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3)
姜见黎没办法同他解释,只含糊地告诉他“仇总管担心赈灾队伍的安危,不会轻易让我们去查探的,”哪知傅缙听了以后开口向她保证,说只要给他几日的时间,他必定会让仇良弼松口,姜见黎不大相信,结果傅缙一连两日前往江南道府衙求见仇良弼,愣是让仇总管松了口。
“臣只是按照历来赈灾的规矩行事,”傅缙正色道。
姜见黎同他说不通,也不打算再同他争辩什么,靠在车壁上等候孟识传回消息。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孟识才回来。
“特使,前头的路已经疏通,您可以下车了。”
姜见黎推开车门,孟识立刻将伞撑过来,为她遮雨,今日的雨势比三日前刚入城那会儿小了不少,但是仍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
“特使小心,这沙袋滑。”
从马车处往前,每隔上一段距离,就会出现沙袋垒起的下脚处,下脚处高过水面一寸,踩在上头堪堪不让鞋袜沾到泥水。
姜见黎对这般兴师动众的举动见怪不怪,从她登岸的那一刻起,这些人就在竭尽所能地将她已经到达楚州的消息流传出去,安得究竟是什么心,她尚未明白,但绝不会全然都是好心。
“敢问孟将军,这些沙袋从何而来?”傅缙在二人身后冷不丁出声,孟识一时没反应得过来,还未开口,就听傅缙继续道,“太过张扬了,这些沙袋应该用来堵塞河堤,而不是立在此处给特使垫脚,底下的浑水孟将军蹚得,特使也能蹚得。”
姜见黎本想先走上几步,然后装作脚滑,从沙袋上摔下来,再顺水推舟让孟识将这些沙袋送去河堤处,而她带着赈灾的队伍与其他人一同蹚水进入秣陵坊。可是傅缙压根想不到这一点,心直口快地就在须臾之间让孟识这位江南道行军总管的堂堂副将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
孟识是奉了仇良弼之命给他们充当跑腿,但他的官职远在他们二人之上,平素里在整个江南道也是有头有脸排得上号的人,被傅缙这么个小了不知道几十岁的愣头青当众顶撞,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
姜见黎默默收回迈出去的脚,暗叹一口气,朝孟识拱了拱手,“太仓令此言令本官羞愧,是本官思虑不周,还请孟将军派人将这些沙袋送去堵河堤,下官同诸位一道蹚水便好。”
她将罪责往自己身上揽,又亲自向孟识道歉,孟识得脸色这才好转了些,“那就依特使所言。”
底下的积水看着不浅,但只有真正踩进去,才会明白究竟有多深。姜见黎的两只膝盖全都没入了积水中,只要她一抬腿走动,夹杂了泥沙的浑浊积水就会拼命向后拽她的腿,让她走得格外吃力,双腿还时不时会撞到沉在积水里头的不明之物,有的坚硬,有的尖锐,等走到秣陵坊时,姜见黎的双腿已经痛得麻木不堪。
“特使,这里就是秣陵坊了。”
姜见黎忍住酸痛,蹚过了坊门。半截坊门都被水浸泡着,手一碰,便沾了一手的泥沙,顾不得脏,姜见黎扶着坊墙入了坊。
坊内,雨声、水声,混成一片,但是听不到人声。
“眼下秣陵坊中有几处屋舍倒塌?”姜见黎一边艰难跋涉,一边问道。
“回特使,粗粗统计过,供三十七处。”
“可有人伤亡?”姜见黎又问。
“十二死,三十八伤。”孟识说完又补充道,“这也是粗略统计的人数,还有二十六人下落不明。”
姜见黎脚下一顿,“二十六人?那死者伤者现在何处?”
“都已转移出秣陵坊了。”
“此坊还剩多少人?”姜见黎又问。
“一百五十六人不愿离坊。”
二十六人失踪至今不曾找到,坊内又有一百五十六人不愿离开,姜见黎扶着坊墙的手用了力,指尖因为按压的缘故而发白,孟识心细地看到了,问道,“特使可是想到了什么?”
姜见黎顺势抬手指向不远处已经被暴雨冲刷得倾斜的屋檐,“像这样的屋舍,坊中有多少?”
