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3)
手中的杯盏是唐窑釉下彩,千炉才出一套贡品,一盏价值百金,不能摔,摔了百金就没了。
萧贞观被火气堵得头疼,偏这时吴大监入殿回禀,说岐阳县主求见。她没听清,以为是朝臣在前朝痛骂还不够,下朝后追到了勤政殿想继续,还是扶疏提醒了一番,她才明白来的是姜见玥。
姜见玥已经许久没有入宫了,萧贞观一时有些惊讶。
“陛下,是您昨日派人前往王府宣召岐阳县主,命县主今日入宫的。”
萧贞观这才想起此事,连饮了三盏祛火茶才道,“请县主进来。”
勤政殿里头静悄悄的,外头也静悄悄的,连夏日蝉鸣也听不着,定是勤政殿的宫人将树上的蝉都捉了干净。
王府也有花草树木,一到夏日,树上也会出现许多蝉,白天黑夜地叫个不停,有时候她嫌蝉鸣扰得人心烦,便会让下人用竹竿裹上面将蝉黏去一些,但从来没有清理干净过。
勤政殿外连一只蝉都没有了,可见陛下心里究竟有多么烦躁。
姜见玥这般想着,一只脚已经迈过了门槛,轻车熟路地往侧殿书房走去。
“县主,请您往这边走。”吴大监轻声提醒。
姜见玥脚下一顿,“多谢大监。”
萧贞观不在侧殿书房,而在寝殿。姜见玥进来时,她已经换了一身家常的裙裾,发间的龙凤双钗也褪了下来,松了发髻,用一根金嵌宝牡丹长簪挽着,整个人歪靠在三足麒麟兽蹄曲面凭几上。
“请陛下安,吾皇万岁。”姜见玥俯身行礼。
萧贞观随手一抬,“起来吧,不用多礼。”
姜见玥在青菡搬来的月牙杌上坐下,仔细瞧了瞧萧贞观的脸色,关切道,“陛下近日难以安眠?臣女瞧着,陛下似乎很是疲惫。”
何止不能安眠,她可是连着数日都未曾合过眼,便是这般用功,朝臣依旧觉得她怠政,那副恨铁不成钢的目光像刀剑一般掷过来,她这才由衷动了怒。
“从去岁开始天灾不断,朕实在是……”萧贞观叹了口气,“罢了,刚下朝,不说了。”
姜见玥心里清楚,她这是今日在早朝上听了不少谏言,且这些谏言怕是都不怎么好听。
既然萧贞观不愿提,姜见玥也就不再追问。
“陛下召见臣女,不知是有何事?”
萧贞观换了个方向继续歪靠着,“也无甚大事,就是忽然想到许久没见过你了。”
“陛下国事繁重,臣女不敢打扰。”姜见玥好声解释道。
“朕知道,江南发生水灾,你身在京中,必然会担忧,”萧贞观指了指手边的一封奏疏,“昨日才送来的,姜主簿一行已入楚州,朕是看到了这一封奏疏,才忽然想起你阿耶阿娘还有小妹都在楚州。”
姜见玥闻言眸光一亮,“陛下,容臣女斗胆一问,不知楚州眼下是何种情形?”
萧贞观眉心紧皱,摇头道,“比朕想的还要严重得多,据太仓令的奏疏回报,楚州已经淹了半个城。”
“什么?”姜见玥惊愕不已,“连楚州都淹了半个城?!”
