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1 / 3)
太上皇顿了顿,去瞧萧贞观的脸色,确认她的的确确听下了自己所言,才继续说道,“新贵长成世家,盘踞朝野,这是每一朝每一代都会面临的问题,阿耶一直在思索,怎么样才能让我大晋免于因此而可能产生的灾祸。”
“阿耶想要翦除过于茂盛的枝干,最合适的人选,是阿姊。”
“九瑜的确更合适,可是她生性自由不受拘束,她不想做的事,便是阿耶也无法逼她就范。”
“儿明白了,儿是阿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萧贞观扯了扯嘴角,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阿耶希望儿有朝一日能做到您所期望之事,所以不希望儿的身边出现任何意外,直至儿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是吗?可是阿耶,那样于儿而言,公平吗?”
“贞观,孤先为天下君。”太上皇道。
“阿耶是雄主,将皇祖母的凤临之治推向了承临盛世,儿在登基前只是萧家幺女,大晋公主,阿耶所期盼的,儿未必就能让您如愿,儿骤然被推向皇位,阿耶可知当时儿侧心中几多害怕与彷徨?”
“不过那时如何都不重要了,”萧贞观双目黯淡,看上去十分痛苦,“这个大晋天子儿会继续当下去,仅此而已。”
太上皇沉默良久,方才问道,“你了解真正的姜见黎吗?”
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姜见黎是什么模样,萧贞观想过无数次,可每一次都想不出个所以然。
有时候,她觉得她是个心忧天下的忠臣,有时候又觉得她是个一心逐利的佞臣;有时候以为她其实有情有心,有时候又觉得她无情无义;有时候觉得她识时务,有时候又觉得她冥顽不灵……
细细想来,她从未真正看清过姜见黎,她不知此人究竟是个好人,还是个恶人,还是自以为是个恶人的好人,亦或是假装是个好人的恶人。
“贞观,你真的了解过她的吗?”太上皇满心忧虑地追问,“你除了知晓她叫姜见黎,除了知道她是你阿姊从东南带回来的孤女,对于她的过去,你还知道多少?”
萧贞观不知道,可是她不想在阿耶面前低头,便嘴硬道,“过去如何,重要吗?”
“没有过去的话,一个人又怎会成为今日这副模样。”太上皇深深叹了口气。
“阿耶想说什么便直说吧,”萧贞观怆然一笑,“不必欲言又止地试探儿,如今儿还有什么听不得的。”
“你当真想要知道?”
“阿耶若当真不想让儿知晓,又何必当着儿的面提及。”萧贞观一语戳破,“只要阿耶说的都是真的便好。”
“事到如今,阿耶自然不会再欺瞒你。”太上皇起身问道,“四日前,孤命太康宫宫人给你送来一方端州墨,你可打开看了?”
萧贞观哪里有什么心思看端州墨,她甚至连这事儿是何事发生的都不知晓。
“你若是打开瞧上一瞧,便什么都知道了。”
太康宫送来的东西,没有她的命令,宫人绝不敢随意处置,必然还在殿中,萧贞观起身环顾四周,很快就在一旁的博古架上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锦盒,她指着问道,“是那样东西?”
太上皇点了点头,萧贞观随即走过去将锦盒取下,一经手就知道其中暗藏了玄机。
重量不对,端州墨大小也是块墨,不会这么轻。
她将锦盒搁到案几上,缓缓掀开了上头的盖子,不出所料,里头果然不是什么墨块,而是一卷用丝帛束起来的文书。
面对萧贞观频频露出的疑惑之色,太上皇也只是开口告诉她,“打开瞧瞧吧,坦然面对真正的姜见黎。”
打开瞧瞧吧,里头就是姜见黎还不是姜见黎时候的曾经。
萧贞观感到自己的心跳一阵快过一阵,激烈得令她差点呼吸不过来,取出文书得双手也跟着心跳得起伏微微颤抖。
解下丝帛,长卷展开,滑落,她弯下腰去捡拾,指尖在触到长卷的那一刻,上头有一行字猝不及防地闯入了她的眼中。
船身有细孔,乃姜见黎为之。 ↑返回顶部↑
“阿耶想要翦除过于茂盛的枝干,最合适的人选,是阿姊。”
“九瑜的确更合适,可是她生性自由不受拘束,她不想做的事,便是阿耶也无法逼她就范。”
“儿明白了,儿是阿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萧贞观扯了扯嘴角,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阿耶希望儿有朝一日能做到您所期望之事,所以不希望儿的身边出现任何意外,直至儿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是吗?可是阿耶,那样于儿而言,公平吗?”
