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见黎心道,她可不想穿一辈子绿袍。
  然而面对萧贞观,这位一朝天子,她若将野心表露得太过,怕是要惹得这一位心中有想法,便避重就轻道,“如今的万作园就犹如初生的婴孩,臣定会尽心尽力,让它能够继续走下去,不负陛下圣恩。”
  萧贞观俯视着姜见黎闪烁的目光,幽幽叹了口气,“阿黎啊,你没同朕说实话。”
  阿黎?
  这个称呼将姜见黎惊出一身冷汗,萧贞观可从来没这么唤过她,她什么意思?
  “陛,陛下,”姜见黎一时语塞,竟想不出该如何应对。
  大约“阿黎”这么亲切地称呼也让萧贞观自己感到不大自在,于是她又换了个叫法,“姜见黎,你告诉朕,你想不想升官?”
  “臣……”
  “不要告诉朕你不想,”萧贞观稍稍远离了姜见黎的脸,“朕可没有这般不思进取的臣子。”
  那么姜见黎的回答,就只能是那一个了。
  “既入朝为官,臣自然希望能建功立业。”
  “好!”萧贞观看上去松了口气,在姜见黎的肩上重重一拍,“好一个建功立业!姜卿不愧是阿姐带回来的人,有志气!”
  姜见黎不知道今日萧贞观是抽了什么风。
  “不过朕的前朝有那么多臣工,青云直上的机会却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萧贞观引诱道,“姜卿以为呢?”
  既然不知道萧贞观在抽什么风,就只能顺势见招拆招。
  “是……”
  “姜卿出自翊王府,毕竟与旁人不同,眼下有个机会,朕思来想去,就想到了姜卿。”
  姜见黎恍然大悟,一切都有了眉目。
  试探到了萧贞观的真正目的,她便没有什么好畏首畏尾的了。
  “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萧贞观转身从御案上取来一封奏疏,奏疏上有一枚火漆烤上的焰纹记号,姜见黎大概猜到了上头写了些什么。
  “姜卿瞧瞧这一份奏疏。”
  姜见黎双手接过,奏疏上的内容同她猜测得大差不离,但是她不能够表现出早就知晓南方水灾之事,在看了几行后,就适时大惊失色道,“陛下,南方竟发生了水灾?”
  “是啊,长江溃堤,泽国千里,江南水患令朕痛心疾首,姜卿,你说朕该怎么办?”
  姜见黎起身拱手,“陛下,臣经验尚浅,未曾经历过水患,恐无法提出对时局有利的提议,陛下不若问一问旁人?”
  “姜卿,”萧贞观伸手握住姜见黎的手腕,手下用了力道,姜见黎便是想挣脱也挣脱不得,只听她道,“法子朕已经有了,我大晋只要发生灾情,京中必定会派遣官员担任特使前往灾区主理赈灾一事,只是朕尚在犹豫赈灾的人选。”
  姜见黎颔首,一副恭听之状。
  “哎,太仓令三番五次向真请求前往灾区察看灾情,协助赈灾,只是他才入朝为官几天?朕哪里能让他一个人去,姜卿,你说是不是?”
  萧贞观格外苦恼地注视着姜见黎,在姜见黎渐渐变冷的眸光中努力挤出一丝平静的笑意,“姜卿,朕以为,你是个识时务之人。”
  姜见黎不说话,也不看她,静静地站着,像是在思量,又像是什么都没想,只是沉默着,沉默了许久,沉默到让她心虚,让她,开始后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