“朕初看奏疏之时同你一般惊讶,楚州乃留都,”萧贞观强调道,“留都啊,太祖皇帝在建造楚州行宫之时,就思量到楚州临近长江,水患易发,因而当初一并修缮了楚州城,底下导洪水道密布,若是连楚州也淹了半个城,江南其余诸州,更是不堪设想。”
眼看姜见玥的神色越来越苍白,萧贞观察觉到话说过了,便安慰道,“许院首母女三人应当无事,阿玥不必担忧。”
姜见玥难得在萧贞观面前红了眼,“臣女虽知阿耶阿娘小妹不会有事,但还是忍不住担心他们……”
“眼下江南形势严峻,阿玥,你要保重自己。” ↑返回顶部↑
萧贞观被火气堵得头疼,偏这时吴大监入殿回禀,说岐阳县主求见。她没听清,以为是朝臣在前朝痛骂还不够,下朝后追到了勤政殿想继续,还是扶疏提醒了一番,她才明白来的是姜见玥。
姜见玥已经许久没有入宫了,萧贞观一时有些惊讶。
“陛下,是您昨日派人前往王府宣召岐阳县主,命县主今日入宫的。”
萧贞观这才想起此事,连饮了三盏祛火茶才道,“请县主进来。”
勤政殿里头静悄悄的,外头也静悄悄的,连夏日蝉鸣也听不着,定是勤政殿的宫人将树上的蝉都捉了干净。
王府也有花草树木,一到夏日,树上也会出现许多蝉,白天黑夜地叫个不停,有时候她嫌蝉鸣扰得人心烦,便会让下人用竹竿裹上面将蝉黏去一些,但从来没有清理干净过。
勤政殿外连一只蝉都没有了,可见陛下心里究竟有多么烦躁。
姜见玥这般想着,一只脚已经迈过了门槛,轻车熟路地往侧殿书房走去。
“县主,请您往这边走。”吴大监轻声提醒。
姜见玥脚下一顿,“多谢大监。”
萧贞观不在侧殿书房,而在寝殿。姜见玥进来时,她已经换了一身家常的裙裾,发间的龙凤双钗也褪了下来,松了发髻,用一根金嵌宝牡丹长簪挽着,整个人歪靠在三足麒麟兽蹄曲面凭几上。
“请陛下安,吾皇万岁。”姜见玥俯身行礼。
萧贞观随手一抬,“起来吧,不用多礼。”
姜见玥在青菡搬来的月牙杌上坐下,仔细瞧了瞧萧贞观的脸色,关切道,“陛下近日难以安眠?臣女瞧着,陛下似乎很是疲惫。”
何止不能安眠,她可是连着数日都未曾合过眼,便是这般用功,朝臣依旧觉得她怠政,那副恨铁不成钢的目光像刀剑一般掷过来,她这才由衷动了怒。
“从去岁开始天灾不断,朕实在是……”萧贞观叹了口气,“罢了,刚下朝,不说了。”
姜见玥心里清楚,她这是今日在早朝上听了不少谏言,且这些谏言怕是都不怎么好听。
既然萧贞观不愿提,姜见玥也就不再追问。
“陛下召见臣女,不知是有何事?”
萧贞观换了个方向继续歪靠着,“也无甚大事,就是忽然想到许久没见过你了。”
“陛下国事繁重,臣女不敢打扰。”姜见玥好声解释道。
“朕知道,江南发生水灾,你身在京中,必然会担忧,”萧贞观指了指手边的一封奏疏,“昨日才送来的,姜主簿一行已入楚州,朕是看到了这一封奏疏,才忽然想起你阿耶阿娘还有小妹都在楚州。”
姜见玥闻言眸光一亮,“陛下,容臣女斗胆一问,不知楚州眼下是何种情形?”
萧贞观眉心紧皱,摇头道,“比朕想的还要严重得多,据太仓令的奏疏回报,楚州已经淹了半个城。”
“什么?”姜见玥惊愕不已,“连楚州都淹了半个城?!”
“朕初看奏疏之时同你一般惊讶,楚州乃留都,”萧贞观强调道,“留都啊,太祖皇帝在建造楚州行宫之时,就思量到楚州临近长江,水患易发,因而当初一并修缮了楚州城,底下导洪水道密布,若是连楚州也淹了半个城,江南其余诸州,更是不堪设想。”
眼看姜见玥的神色越来越苍白,萧贞观察觉到话说过了,便安慰道,“许院首母女三人应当无事,阿玥不必担忧。”
姜见玥难得在萧贞观面前红了眼,“臣女虽知阿耶阿娘小妹不会有事,但还是忍不住担心他们……”
“眼下江南形势严峻,阿玥,你要保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