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姜见玥收敛了失望之色,也笑道,“那便歇着,待你好了,阿姊带你入宫。”
姜见黎在正旦的前一晚才赶回王府。
这一晚是昭兴元年的除夕,除夕之夜,不止王府,长安各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她踏着璀璨的灯光回到扶萝院后,发现荆葵她们的面色格外奇怪。
“莫非因着我回来晚了,县主动了气?”姜见黎心道不至于如此吧,下一刻就听见荆葵叹了口气,“不是县主动了气,是府上来了一位二娘子。”
“二娘子?”
姜见黎将姜家的族谱快速在心头数了一遍,也寻不出可能会成为王府“二娘子”的人。
姜家血脉凋零,留存下来的就两支,一支是凤临年前被废为庶人的武平侯那一□□一支因为牵扯进了当年的翊王冤案,被凤临帝判了斩立决,女眷全部流放西北用不赦还,还有没有后人存活都不确定,另一支就是徐康郡主姜柔则这一支了。
“哪位二娘子?”姜见黎心道,按照姜氏排行,二娘子不是她吗?只是府中惯称呼她为“黎娘子”罢了。
“是楚州来的魏娘子。”荆葵告诉她。
姜见黎解披风的手一顿。
魏延徽?她竟来了长安?
许清婉两女,一女姓姜,一女姓魏,姓姜的早早来到了长安,由苏后抚养,姓魏的从小到大一次也没进过京,这不是巧合,而是天家与姜家心照不宣的故意为之。
姜王府,不必有两个县主。
所以姜见黎才倍感意外,许清婉夫妇,如何会同意魏延徽入京?
萧家对这位二娘子入京,又秉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姜见黎继续解披风,“你们都见过?”
豆蔻抢着道,“这位二娘子入府之时,宫里头派了尚药局的祁奉御过府为她诊脉,陛下还赐下了许多药材和珍宝。”
“魏娘子入宫请过安了?”
豆蔻摇头,“这倒是不曾。”
姜见黎将解下的披风挂在衣架上,叮嘱道,“这位魏娘子身子弱,你们若是遇上她可千万留心,别惹了她。”
第九十四章
多灾多事的昭兴元年在轰隆作响的爆竹声中结束,被无数人寄予希望的昭兴二年在漫天璀璨的烟花中到来。
时辰已至,宫门大开。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井然有序地穿过皇城门前往立政殿为天子贺岁。贺岁之后,萧贞观吩咐宫人将早就备下的压岁银分给百官,而后带领百官前往太庙祭拜大晋先祖。
姜见黎一大早便入了宫,穿着一身五品官的绯袍隐没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听候礼官的引导,给大晋先祖行跪拜之礼。
隔着重重人头,她望见了凤临帝的牌位,与镇国晋宁夫人的牌位并立于正中,正后方是景和帝后的牌位,再往后则是大明帝后。
都说荣华富贵过眼云烟,权势地位人死即逝,可看着眼前的一个个牌位,姜见黎觉得,死与死,也是不一样的。
帝王之死叫做崩,皇亲国戚之死叫做薨,而平民百姓的死,就是死。
这就是差别。
她不想死的鲜为人知,才走到了这里,而从她脚下这个位置到萧贞观的身后,一共有九排,看着十分遥远,但事在人为,她总有走过去的一日。 ↑返回顶部↑
姜见黎在正旦的前一晚才赶回王府。
这一晚是昭兴元年的除夕,除夕之夜,不止王府,长安各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她踏着璀璨的灯光回到扶萝院后,发现荆葵她们的面色格外奇怪。
“莫非因着我回来晚了,县主动了气?”姜见黎心道不至于如此吧,下一刻就听见荆葵叹了口气,“不是县主动了气,是府上来了一位二娘子。”
“二娘子?”
姜见黎将姜家的族谱快速在心头数了一遍,也寻不出可能会成为王府“二娘子”的人。
姜家血脉凋零,留存下来的就两支,一支是凤临年前被废为庶人的武平侯那一□□一支因为牵扯进了当年的翊王冤案,被凤临帝判了斩立决,女眷全部流放西北用不赦还,还有没有后人存活都不确定,另一支就是徐康郡主姜柔则这一支了。
“哪位二娘子?”姜见黎心道,按照姜氏排行,二娘子不是她吗?只是府中惯称呼她为“黎娘子”罢了。
“是楚州来的魏娘子。”荆葵告诉她。
姜见黎解披风的手一顿。
魏延徽?她竟来了长安?
许清婉两女,一女姓姜,一女姓魏,姓姜的早早来到了长安,由苏后抚养,姓魏的从小到大一次也没进过京,这不是巧合,而是天家与姜家心照不宣的故意为之。
姜王府,不必有两个县主。
所以姜见黎才倍感意外,许清婉夫妇,如何会同意魏延徽入京?
萧家对这位二娘子入京,又秉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姜见黎继续解披风,“你们都见过?”
豆蔻抢着道,“这位二娘子入府之时,宫里头派了尚药局的祁奉御过府为她诊脉,陛下还赐下了许多药材和珍宝。”
“魏娘子入宫请过安了?”
豆蔻摇头,“这倒是不曾。”
姜见黎将解下的披风挂在衣架上,叮嘱道,“这位魏娘子身子弱,你们若是遇上她可千万留心,别惹了她。”
第九十四章
多灾多事的昭兴元年在轰隆作响的爆竹声中结束,被无数人寄予希望的昭兴二年在漫天璀璨的烟花中到来。
时辰已至,宫门大开。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井然有序地穿过皇城门前往立政殿为天子贺岁。贺岁之后,萧贞观吩咐宫人将早就备下的压岁银分给百官,而后带领百官前往太庙祭拜大晋先祖。
姜见黎一大早便入了宫,穿着一身五品官的绯袍隐没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听候礼官的引导,给大晋先祖行跪拜之礼。
隔着重重人头,她望见了凤临帝的牌位,与镇国晋宁夫人的牌位并立于正中,正后方是景和帝后的牌位,再往后则是大明帝后。
都说荣华富贵过眼云烟,权势地位人死即逝,可看着眼前的一个个牌位,姜见黎觉得,死与死,也是不一样的。
帝王之死叫做崩,皇亲国戚之死叫做薨,而平民百姓的死,就是死。
这就是差别。
她不想死的鲜为人知,才走到了这里,而从她脚下这个位置到萧贞观的身后,一共有九排,看着十分遥远,但事在人为,她总有走过去的一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