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郡守梁述泉写完今日需要发往长安的奏报后,起身将书房的直棂窗微微启开一条缝隙,烟气立刻窜了进来,刺激得他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哎……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竹州的山火火势虽然比前几日小了些,但是仍旧烧个不停,若是让它继续这么烧下去,周边几个州迟早也会被殃及,他已经下令命竹州府军日夜不停地砍出一片隔离带,可是砍树砍得再迅速,也快不过无时无刻不在向外蔓延的火势,比起砍树,竹州更需要一场大雨。
  梁述泉走投无路之下,昨日悄悄请来了术士观测天象,结果术士告诉他,十日内竹州都无大雨。
  十日,十日,十日一过,整个竹州怕是都要没了。
  梁述泉打开窗棂,看着万里晴空欲哭无泪,今岁岁初他还在庆幸,去岁波及大半个天下各种天灾,都不曾在德阳郡发生过,哪知才高兴了没多久,辖境内就发生了火灾,梁述泉心急如焚了数日,今晨起来发觉自己已经生了许多华发。
  他甚至已经开始思量在竹州组织一场祈雨大祭了。正犹豫要不要再请术士过府测算吉日,他派往京中打探消息的人却忽然回来了。
  来人给梁述泉带回了一个消息,说皇帝陛下已经从长安出去,往德阳郡而来。
  乍听闻这个消息,梁述泉甚至以为萧贞观只是路过德阳,压根就没往赈灾上去想,直到回来的人直白地点破,“陛下已经下诏,亲自前来德阳赈灾。”
  “不可能,”梁述泉如梦方醒,这不可能,“陛下亲自来德阳郡赈灾,这怎么可能?前朝那些老臣怎么可能让陛下来此危险之地?!”
  “小人也想不明白,但是小人得到消息时,羽林卫已经先一步启程,小人不敢耽搁半分,日夜兼程赶回德阳向郡守回报这一消息。”
  梁述泉还是不信,“为何,为何陛下会亲自前来?”
  “或许,是因为长安城中忽然出现的流言?”
  “什么流言?”梁述泉问。
  “什么业火昭昭,兴于西南,贞观之道,天灾无尽……”
  梁述泉脚下一软,“这流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这个,小人不知……”
  此时再追究流言什么的已经毫无意义,陛下已经从长安启程,若是走水路,很快就会到达德阳,当务之急,是在陛下到达德阳之前,尽快控制住山火!
  梁述泉紧握双拳,终是下定了决心。
  一州府军不够多,追不上蔓延的火势,那么就用一郡的府军去砍出一个防护带!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了尽快赶到德阳,萧贞观下令走水路,由长安进渭水入黄河,再从亓水一路南下进入长江。此行她并未带太多人,除了护驾的一千羽林卫以及二十名暗卫,就只带了工部左侍郎荀绰、司农少卿夏侯汾以及姜见黎同行,原先被任命为赈灾主使的尚书令改为长安留守,暂领百官。
  萧贞观上一回离开长安,还是在八年前,那是的大晋天子还是她的阿耶,阿耶阿娘前往留都楚州踏春,命太子阿兄留在长安监政,只带了她一人前往。毕竟是游春,从京中出发的都浩浩荡荡,足有上千人,他们从长安向东先去了洛州,而后再向南进入荥阳,最后从皖北过江。
  时间隔得太久,萧贞观已经记不清那时她有没有晕船,但是这一回,她结结实实地晕了。
  因为急着赶到德阳,萧贞观下令轻车从简地上路,黄河水本就急,他们乘坐的船只又是轻舟,不比那时下楚州时乘坐的龙舟来得稳重,不过两日,萧贞观就被折腾得食不下咽寝不安眠,每日见到姜见黎,双眸之中都透露出一股幽怨。
  姜见黎被盯得面不改色,将手中那杯自己给自己倒的茶递给萧贞观,问道,“陛下莫不是后悔了?”
  萧贞观正头晕眼花,看姜见黎都带着重影,伸出去的手怎么也接不住茶盏,“咣当”一声,杯盏落地,茶水倾覆在船舱的地板上。
  “嘶——”姜见黎不无可惜地发出一声叹息,这茶水里头掺了草药,能缓解萧贞观的头疼之症。
  “怎么了?”萧贞观听到动静,紧张地从榻上直起身子,“被烫着了?”
  姜见黎嘴角抽了抽,她怎么会把滚烫的茶水往萧贞观手里头递,萧贞观怕是真晕糊涂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