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3)
萧贞观给羽林卫递了个眼色,羽林卫急忙出手将二人分开。
“你是这里的医师?”
灰袍小郎君刚被羽林卫解救出来,忍痛揉着发红的手腕,朝姜见黎道,“某算不得什么医师,只是略懂医术,知道这边缺人手,故而前来帮着照看伤员。”
姜见黎的视线从小郎君手腕上移开,对二人道,“这位小郎君既然在此处帮衬多时,想必对二位家眷的伤势也多有了解,他应当知晓轻重缓急,容他自己选择吧。”
“小郎君,你去吧,”萧贞观挥了挥手,羽林卫立刻松开了老者与妇人,“有这耗费唇舌的功夫,指不定两个都看完了。”
萧贞观说话时自有一股威严在,无人敢违逆。
灰袍郎君朝萧贞观略一拱手,就转身跟着老者走了。
“你觉不觉得此人,有些眼熟?”
姜见黎挑眉,“莫不是像傅……”
身后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她接下来的话,二人齐齐转过身,只见一人领着差役气喘吁吁地赶来,这人萧贞观没见过,但是瞧着应当是竹州官府的。
来人走到近前,正欲拱手行礼,被姜见黎用濯缨按住了胳膊,“不必。”
萧贞观深深看了对方一眼,道,“走吧,跟上。”
说着,负手往善堂外走去,来人不敢多言,急忙跟了上去。
第一百二十四章
“邹刺史的消息倒是灵通,朕前脚刚进善堂,你后脚就跟过来了。”
邹茂庭将烹煮好的茶捧到萧贞观面前,解释说,“陛下圣驾驾临竹州,臣未曾去迎接已是大不敬,善堂人口复杂,臣也是担心陛下在那里遭遇危险。”
“瞧你说的,善堂里都是百姓,都是因山火受灾的难民,何来复杂?”萧贞观接过茶盏直接递给了身侧的姜见黎,引得邹刺史连着瞧了姜见黎好几眼。
“哦,这一位邹刺史怕是没见过,”萧贞观侧开身子,让姜见黎入座,“这是朕的司农寺丞,姜见黎。”
“姜寺丞。”邹茂庭点头致意。
“陛下不是今日雇臣当一日的御前近卫?”姜见黎笑道,“这才不过半日,陛下就先一步漏了臣的底。”
邹茂庭极有眼力见儿,“臣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未曾听到。”
“姜卿说笑呢。”
姜见黎还真当自己说笑,她继续说笑道,“瞧邹刺史风尘仆仆的,是刚从外头回来?”
“哦?”萧贞观将姜见黎手边的茶盏斟满,好奇道,“邹刺史去了灾区?不知那里的情形如何?”说罢发出一声重重地叹息,“不用想也知,那里怕是一片废墟,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陛下宅心仁厚,心忧灾情,原本想着今日去完善堂就出城瞧一瞧,眼下怕是赶不上了。”姜见黎顺口询问萧贞观,“不如明日再去?”
邹刺史忍不住擦了擦额上沁出的汗,“姜寺丞说的是,灾区距离城中约有五十多里路,一来一回便是百里,若是去了,今晚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回来的,为着陛下安危计,此事应当慎重。”
萧贞观瞥了姜见黎一眼,用空盏碰了碰茶案,似是不满她阻止自己,“依刺史所见,该如何慎重?”
“陛下容禀,”邹茂庭“扑通”一声跪下,“山火绵延百里,烧了旬月,前几日方才扑灭,那几座山头附近的浓烟还未曾消散,此地离灾区稍远,隐约还能闻见烟雾之气,越往城郊,烟雾越浓重,陛下金尊玉体,实在是不宜前去啊!”
“您仔细听听,”姜见黎空手夺过萧贞观手中的杯盏,“臣早就说灾区没那么容易去,您却执意要去,若是出了事儿,您让邹刺史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呵,姜卿这话听着倒像是朕不知好歹了,”萧贞观怒而起身,“你就那么笃定朕会在灾区出事?还是打从心里觉得朕就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去了也只会添乱?” ↑返回顶部↑
“你是这里的医师?”
