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3)
严肃、古板、刚正,眼里揉不得沙子。
从不会因为从前的她只是萧氏最小的公主,身上没有责任重担要担,就对她放低了要求。她怕死了颜太傅,因为她不爱读书,课业总是达不到颜太傅的要求,为此常常挨太傅的戒尺,无论她怎么同耶娘兄姐哭诉都无用。
直到现在她都不理解,颜太傅这么一个无趣又严苛的人,阿兄怎么就对他欲罢不能一往情深了。
给颜太傅当学生时被打怕了训怕了,以至于她瞧见王尚书都有几分紧张。
“臣请陛下安,吾皇万岁。”王尚书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王尚书请起,给尚书赐座。”
萧贞观端正地跽坐于案几之后,青菡往阶下摆了张锦杌,王尚书谢恩后才敢落座。
“尚书来觐见,是有何事?”
王尚书拱手,“臣斗胆,敢问陛下礼部右侍郎的人选,何时可以落定?”
礼部原右侍郎是孙骈,孙骈就是孙茂的阿耶,因牵扯进恩科舞弊泄题一案,被夺职流放南疆去了,而今右侍郎之位悬而不决,礼部乃至三省其他诸部怕是都盯着,底下有心思抓住时机乘风而上的人不少,加之恩科开考在即,右侍郎一位不宜空缺太久,王尚书为礼部尚书,他心急也是情理之中。
“原是为了这个,右侍郎的人选,朕昨日已与摄政王商议过,诏书不日就能出门下省。”
王尚书松了口气,向萧贞观解释说,“陛下既已又决断,那臣便不急了。”
萧贞观点了点头,心想着王尚书可以退下了,但是王尚书却仍旧坐在锦杌上一动不动,丝毫没有告退的意思,她只好再度询问,“尚书可是还有其他事想要禀报?”
王尚书的目光从萧贞观发间的缠花上一晃而过,惊讶得恰到好处,“陛下所戴,可是油菜花?”
萧贞观摸了摸发间,“尚书好眼力,这是缠花。”
将油菜花样式的缠花赞扬了一番,王尚书才道明了今日来的第二个用意,“陛下今日驾临万作园,对所见所闻,有何感触?”
萧贞观忍不住正襟危坐,王尚书这话里话外的语气可太像颜太傅了。从前她去上林苑赏个桃花什么的,回来后颜太傅喜欢问,“公主对所见所闻,有何感触?”
她能有什么感触?
无非就是花好,景美,出宫玩很开心之类的。
但是颜太傅想听的根本就不是这些肤浅之言,他希望她一粥一饭能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维艰,便是游个春也要想到满园春色出自宫人辛劳照料,要体念宫人的不易。
眼下颜太傅去了沂东,不会再在她耳边念叨了,偏又来了个王尚书。
萧贞观回忆一番,她今日出行分明已经轻车从简,一路上也没有出现任何铺张奢靡之举,王尚书这般问是什么意思?
对了,他方才提到了缠花?!
姜见黎送的缠花,是金线缠就,王尚书不会就因为这个要直面觐见吧?!
“朕,汗颜,”萧贞观心虚地摘下缠花,“朕今日在万作园中见到园奴,还有姜主簿和园监他们,盯着日头在田间锄草,很是,辛劳……”
王尚书露出欣慰之色,“陛下能体谅田间劳作之人的辛苦,这一趟便是没有白去,不过万作园的园奴们虽辛勤,但是比起天下真正农人而言,还远算不得辛劳,园奴乃至万作园的官吏们并不依靠园中的地吃饭,与那些地里刨食的百姓们截然不同,百姓们的口粮来自田地之中,税收来自天地之中,家中一切用度也都需要依靠地里所长的粮食卖钱购置,若是遇上丰年,他们尚且能得温饱,若是遇上天灾人祸,地里的庄稼便是怎么也不够了。”
王尚书的话说得很委婉,他暗示了半晌,萧贞观都猜不到他究竟真正想说什么。
“那么依王尚书只见,朕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天下百姓都吃得饱穿得暖?”萧贞观试探着问。
“我大晋从立国以来,都有天子亲耕,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陛下,眼下已经过了雨水,正是民间结束冬闲,准备春耕之时,陛下您新登基,昭兴元年的亲耕礼,您打算何时举办?”
