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3)
“疙瘩?”姜见黎捏起一只,“陛下说这个?这不是什么疙瘩,是胡瓜的幼果,幼果与花一起入馔才好吃。”
又掐了两只,姜见黎就收了手,萧贞观在一旁看得直拧眉,“这么少?”
姜见黎拨了拨簸箕上的胡瓜花,“不少了陛下,十几个呢,多了也吃不完,不符合陛下厉行节俭的姿态。”
萧贞观没好气地转过身去,在心里暗道一声,真抠啊!
姜见黎先将胡瓜幼果顶端的结掐去,而后往盆里注入两瓢水,胡瓜花容易清洗,用清水过一遍后,在水中加少许盐,再将洗过的胡瓜花果泡进去驱虫,难以清洗的是榆钱叶。
姜见黎从厨房的角落处翻出一只大木盆,将竹篓里的榆钱叶整个倒进去搓洗了一回,将污水筛去,洗第二回时,她往水中加了些面粉,面粉能够将附在榆钱叶上的脏东西都搓干净。
一篓榆钱叶足足洗了四五回,洗干净的叶子被姜见黎用两只大木碗分别装了,其中一只木碗里头还铺了一层白净的棉布。
姜见黎用白净的棉布包住榆钱叶,轻轻挤压,让棉布吸干榆钱叶上的水珠,而后将叶子重新放入碗中,往碗里加了一勺盐,两勺面粉,轻轻和匀,尽量让每一片榆钱叶上都沾染到面粉。
“你这是在做饼饵吗?”萧贞观不解,“面粉是不是少了?”
姜见黎将和好的榆钱叶放到铺了底布的蒸笼上,侧目问,“陛下还知道做饼饵该放多少面不成?”
萧贞观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朕是没亲手做过饼饵,但是朕吃过啊,你这面放得这样少,叶子都散着,哪里就像一张饼的了?”
将蒸笼放到锅上,又燃了火塘,姜见黎才回答萧贞观,“臣不是在做饼饵,蒸笼里头的是榆钱饭。”
“饭?”萧贞观疑心自己错看了步骤,“可是你根本没放米进去。”
“不是所有的饭都需要放米的,”姜见黎手上的活片刻未停,一边往另一只放了榆钱的木碗里打鸡蛋,一边给萧贞观解释,“米这类精细的粮食于寻常百姓家而言是金贵之物,普通农人家中,一年四季也吃不了几回白米饭,这道榆钱饭里臣放了麦面和玉米面,其实灾年的时候,百姓们用它充饥时都是从树上摘下后水一煮就吃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讲究。”
“这样啊……”萧贞观悻悻地撇过脸,“倒是朕孤陋寡闻了,朕以为用榆钱入馔只是兴之所至。”
姜见黎搅和鸡蛋的动作一顿,“榆钱是极为重要的备荒之树,陛下自幼长在宫中,与百姓接触甚少,这才没见过没听过罢了,不过虽然他们知道的陛下不知,但陛下所知的一些东西百姓也未必知晓,皆是在其位知其事,陛下不必妄自菲薄。”
姜见黎今日着实怪得很,竟一下子说了许多中听的人话。
萧贞观也不好太过挑剔,“姜卿见多识广,看来朕让你入司农寺,也不失为正确之举。”
姜见黎往碗中又加了几勺面粉,半臂长的木筷插入掺了鸡蛋、面粉、盐、香油的榆钱叶中,顺着一个方向打圈,渐渐地,碗中的榆钱叶开始成糊。
她端着榆钱鸡蛋糊来到灶台边,伸手在铁锅上方探了探,锅中的热度慢慢上来了。
“陛下,臣要开火,恐油星溅到您身上,您还是回屋中暂歇为好。”
萧贞观闻言,脑中忽然浮现姜见黎做菠菜宴时被油星烫红的手背,下意识捂住自己的手背往后一缩,却也没打算回屋里等。
姜见黎也不坚持将她赶走,她爱待在这里就待着吧,保不准一会儿油烟泛出来,她忍不住就自个儿离开了。
往微微冒着白汽的锅里淋了一小勺油,待油花炸开之前,姜见黎迅速将榆钱叶糊倒了进去,叶糊在油锅里渐渐成形,圆不溜秋的,还散发着榆钱的清香与鸡蛋的鲜香。
萧贞观看得双眼发花,她饿了。
榆钱鸡蛋饼做起来极为容易,待饼做完,一旁的榆钱叶饭也蒸好了,还剩下最后一道清炒胡瓜花。
锅中淋油,将沥干水的胡瓜花倒入油锅里翻炒几下,加入盐等佐料,翻炒至熟透就成了。
午膳设在正屋里头,姜见黎命人将正屋中间的前后门都打开,屋子顿成了一个南北通透的连廊。
饭菜摆上食案,萧贞观最先落座,看着绿油油的三盘,她眨了眨眼问,“就这些吗?”
