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3)
王临川望着养子的眉眼,恍惚间想起十年前在雨港的那个夜晚。当时正值分治伊始,码头上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他在人群中看到一个浑身湿透的少年,额头上还流着血蜷缩在角落里。一旁的教官正在数着人数,王临川见状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派秘书去找人托关系将这个孩子带回家。
“快去温书吧,联考也没几个月了。”王临川起身拍了拍少年肩膀。
待书房门被关上,王临川走到窗前。外面的雨势渐大,河面上的渔船早已不见踪影。他解下腰间的玉佩握在掌心,温润的玉佩上刻着婀娜的飞天,当年周时砚临走前给他留下的信物,这十年来他从未让其离身,就算再洗澡都放在触手可及之地。
“时砚啊,若你真的不在了,就如梦来见我吧!若还活着我只愿你过得比我好。”玻璃倒映出他不再年轻的面容。
暮色降临,管家来请王临川用餐。
此时的餐厅里,周母正在给顾砚玔盛汤,银发已在她的头上占据多数,她将其盘起,翡翠耳坠随着动作也在轻轻摇晃。自从周父去世后,老人家的精神已明显不如从前,但每逢顾砚玔在家,她总要亲自张罗饭菜。
“大孙子要联考了,多喝点鱼汤补补。”老人家的手已经有些发颤,也依然坚持布菜。
顾砚玔看王临川走近,喊了一声父亲。
周母顺势看去,嗔怪道:“你再不来菜都要凉了。”
他低头看着餐桌上全是顾砚玔爱吃的菜:“妈,你别这样惯着小砚。”
“我孙子马上要考试了,还不多惯着点?”周母理直气壮地回。
王临川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摇摇头,坐了下来。
一家三口说说聊聊吃吃。
忽然正在切着餐后水果的周母感叹道:“这宝岛的芒果,是比魔都的甜了不少。”银叉在果肉上划出整齐的格子,“下个月砚玔来家里就满十年了吧真快啊。”
说完,她又摸了摸顾砚玔的手背补充:“只可惜,你爸他都没见到最后一面”
话尾的哽咽被强行咽下,周母挤出一个笑容:“瞧我,净说这些。”
“妈,时砚定是被什么大事耽搁了。”王临川递过手帕,虽然这套说辞他已经重复了快十年,可每次说出口的时候,他自己也都被骗到。
“您放心,就算现在两岸通信不便,我还是一直有写信回去找人的。”
一旁一直没说话的顾砚玔在此时放下筷子,提议道:“祖母、父亲,下个月我生日我们去海边吧。我是在雨港被父亲发现收养的,去那里更有意义。是你们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我本来没有名字、没有生日、也没办法回去。现在的这一切都是你们给我的。”说完他环顾四周,眼睛亮亮的看向王临川。
王临川握筷的手瞬间收紧,他的少年当然知道雨港也是他与周时砚最后见面的地方,那个时候回魔都探亲的他,说好一个月就回,却从此音讯全无。谁都没想到,在船上的挥手告别竟是最后一面。
夜深人静,王临川独自在书房里整理文件。他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叠泛黄的电报收据,最上面的那张似乎经过反复搓揉过,是周时砚最后发来的一封电报,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切安好”。
此时书桌上的台灯突然闪烁几下,王临川抬头,恍惚间看到周时砚站在桌旁,翻阅着公司报表。啊,这是如此的真实,他甚至能看清楚他眼角的细纹。但眨眼间,幻影就又消散在黑暗里。
“唉,又这样。”王临川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
他将电报收好,关上抽屉。接着打开柜子里的保险柜,在一堆金光闪闪中取出一个破旧的铁盒,里面整整齐齐放着这些年来他收集的所有线索。
这十年来,王临川已经养成了每晚查看报纸的习惯,尤其是内地新闻。他仔细搜寻这每一条报道,不论是否是魔都他都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周时砚可能的踪迹。每一则新闻、甚至是某个描述都可能成为他辗转反侧的理由。
线索有剪报、有托人寻找的口信、有几张模糊的照片。最近的一份是上个月港城那边转来的消息,说有人在一年前在虹口见过一个酷似周时砚的男子。于是那日他就写信给自己的妹妹,托她去寻找。
“父亲?您还没休息?”顾砚玔轻轻敲门。
王临川迅速合上盒子:“怎么了?你明天不是考试吗?怎么还不睡?”