“贞观,孤先为天下君。”太上皇道。
“阿耶是雄主,将皇祖母的凤临之治推向了承临盛世,儿在登基前只是萧家幺女,大晋公主,阿耶所期盼的,儿未必就能让您如愿,儿骤然被推向皇位,阿耶可知当时儿侧心中几多害怕与彷徨?”
“不过那时如何都不重要了,”萧贞观双目黯淡,看上去十分痛苦,“这个大晋天子儿会继续当下去,仅此而已。”
太上皇沉默良久,方才问道,“你了解真正的姜见黎吗?”
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姜见黎是什么模样,萧贞观想过无数次,可每一次都想不出个所以然。
有时候,她觉得她是个心忧天下的忠臣,有时候又觉得她是个一心逐利的佞臣;有时候以为她其实有情有心,有时候又觉得她无情无义;有时候觉得她识时务,有时候又觉得她冥顽不灵……
细细想来,她从未真正看清过姜见黎,她不知此人究竟是个好人,还是个恶人,还是自以为是个恶人的好人,亦或是假装是个好人的恶人。
“贞观,你真的了解过她的吗?”太上皇满心忧虑地追问,“你除了知晓她叫姜见黎,除了知道她是你阿姊从东南带回来的孤女,对于她的过去,你还知道多少?”
萧贞观不知道,可是她不想在阿耶面前低头,便嘴硬道,“过去如何,重要吗?”
“没有过去的话,一个人又怎会成为今日这副模样。”太上皇深深叹了口气。
“阿耶想说什么便直说吧,”萧贞观怆然一笑,“不必欲言又止地试探儿,如今儿还有什么听不得的。”
“你当真想要知道?”
“阿耶若当真不想让儿知晓,又何必当着儿的面提及。”萧贞观一语戳破,“只要阿耶说的都是真的便好。”
“事到如今,阿耶自然不会再欺瞒你。”太上皇起身问道,“四日前,孤命太康宫宫人给你送来一方端州墨,你可打开看了?”
萧贞观哪里有什么心思看端州墨,她甚至连这事儿是何事发生的都不知晓。
“你若是打开瞧上一瞧,便什么都知道了。”
太康宫送来的东西,没有她的命令,宫人绝不敢随意处置,必然还在殿中,萧贞观起身环顾四周,很快就在一旁的博古架上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锦盒,她指着问道,“是那样东西?”
太上皇点了点头,萧贞观随即走过去将锦盒取下,一经手就知道其中暗藏了玄机。
重量不对,端州墨大小也是块墨,不会这么轻。
她将锦盒搁到案几上,缓缓掀开了上头的盖子,不出所料,里头果然不是什么墨块,而是一卷用丝帛束起来的文书。
面对萧贞观频频露出的疑惑之色,太上皇也只是开口告诉她,“打开瞧瞧吧,坦然面对真正的姜见黎。”
打开瞧瞧吧,里头就是姜见黎还不是姜见黎时候的曾经。
萧贞观感到自己的心跳一阵快过一阵,激烈得令她差点呼吸不过来,取出文书得双手也跟着心跳得起伏微微颤抖。
解下丝帛,长卷展开,滑落,她弯下腰去捡拾,指尖在触到长卷的那一刻,上头有一行字猝不及防地闯入了她的眼中。
船身有细孔,乃姜见黎为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