休战罢了。
  下一次的敌人,很可能就是匈奴。
  司空会派他上阵吗?太可能了。
  未雨绸缪是必须的。
  而在此之前,他还有另外一件大事要做:邺城那边有信使过来,通报皇太弟司马颖可能在近期派兵护送天子南归,令洛阳留守将官迎奉。
  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
  “若有来世,好生做人,别干坏事了。”十月的清晨,遍地白霜,吴前带着辅兵出来清理战场。
  他刚刚看到了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尸体僵卧于地,面容痛苦,便多了几分感慨。
  感叹完后,便弯下腰来,与辅兵一起将尸体搬上车。
  对面的辅兵是新来的,满奋部残兵,入伍至今不过四个多月,只打过一仗,还全军崩溃了。此时看到尸体,脸色发白,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尸体上飞快地掏摸着。
  还真有几枚铜钱被撸了出来。
  吴前指了指马车上的竹筐,辅兵听话地把铜钱丢了进去。
  缴获归公,统一分发,这是从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铁律,老人都习惯了,新人在熏陶下,也默认接受了。
  马车辚辚向前,很快又停了下来。
  吴前翻开一具尸体,道:“伤口全在前胸,怎么这么死心眼呢?爷娘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啊,下次记得早点降顺。”
  对面的辅兵拾起一杆长枪,放到另一辆马车上。
  走过来时,与吴前一起,熟练地把尸体身上的皮甲扒了下来。
  皮甲多有破损,但缝缝补补还能用。
  上好的皮甲,可并不便宜啊。
  马胯革、牛皮、猪皮甚至鹿皮,各色皮革打制的皮甲价值不一。
  这一副应该是猪皮层叠打制而成,不算太好,但分发给战兵用,总比无甲强。
  另外一边还有辆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