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三朝元老,不仅寿命长,武力值更高。年过七十仍健步如飞,把孙子打到头破血流,头角峥嵘,都是这位的战绩。】
  好一个斗战胜佛啊。
  刚听完萧宜春的劝慰,又听见天幕的评价,弘安帝有些疑惑,看看好丞相斯文儒雅的脸:“朕竟不知爱卿如此……”武德充沛。
  萧宜春同样目瞪口呆:“……”我是这么剽悍的人吗?
  别说弘安帝不相信,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敢信。
  萧相分明性格温和,最擅长当老好人,为此还得了个面团相公的诨号。
  最早这么喊他的人是兵部尚书,此刻他坐在自家后院里,和几个同僚面面相觑。
  这个萧宜春,脾气软得像面团,怎么捏都不生气,有时候居中调解,活像是个加多水的面团,不仅软,还黏手。
  兵部侍郎尴尬得话都要说不出来:“看来萧相还是很顾念同僚之情……”
  把他孙子打得头破血流……
  也不知道是哪个不成器的子孙,能得此“殊荣”啊。
  周涉也在跟谭昭说悄悄话:“萧相的孙子,不就是那边那个萧见和吗”
  他与萧见和只算是认识。人家是璞玉,他是顽石,不可同日而语。
  谭昭压低声音,悄声道:“萧相的孙子又不止这一个。”
  周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丞相家有他这样的混子,自然也有萧见和这样的人才,这很合理。
  【在仁宗朝,萧宜春的战斗力基本没有被激发过。主要是弘安帝性格也很好,君臣一体,根本没有他战斗的机会。
  而同朝官员中,史书明确记录,脾气比较暴躁的是曾任兵部尚书的任恒。此人确实和萧宜春有过几次冲突,但在萧宜春的手札中,他曾写道“莫与傻瓜论短长”,说明大部分时候,他的心境都是比较开阔的。】
  兵部尚书任恒拍案而起:“好你个萧面团!!你们文官果然没几个好东西!”
  兵部侍郎额上狂汗,忙拦道:“大人莫冲动——”
  你是不是忘了,你也是文官啊!
  任恒武将出身,身手矫健,兵部侍郎几乎拉扯不住,只能看着上司勃然大怒:“他说谁是傻瓜?”
  “萧相应当不是故意的……”
  这边一片混乱,那边弘安帝的眼神都变了:“爱卿也如此讥诮,朕竟是头一次知道。”
  萧宜春面上泰然自若,实则万分尴尬:“臣只是自我排解而已。”
  弘安帝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显然半个字都不信。
  第10章 并称中宗朝两大佞臣……
  天幕还在喋喋不休:
  【萧宜春第一次破功,就是被中宗气的。两人因为太子之位起了争执,在长达数年的争执中,中宗一步也不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