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3)
游漪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正犹豫着,突然,场面又混乱起来。
是中年男人。
就在刚才,中年男人突然用手捂着脖子,拼命大口喘气,伴随着咳不上来的窒息感,脸色憋的更黑了,两只眼睛不受控制地睁圆瞪大,像是被什么东西掐住了喉咙。双腿开始抽筋,挣扎了几下之后直挺挺地摔到了地上。
“医......”
瞬间,中年男人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了。
宋衍最先发现了异常,第一时间叫出抢救室医生,中年女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中年男人就被推进了抢救室。
混乱把游漪从刚才的思绪中拉回来,她最后看了一眼中年男人的表现......
“可能又是喉头水肿!”
游漪和宋衍对视,两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
游漪立刻再次拨通电话:“周教授,刚才那个孩子的爸爸可能也出现了喉头水肿,而且看起来很严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英文简称hae。根据统计数据,患者每年平均发作水肿大约27次,有些可能几个月发作一次,有些可能每个月发作几次,甚至每个礼拜都发作。
引起发作的原因五花八门。
中年男人刚经历了丧子之痛,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就是诱发这次水肿的导火索。
更危险的是,还是喉头水肿。
周教授接受采访时说过,我国大约58.9%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曾经发生过喉头水肿,致死率最高可以达到40%。
比如,刚去世的小栋,以及中年女人描述的亲戚......
“快!把电话给抢救室医生!”
电话里,周教授声音急促。
游漪立刻让宋衍转交电话,让抢救室医生和周教授直接沟通。周教授告诉他,她是北京湘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周明霞,刚才她了解到这个患者儿子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发病情况,初步怀疑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这是一种罕见遗传病,现在情况紧急,建议考虑气管切开,避免窒息死亡风险......
目前,hae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最常用的急救方法是输入冻干新鲜血浆缓解症状,除此之外,没有其它药物可用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证呼吸畅通,最直接的手段是气管切开。
当然,周教授也说了,如果要确诊需要检测c1酯酶抑制物c1-inh和c4,但是现在来不及了,希望当地医生可以充分考虑她的建议。
她把该说的都说了。
情况紧急,远程,只有一个电话,虽然周教授自报家门,但是,第一,没有确诊报告,第二,人家凭什么无条件相信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呢?
刚才游漪故意让宋衍转交电话,也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宋衍是儿科医院的医生,他介绍的医生,可信度肯定更高。但是,也只是更高而已。没有正规流程,谁也不敢完全听周教授的,万一出现医疗事故,谁来负这个责任?
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周教授说完,宋衍补上一句:“气管切开是避免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就算不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导致的,也应该考虑气管切开的必要性。”
剩下的就只能看当地医生的判断和选择了。
好在,他们最终选择了气管切开。
中年男人被从命悬一线的绝境中硬生生拉了回来。 ↑返回顶部↑
正犹豫着,突然,场面又混乱起来。
是中年男人。
就在刚才,中年男人突然用手捂着脖子,拼命大口喘气,伴随着咳不上来的窒息感,脸色憋的更黑了,两只眼睛不受控制地睁圆瞪大,像是被什么东西掐住了喉咙。双腿开始抽筋,挣扎了几下之后直挺挺地摔到了地上。
“医......”
瞬间,中年男人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了。
宋衍最先发现了异常,第一时间叫出抢救室医生,中年女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中年男人就被推进了抢救室。
混乱把游漪从刚才的思绪中拉回来,她最后看了一眼中年男人的表现......
“可能又是喉头水肿!”
游漪和宋衍对视,两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
游漪立刻再次拨通电话:“周教授,刚才那个孩子的爸爸可能也出现了喉头水肿,而且看起来很严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英文简称hae。根据统计数据,患者每年平均发作水肿大约27次,有些可能几个月发作一次,有些可能每个月发作几次,甚至每个礼拜都发作。
引起发作的原因五花八门。
中年男人刚经历了丧子之痛,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就是诱发这次水肿的导火索。
更危险的是,还是喉头水肿。
周教授接受采访时说过,我国大约58.9%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曾经发生过喉头水肿,致死率最高可以达到40%。
比如,刚去世的小栋,以及中年女人描述的亲戚......
“快!把电话给抢救室医生!”
电话里,周教授声音急促。
游漪立刻让宋衍转交电话,让抢救室医生和周教授直接沟通。周教授告诉他,她是北京湘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周明霞,刚才她了解到这个患者儿子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发病情况,初步怀疑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这是一种罕见遗传病,现在情况紧急,建议考虑气管切开,避免窒息死亡风险......
目前,hae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最常用的急救方法是输入冻干新鲜血浆缓解症状,除此之外,没有其它药物可用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证呼吸畅通,最直接的手段是气管切开。
当然,周教授也说了,如果要确诊需要检测c1酯酶抑制物c1-inh和c4,但是现在来不及了,希望当地医生可以充分考虑她的建议。
她把该说的都说了。
情况紧急,远程,只有一个电话,虽然周教授自报家门,但是,第一,没有确诊报告,第二,人家凭什么无条件相信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呢?
刚才游漪故意让宋衍转交电话,也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宋衍是儿科医院的医生,他介绍的医生,可信度肯定更高。但是,也只是更高而已。没有正规流程,谁也不敢完全听周教授的,万一出现医疗事故,谁来负这个责任?
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周教授说完,宋衍补上一句:“气管切开是避免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就算不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导致的,也应该考虑气管切开的必要性。”
剩下的就只能看当地医生的判断和选择了。
好在,他们最终选择了气管切开。
中年男人被从命悬一线的绝境中硬生生拉了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