“我煮了安神茶。前面吃饭的时候祖母提起周爸爸,怕您不高兴。”少年推开门,将茶杯放在桌角。
王临川也没有否认,周时砚的确是他的禁区。可如今顾砚玔也已经长大,没必要再盲着他什么。少年甚至都开始主动帮忙寻找线索,投稿英文期刊给港城的报纸寻人。 ↑返回顶部↑
“快去温书吧,联考也没几个月了。”王临川起身拍了拍少年肩膀。
待书房门被关上,王临川走到窗前。外面的雨势渐大,河面上的渔船早已不见踪影。他解下腰间的玉佩握在掌心,温润的玉佩上刻着婀娜的飞天,当年周时砚临走前给他留下的信物,这十年来他从未让其离身,就算再洗澡都放在触手可及之地。
“时砚啊,若你真的不在了,就如梦来见我吧!若还活着我只愿你过得比我好。”玻璃倒映出他不再年轻的面容。
暮色降临,管家来请王临川用餐。
此时的餐厅里,周母正在给顾砚玔盛汤,银发已在她的头上占据多数,她将其盘起,翡翠耳坠随着动作也在轻轻摇晃。自从周父去世后,老人家的精神已明显不如从前,但每逢顾砚玔在家,她总要亲自张罗饭菜。
“大孙子要联考了,多喝点鱼汤补补。”老人家的手已经有些发颤,也依然坚持布菜。
顾砚玔看王临川走近,喊了一声父亲。
周母顺势看去,嗔怪道:“你再不来菜都要凉了。”
他低头看着餐桌上全是顾砚玔爱吃的菜:“妈,你别这样惯着小砚。”
“我孙子马上要考试了,还不多惯着点?”周母理直气壮地回。
王临川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摇摇头,坐了下来。
一家三口说说聊聊吃吃。
忽然正在切着餐后水果的周母感叹道:“这宝岛的芒果,是比魔都的甜了不少。”银叉在果肉上划出整齐的格子,“下个月砚玔来家里就满十年了吧真快啊。”
说完,她又摸了摸顾砚玔的手背补充:“只可惜,你爸他都没见到最后一面”
话尾的哽咽被强行咽下,周母挤出一个笑容:“瞧我,净说这些。”
“妈,时砚定是被什么大事耽搁了。”王临川递过手帕,虽然这套说辞他已经重复了快十年,可每次说出口的时候,他自己也都被骗到。
“您放心,就算现在两岸通信不便,我还是一直有写信回去找人的。”
一旁一直没说话的顾砚玔在此时放下筷子,提议道:“祖母、父亲,下个月我生日我们去海边吧。我是在雨港被父亲发现收养的,去那里更有意义。是你们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我本来没有名字、没有生日、也没办法回去。现在的这一切都是你们给我的。”说完他环顾四周,眼睛亮亮的看向王临川。
王临川握筷的手瞬间收紧,他的少年当然知道雨港也是他与周时砚最后见面的地方,那个时候回魔都探亲的他,说好一个月就回,却从此音讯全无。谁都没想到,在船上的挥手告别竟是最后一面。
夜深人静,王临川独自在书房里整理文件。他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叠泛黄的电报收据,最上面的那张似乎经过反复搓揉过,是周时砚最后发来的一封电报,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切安好”。
此时书桌上的台灯突然闪烁几下,王临川抬头,恍惚间看到周时砚站在桌旁,翻阅着公司报表。啊,这是如此的真实,他甚至能看清楚他眼角的细纹。但眨眼间,幻影就又消散在黑暗里。
“唉,又这样。”王临川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
他将电报收好,关上抽屉。接着打开柜子里的保险柜,在一堆金光闪闪中取出一个破旧的铁盒,里面整整齐齐放着这些年来他收集的所有线索。
这十年来,王临川已经养成了每晚查看报纸的习惯,尤其是内地新闻。他仔细搜寻这每一条报道,不论是否是魔都他都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周时砚可能的踪迹。每一则新闻、甚至是某个描述都可能成为他辗转反侧的理由。
线索有剪报、有托人寻找的口信、有几张模糊的照片。最近的一份是上个月港城那边转来的消息,说有人在一年前在虹口见过一个酷似周时砚的男子。于是那日他就写信给自己的妹妹,托她去寻找。
“父亲?您还没休息?”顾砚玔轻轻敲门。
王临川迅速合上盒子:“怎么了?你明天不是考试吗?怎么还不睡?”
“我煮了安神茶。前面吃饭的时候祖母提起周爸爸,怕您不高兴。”少年推开门,将茶杯放在桌角。
王临川也没有否认,周时砚的确是他的禁区。可如今顾砚玔也已经长大,没必要再盲着他什么。少年甚至都开始主动帮忙寻找线索,投稿英文期刊给港城的报纸寻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