灰袍小郎君刚被羽林卫解救出来,忍痛揉着发红的手腕,朝姜见黎道,“某算不得什么医师,只是略懂医术,知道这边缺人手,故而前来帮着照看伤员。”
姜见黎的视线从小郎君手腕上移开,对二人道,“这位小郎君既然在此处帮衬多时,想必对二位家眷的伤势也多有了解,他应当知晓轻重缓急,容他自己选择吧。”
“小郎君,你去吧,”萧贞观挥了挥手,羽林卫立刻松开了老者与妇人,“有这耗费唇舌的功夫,指不定两个都看完了。”
萧贞观说话时自有一股威严在,无人敢违逆。
灰袍郎君朝萧贞观略一拱手,就转身跟着老者走了。
“你觉不觉得此人,有些眼熟?”
姜见黎挑眉,“莫不是像傅……”
身后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她接下来的话,二人齐齐转过身,只见一人领着差役气喘吁吁地赶来,这人萧贞观没见过,但是瞧着应当是竹州官府的。
来人走到近前,正欲拱手行礼,被姜见黎用濯缨按住了胳膊,“不必。”
萧贞观深深看了对方一眼,道,“走吧,跟上。”
说着,负手往善堂外走去,来人不敢多言,急忙跟了上去。
第一百二十四章
“邹刺史的消息倒是灵通,朕前脚刚进善堂,你后脚就跟过来了。”
邹茂庭将烹煮好的茶捧到萧贞观面前,解释说,“陛下圣驾驾临竹州,臣未曾去迎接已是大不敬,善堂人口复杂,臣也是担心陛下在那里遭遇危险。”
“瞧你说的,善堂里都是百姓,都是因山火受灾的难民,何来复杂?”萧贞观接过茶盏直接递给了身侧的姜见黎,引得邹刺史连着瞧了姜见黎好几眼。
“哦,这一位邹刺史怕是没见过,”萧贞观侧开身子,让姜见黎入座,“这是朕的司农寺丞,姜见黎。”
“姜寺丞。”邹茂庭点头致意。
“陛下不是今日雇臣当一日的御前近卫?”姜见黎笑道,“这才不过半日,陛下就先一步漏了臣的底。”
邹茂庭极有眼力见儿,“臣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未曾听到。”
“姜卿说笑呢。”
姜见黎还真当自己说笑,她继续说笑道,“瞧邹刺史风尘仆仆的,是刚从外头回来?”
“哦?”萧贞观将姜见黎手边的茶盏斟满,好奇道,“邹刺史去了灾区?不知那里的情形如何?”说罢发出一声重重地叹息,“不用想也知,那里怕是一片废墟,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陛下宅心仁厚,心忧灾情,原本想着今日去完善堂就出城瞧一瞧,眼下怕是赶不上了。”姜见黎顺口询问萧贞观,“不如明日再去?”
邹刺史忍不住擦了擦额上沁出的汗,“姜寺丞说的是,灾区距离城中约有五十多里路,一来一回便是百里,若是去了,今晚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回来的,为着陛下安危计,此事应当慎重。”
萧贞观瞥了姜见黎一眼,用空盏碰了碰茶案,似是不满她阻止自己,“依刺史所见,该如何慎重?”
“陛下容禀,”邹茂庭“扑通”一声跪下,“山火绵延百里,烧了旬月,前几日方才扑灭,那几座山头附近的浓烟还未曾消散,此地离灾区稍远,隐约还能闻见烟雾之气,越往城郊,烟雾越浓重,陛下金尊玉体,实在是不宜前去啊!”
“您仔细听听,”姜见黎空手夺过萧贞观手中的杯盏,“臣早就说灾区没那么容易去,您却执意要去,若是出了事儿,您让邹刺史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呵,姜卿这话听着倒像是朕不知好歹了,”萧贞观怒而起身,“你就那么笃定朕会在灾区出事?还是打从心里觉得朕就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去了也只会添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