孟识答不上来,便如实道,“秣陵坊鱼龙混杂,屋舍密集,一处倒塌都会连累四周,前头那个屋舍前边本还有屋舍,五日前倒了,房梁砸到了它,屋檐这才歪的不成样,这样的屋舍太多,一时之间难以详细记录。”
“若是它们继续倾斜,终会倒塌,如此一来它们周围的屋舍也要遭殃,”姜见黎顺着坊墙往前蹚了两步,“秣陵坊已经是半个废墟了,不宜继续住人,不知可否劝留在其中的一百五十六人离开此地?” ↑返回顶部↑
“臣只是按照历来赈灾的规矩行事,”傅缙正色道。
姜见黎同他说不通,也不打算再同他争辩什么,靠在车壁上等候孟识传回消息。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孟识才回来。
“特使,前头的路已经疏通,您可以下车了。”
姜见黎推开车门,孟识立刻将伞撑过来,为她遮雨,今日的雨势比三日前刚入城那会儿小了不少,但是仍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
“特使小心,这沙袋滑。”
从马车处往前,每隔上一段距离,就会出现沙袋垒起的下脚处,下脚处高过水面一寸,踩在上头堪堪不让鞋袜沾到泥水。
姜见黎对这般兴师动众的举动见怪不怪,从她登岸的那一刻起,这些人就在竭尽所能地将她已经到达楚州的消息流传出去,安得究竟是什么心,她尚未明白,但绝不会全然都是好心。
“敢问孟将军,这些沙袋从何而来?”傅缙在二人身后冷不丁出声,孟识一时没反应得过来,还未开口,就听傅缙继续道,“太过张扬了,这些沙袋应该用来堵塞河堤,而不是立在此处给特使垫脚,底下的浑水孟将军蹚得,特使也能蹚得。”
姜见黎本想先走上几步,然后装作脚滑,从沙袋上摔下来,再顺水推舟让孟识将这些沙袋送去河堤处,而她带着赈灾的队伍与其他人一同蹚水进入秣陵坊。可是傅缙压根想不到这一点,心直口快地就在须臾之间让孟识这位江南道行军总管的堂堂副将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
孟识是奉了仇良弼之命给他们充当跑腿,但他的官职远在他们二人之上,平素里在整个江南道也是有头有脸排得上号的人,被傅缙这么个小了不知道几十岁的愣头青当众顶撞,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
姜见黎默默收回迈出去的脚,暗叹一口气,朝孟识拱了拱手,“太仓令此言令本官羞愧,是本官思虑不周,还请孟将军派人将这些沙袋送去堵河堤,下官同诸位一道蹚水便好。”
她将罪责往自己身上揽,又亲自向孟识道歉,孟识得脸色这才好转了些,“那就依特使所言。”
底下的积水看着不浅,但只有真正踩进去,才会明白究竟有多深。姜见黎的两只膝盖全都没入了积水中,只要她一抬腿走动,夹杂了泥沙的浑浊积水就会拼命向后拽她的腿,让她走得格外吃力,双腿还时不时会撞到沉在积水里头的不明之物,有的坚硬,有的尖锐,等走到秣陵坊时,姜见黎的双腿已经痛得麻木不堪。
“特使,这里就是秣陵坊了。”
姜见黎忍住酸痛,蹚过了坊门。半截坊门都被水浸泡着,手一碰,便沾了一手的泥沙,顾不得脏,姜见黎扶着坊墙入了坊。
坊内,雨声、水声,混成一片,但是听不到人声。
“眼下秣陵坊中有几处屋舍倒塌?”姜见黎一边艰难跋涉,一边问道。
“回特使,粗粗统计过,供三十七处。”
“可有人伤亡?”姜见黎又问。
“十二死,三十八伤。”孟识说完又补充道,“这也是粗略统计的人数,还有二十六人下落不明。”
姜见黎脚下一顿,“二十六人?那死者伤者现在何处?”
“都已转移出秣陵坊了。”
“此坊还剩多少人?”姜见黎又问。
“一百五十六人不愿离坊。”
二十六人失踪至今不曾找到,坊内又有一百五十六人不愿离开,姜见黎扶着坊墙的手用了力,指尖因为按压的缘故而发白,孟识心细地看到了,问道,“特使可是想到了什么?”
姜见黎顺势抬手指向不远处已经被暴雨冲刷得倾斜的屋檐,“像这样的屋舍,坊中有多少?”
孟识答不上来,便如实道,“秣陵坊鱼龙混杂,屋舍密集,一处倒塌都会连累四周,前头那个屋舍前边本还有屋舍,五日前倒了,房梁砸到了它,屋檐这才歪的不成样,这样的屋舍太多,一时之间难以详细记录。”
“若是它们继续倾斜,终会倒塌,如此一来它们周围的屋舍也要遭殃,”姜见黎顺着坊墙往前蹚了两步,“秣陵坊已经是半个废墟了,不宜继续住人,不知可否劝留在其中的一百五十六人离开此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