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2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男子一愣,见辛月还没他的小丫鬟大,不可置信,但见此间所有人都没反驳,这才犹豫的说:“大管事,可否赏光详谈?”
  毕竟是一少女,男子为免其误会,连忙自我介绍道:“我名施维,我父在朝为官,任礼部侍郎,大管事放心我不是坏人。”
  辛长平听了沉吟一会儿,问:“施姓,令尊是礼部侍郎施元华?”
  施维点头,看着辛长平惊讶道:“先生认识我父?”
  辛长平点点头说:“因衙门事务有打过交道。”
  施维闻言吓了一跳,忙躬身行礼道:“原来是朝中大人,维失敬了。”
  一番交谈之下,知道这位辛大人是那位大管事的父亲,施维眼睛越发闪亮。
  瞧,人家也是官宦之家,偏人家就不禁止儿女经商,辛大人还亲自陪着女儿参加丝织大会!哪像自家爹爹那般迂腐!等爹爹归家他定要把辛大人如何支持女儿从商的事迹好好宣扬宣扬!
  既然家中父辈认识,辛月便放心的应下了施维的邀约,施维又恋恋不舍的看了数遍辛氏的布料,这才告辞离开去看别家丝坊的布料。
  别人都是从头看起,只施维反其道而行之,等施维离开许久,辛氏丝坊的彩棚里才开始涌入大量的京城百姓。
  还好辛月带了家人相助,帮着守着布料维持秩序,过了许久坊里的钟声敲响,彩棚里的百姓才退了出去到外面等着瞧宫中内监公布丝织大会入选皇家贡品的丝坊。
  辛月也被爹爹和哥哥护着挤了出去,望着高台之上那名内监大人。
  第170章
  高台后面的屋子里,十五名评委泾渭分明,六名宫中内监挨坐在一处,九名绸布商人聚在一处。
  因为丝织大会改成了在京城举办,江州织行总不能派几百家丝坊全去京城,这才在织行内选出了规模最大的十九家,加上贺州的辛氏丝坊,刚好二十家丝坊。
  若是按他们先前的计划,在江州举办,那江州所有的丝坊都能来凑个热闹,也当是个宣传途径嘛,虽然江州的丝绸不愁卖,但总有些丝坊的布料是被人抢着买,有些丝坊的布料却要费劲的招徕客人来买。
  也还好是在京城举办,只来了二十家,不然这些评委们打分都不知道要打上几天。
  六名宫中内监大人在宫中担任的都是与布匹相关的职务,往常宫中用的都是江州的皇家丝坊送来的布料,他们也是第一次瞧见世面上这么多布料。
  宫中制衣局的管事太监开口说:“这二十家丝坊倒都没一个凑数的,江州丝坊的布料比起咱们皇家丝坊的布料也不差什么,不过最让人惊艳的还是那辛氏丝坊,别家都是在固有的布料上推成出新,他们却还不止,除了把绫罗绸缎都弄出新花样来,更还弄出两种新布料来。”
  “哪有绫?”这个内监是管宫中布库的,好似和先前说话这内监不和,专盯着挑他话里的毛病。
  制衣局的管事太监无语的瞪他一眼,说:“这不是说着顺口嘛?你就说那锦和纱是不是从未见过?”
  这倒是,布库的管事点了点头,那锦雍容华贵,十分适合用来给皇上、太后做礼服,至于纱,可惜如今皇上后宫没什么后妃,不然为了这纱,怕都能引得一些后妃娘娘打起来。
  见老对头不再吭声,制衣局的管事太监这才好奇的问:“我都选了辛氏丝坊,你们呢?”
  六个内监一对账,发现大家都选了辛氏商行的布匹,他们有点惊讶,不过转念一想,别家的丝坊布料与宫中现有的布料都大差不差,宫中又不缺布,也只有那辛氏丝坊的布料新奇,既要选贡品肯定要选宫里没有的嘛。
  聚在一起的九名绸布商人也听到了宫中内监的话,他们之间虽不是都认识,但都是常来往于江州的,总有一两个熟悉些的,便有人忍不住小声说:“你们选了谁家?”
  他们虽是来做评委的,但来之前因为往日交情,内心都有倾向的选择。
  有一人是江州的,虽然江州遍地是丝坊,但丝坊只批发不零售,江州本地人要买布匹还是要去绸布庄买。
  他以往贩卖最多的便是张氏丝坊的货,来此便想着帮张氏扬名天下,早想好了要选张氏丝坊的布料,这对他也有好处,张氏丝坊的布料若做了贡品,他贩卖张氏的布料也会被抬高身价。
  从后往前一路打分,他还内心骄傲,果然还是他眼光好,这江州丝坊呐,就是张氏最好。
  等走到张氏丝坊,见张氏丝坊的布料还都挂了起来方便他们看,更是心中满意,又见张氏丝坊为了皇家专织了两匹明黄的龙纹缎、凤纹缎,便更觉得张氏丝坊有心,不像前面那些糊弄事的,只把原来就有的布料染成了明黄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