姜见黎摇头,起身离开,再回来是手中端了一架小火炉。 ↑返回顶部↑
又掐了两只,姜见黎就收了手,萧贞观在一旁看得直拧眉,“这么少?”
姜见黎拨了拨簸箕上的胡瓜花,“不少了陛下,十几个呢,多了也吃不完,不符合陛下厉行节俭的姿态。”
萧贞观没好气地转过身去,在心里暗道一声,真抠啊!
姜见黎先将胡瓜幼果顶端的结掐去,而后往盆里注入两瓢水,胡瓜花容易清洗,用清水过一遍后,在水中加少许盐,再将洗过的胡瓜花果泡进去驱虫,难以清洗的是榆钱叶。
姜见黎从厨房的角落处翻出一只大木盆,将竹篓里的榆钱叶整个倒进去搓洗了一回,将污水筛去,洗第二回时,她往水中加了些面粉,面粉能够将附在榆钱叶上的脏东西都搓干净。
一篓榆钱叶足足洗了四五回,洗干净的叶子被姜见黎用两只大木碗分别装了,其中一只木碗里头还铺了一层白净的棉布。
姜见黎用白净的棉布包住榆钱叶,轻轻挤压,让棉布吸干榆钱叶上的水珠,而后将叶子重新放入碗中,往碗里加了一勺盐,两勺面粉,轻轻和匀,尽量让每一片榆钱叶上都沾染到面粉。
“你这是在做饼饵吗?”萧贞观不解,“面粉是不是少了?”
姜见黎将和好的榆钱叶放到铺了底布的蒸笼上,侧目问,“陛下还知道做饼饵该放多少面不成?”
萧贞观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朕是没亲手做过饼饵,但是朕吃过啊,你这面放得这样少,叶子都散着,哪里就像一张饼的了?”
将蒸笼放到锅上,又燃了火塘,姜见黎才回答萧贞观,“臣不是在做饼饵,蒸笼里头的是榆钱饭。”
“饭?”萧贞观疑心自己错看了步骤,“可是你根本没放米进去。”
“不是所有的饭都需要放米的,”姜见黎手上的活片刻未停,一边往另一只放了榆钱的木碗里打鸡蛋,一边给萧贞观解释,“米这类精细的粮食于寻常百姓家而言是金贵之物,普通农人家中,一年四季也吃不了几回白米饭,这道榆钱饭里臣放了麦面和玉米面,其实灾年的时候,百姓们用它充饥时都是从树上摘下后水一煮就吃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讲究。”
“这样啊……”萧贞观悻悻地撇过脸,“倒是朕孤陋寡闻了,朕以为用榆钱入馔只是兴之所至。”
姜见黎搅和鸡蛋的动作一顿,“榆钱是极为重要的备荒之树,陛下自幼长在宫中,与百姓接触甚少,这才没见过没听过罢了,不过虽然他们知道的陛下不知,但陛下所知的一些东西百姓也未必知晓,皆是在其位知其事,陛下不必妄自菲薄。”
姜见黎今日着实怪得很,竟一下子说了许多中听的人话。
萧贞观也不好太过挑剔,“姜卿见多识广,看来朕让你入司农寺,也不失为正确之举。”
姜见黎往碗中又加了几勺面粉,半臂长的木筷插入掺了鸡蛋、面粉、盐、香油的榆钱叶中,顺着一个方向打圈,渐渐地,碗中的榆钱叶开始成糊。
她端着榆钱鸡蛋糊来到灶台边,伸手在铁锅上方探了探,锅中的热度慢慢上来了。
“陛下,臣要开火,恐油星溅到您身上,您还是回屋中暂歇为好。”
萧贞观闻言,脑中忽然浮现姜见黎做菠菜宴时被油星烫红的手背,下意识捂住自己的手背往后一缩,却也没打算回屋里等。
姜见黎也不坚持将她赶走,她爱待在这里就待着吧,保不准一会儿油烟泛出来,她忍不住就自个儿离开了。
往微微冒着白汽的锅里淋了一小勺油,待油花炸开之前,姜见黎迅速将榆钱叶糊倒了进去,叶糊在油锅里渐渐成形,圆不溜秋的,还散发着榆钱的清香与鸡蛋的鲜香。
萧贞观看得双眼发花,她饿了。
榆钱鸡蛋饼做起来极为容易,待饼做完,一旁的榆钱叶饭也蒸好了,还剩下最后一道清炒胡瓜花。
锅中淋油,将沥干水的胡瓜花倒入油锅里翻炒几下,加入盐等佐料,翻炒至熟透就成了。
午膳设在正屋里头,姜见黎命人将正屋中间的前后门都打开,屋子顿成了一个南北通透的连廊。
饭菜摆上食案,萧贞观最先落座,看着绿油油的三盘,她眨了眨眼问,“就这些吗?”
姜见黎摇头,起身离开,再回来是手中端了一架小火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