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臣不敢!”姜见黎的头重重磕在地上,“臣从前是鬼迷心窍,不敢再利用为万方楼扬名,臣想请陛下留下用膳,是因为院子里的胡瓜开花了……”
  说到胡瓜,萧贞观才记起她似乎给姜见黎下过一道在冬日里种出胡瓜的命令。
  “哦?可眼下已经是春日了,”萧贞观故意为难,“朕记得朕让你在冬日种出胡瓜,姜卿,你这算不算,违抗了朕的圣意?”
  “陛下,胡瓜从落种到结果需要一定的时日,臣接到陛下圣令时,冬日已经快要结束,臣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再短暂的几日种出胡瓜的。园子里的胡瓜比正常的早了一个多月下种,臣日夜照料,最终还是折损了七成秧苗,今日陛下驾临,臣拿不出胡瓜果,但是胡瓜花也可入食,请陛下再给臣一个机会。”
  “胡瓜花能吃?”萧贞观的目光落在菜圃种,黄橙橙的胡瓜花迎风招展,同屋内的迎春花一般明艳。
  “是,请陛下赏脸。”
  萧贞观倍感好奇,可是她不想答应得很迅速,显得她有多么期待,再次被姜见黎拿捏了似的。
  思索了一盏茶的功夫,她才“勉为其难”地点头,“也罢,姜卿竭力挽留,朕就给你个机会。”
  第四十三章
  茅屋后面的菜圃里长了两棵榆钱树,榆钱树有些年头了,树冠如云,极为繁盛。
  榆钱树的树叶圆若铜钱,又是一簇簇一团团地长,看上去就像一条条钱串子,所以才叫这个名儿。榆钱叶是可以吃的,榆钱树又随处可见,在灾年缺食少粮之时,可以用它来充饥,即便不是灾年,寻常百姓家里也可以用它来加餐。
  姜见黎第一回吃榆钱叶是在川蜀,那是三月草长莺飞时,她与萧九瑜路过蜀安郡下的一个村庄,瞧见路边一排树下围着三两百姓,兴高采烈地在摘树叶。
  萧九瑜认得榆钱,也吃过榆钱,新鲜的榆钱将萧九瑜的馋虫勾了出来,她用二十枚铜板带着她在一户农家混了一顿榆钱饭。榆钱鲜嫩,一碗榆钱用清水一煮,再拌上盐与香油,就分外美味了。
  那种滋味姜见黎记忆犹新,她抛却农庄的正所,执意要择这一处茅草屋入住,有几分屋后榆钱树的原因在。春天的榆钱叶采摘下来后,只要保存得当,能吃大半年,且榆钱的做法简单又多样,吃起来野趣十足。
  姜见黎在树下摘榆钱,萧贞观站在屋内窗边,好奇地盯着看。
  榆钱树是一种叶子繁多的树种,待到枝繁叶茂时,叶子能将树枝坠得很低很低,眼下榆钱的叶子并未完全长出来,但是两棵树上已经长出来的榆钱叶已经足够她们吃了。
  姜见黎站在树下仰头看了一会儿,而后撸起袖子左手扯过一条树枝,右手握着枝条一撸到底,这条枝上的榆钱就尽数入了她脚下的竹筐中,而后她又放开这条,转而去薅别的枝条上的叶子,不过片刻功夫,竹筐里头的榆钱叶就多得要溢出来。
  姜见黎做事时专注的神色让萧贞观看得心痒,手更痒,她想试试,却始终拉不下脸,只能眼睁睁看着树下的人自得其乐。
  摘完榆钱叶,姜见黎果断地拎起竹篓离开,萧贞观的视线里少了一个人,只剩下了沐浴着阳光的榆钱树,榆钱树的枝丫在微风中轻轻点头,令她感到一阵空虚。
  见萧贞观兴致缺缺地转身,青菡将半开的窗阖上,“陛下不看了?”
  “好没意思。”萧贞观幽幽抱怨,也不知是在抱怨榆钱树,还是在抱怨将她扔在屋里的姜见黎。
  “陛下还没见过庄子上的灶台吧?”青菡绞尽脑汁地哄道,“不如臣陪陛下去瞧瞧?”
  “灶台有什么好瞧的……”话是这么说,萧贞观还是头也不回地迈出了屋子。
  厨房在西侧,屋顶上立着个烟囱,此时此刻,烟囱中还不曾有白烟升起。
  去厨房的路上会路过姜见黎种的胡瓜地,萧贞观在胡瓜架子旁驻足停留片刻,忍不住从瓜蔓上掐下一朵胡瓜花。
  花还没在手中停留超过两息,就被姜见黎夺了去。
  “陛下,一朵花就是一只果,”姜见黎将罪证举到萧贞观眼前,“陛下毁了臣一枚果子。”
  “……”萧贞观掸了掸指尖沾染的花粉,“姜卿说今日要用一成的胡瓜花入馔招待朕,朕掐了一只,你一会儿少掐一朵便是了,又不是金玉做的,这般着紧……”
  姜见黎不接这话,接了就没好话,自顾自地开始摘起胡瓜花来。
  萧贞观自讨了个没趣,后退几步抱臂站在一侧旁观,看着看着疑惑地问,“不是用花入馔?你掐下头的疙瘩做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