亲耕礼? ↑返回顶部↑
从不会因为从前的她只是萧氏最小的公主,身上没有责任重担要担,就对她放低了要求。她怕死了颜太傅,因为她不爱读书,课业总是达不到颜太傅的要求,为此常常挨太傅的戒尺,无论她怎么同耶娘兄姐哭诉都无用。
直到现在她都不理解,颜太傅这么一个无趣又严苛的人,阿兄怎么就对他欲罢不能一往情深了。
给颜太傅当学生时被打怕了训怕了,以至于她瞧见王尚书都有几分紧张。
“臣请陛下安,吾皇万岁。”王尚书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王尚书请起,给尚书赐座。”
萧贞观端正地跽坐于案几之后,青菡往阶下摆了张锦杌,王尚书谢恩后才敢落座。
“尚书来觐见,是有何事?”
王尚书拱手,“臣斗胆,敢问陛下礼部右侍郎的人选,何时可以落定?”
礼部原右侍郎是孙骈,孙骈就是孙茂的阿耶,因牵扯进恩科舞弊泄题一案,被夺职流放南疆去了,而今右侍郎之位悬而不决,礼部乃至三省其他诸部怕是都盯着,底下有心思抓住时机乘风而上的人不少,加之恩科开考在即,右侍郎一位不宜空缺太久,王尚书为礼部尚书,他心急也是情理之中。
“原是为了这个,右侍郎的人选,朕昨日已与摄政王商议过,诏书不日就能出门下省。”
王尚书松了口气,向萧贞观解释说,“陛下既已又决断,那臣便不急了。”
萧贞观点了点头,心想着王尚书可以退下了,但是王尚书却仍旧坐在锦杌上一动不动,丝毫没有告退的意思,她只好再度询问,“尚书可是还有其他事想要禀报?”
王尚书的目光从萧贞观发间的缠花上一晃而过,惊讶得恰到好处,“陛下所戴,可是油菜花?”
萧贞观摸了摸发间,“尚书好眼力,这是缠花。”
将油菜花样式的缠花赞扬了一番,王尚书才道明了今日来的第二个用意,“陛下今日驾临万作园,对所见所闻,有何感触?”
萧贞观忍不住正襟危坐,王尚书这话里话外的语气可太像颜太傅了。从前她去上林苑赏个桃花什么的,回来后颜太傅喜欢问,“公主对所见所闻,有何感触?”
她能有什么感触?
无非就是花好,景美,出宫玩很开心之类的。
但是颜太傅想听的根本就不是这些肤浅之言,他希望她一粥一饭能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维艰,便是游个春也要想到满园春色出自宫人辛劳照料,要体念宫人的不易。
眼下颜太傅去了沂东,不会再在她耳边念叨了,偏又来了个王尚书。
萧贞观回忆一番,她今日出行分明已经轻车从简,一路上也没有出现任何铺张奢靡之举,王尚书这般问是什么意思?
对了,他方才提到了缠花?!
姜见黎送的缠花,是金线缠就,王尚书不会就因为这个要直面觐见吧?!
“朕,汗颜,”萧贞观心虚地摘下缠花,“朕今日在万作园中见到园奴,还有姜主簿和园监他们,盯着日头在田间锄草,很是,辛劳……”
王尚书露出欣慰之色,“陛下能体谅田间劳作之人的辛苦,这一趟便是没有白去,不过万作园的园奴们虽辛勤,但是比起天下真正农人而言,还远算不得辛劳,园奴乃至万作园的官吏们并不依靠园中的地吃饭,与那些地里刨食的百姓们截然不同,百姓们的口粮来自田地之中,税收来自天地之中,家中一切用度也都需要依靠地里所长的粮食卖钱购置,若是遇上丰年,他们尚且能得温饱,若是遇上天灾人祸,地里的庄稼便是怎么也不够了。”
王尚书的话说得很委婉,他暗示了半晌,萧贞观都猜不到他究竟真正想说什么。
“那么依王尚书只见,朕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天下百姓都吃得饱穿得暖?”萧贞观试探着问。
“我大晋从立国以来,都有天子亲耕,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陛下,眼下已经过了雨水,正是民间结束冬闲,准备春耕之时,陛下您新登基,昭兴元年的亲耕礼,您打算何时举办?”
亲耕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