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01节(3 / 4)
虽先前也没有月月见面,可好歹住得近,知道若是有事,大家都能马上通知到,可京城这样遥远,许是一年也见不着一两回,辛丰收和辛长安、辛长康都是又替辛长平高兴骄傲,又
有些失落。
不过终究还是高兴更多,辛家祖坟得冒了多少青烟,才能出这么一个状元郎啊,在京城为官更是天下读书人盼都盼不来的好事,于是纷纷压下心中的不舍,辛丰收也只是说趁着如今在家,有空多回来待待。
辛长安得知大哥一家只有侄女儿月娘留在潍县,第一反应就是让月娘搬到自家住,知道有大姐陪着照料,才放下心来,不过还是连连保证自己一定日日都去大哥家走一圈。
辛月今日从丝坊、染坊抽调了许多工人来参与招工考核,一大早丝坊、染坊外就已经等候了许多来应招的人,见辛月带着一群人到了,纷纷朝前涌过来,七嘴八舌的问是不是开始了?
明明是要所有人都参加考核之后择优录取,可人人都想争先,好似觉得先考了就能多占优势一般。
还好辛月早有准备,让辛祝提前找出族中嗓门大的族人,站在丝坊与染坊门外特意搭建的高台上大喊。
丝坊那边是几个族中的大娘,皆是有名的吵架常胜将军,声音穿透力极强,大声喊道:“应招丝坊女工的到这里来,所有人按号牌的顺序在丝坊门外排队,单号一队,双号一队!按顺序进去考核,插队者取消考核资格!只有应招者排队!那陪着来的爹娘去外面等,别挤到队伍里!”
染坊这边则是几个大叔,声线虽不如大娘们有穿透力,但也非常宏亮,有些像男高音,他们一副不能输给大娘们的架势,也大喊道:“参加染坊考核的到染坊门外排队了!按号牌顺序,单号站在左边,双号站在右边,不许乱站,欸!说的就是你,单双不分还是左右不分?我都瞧见了你的号牌是二十七,你往右边挤什么?出来,往左边去!”
在大娘与大叔们的高音指导下,乱糟糟的人群终于开始变得有序起来,来送儿女参加考核的父母们都被聚集到另一处,有些是一个村里的,有些甚至还是亲戚,纷纷凑到一起聊起来。
一个长得黑壮的大娘说:“我儿子那一身腱子肉,力气又大,咱们县里的老铁匠可看中他了,不过打铁太辛苦,冬日里还好,夏天打铁跟熬人油一样,而且那老铁匠还想要我儿子招赘,跟他那老闺女成亲,我儿子不乐意,可我家才两亩地,三个儿子分都不够分,给他们出不起聘礼,我儿子犟了两年前几日还是松口了,谁知突然咱们镇上开了这么大的染坊,给的工钱那么多,我儿子这体格子定然能选上,干上一年,三个儿子娶妻的钱都够了。”
旁边的大娘跟她很熟悉的样子,闻言问:“让大郎挣钱帮弟弟们娶妻,你家大郎能愿意?”
那黑壮的大娘听了脸上夸耀的表情凝滞了一会儿,不甚高兴的说:“我们又没分家,谁挣的都是家里的。”
那大娘跟她家住一个村子,晓得这妇人生了三个儿子,老大随她一样长得黑壮面丑,老二老三却像了她家男人,肤白清秀,这妇人就图她男人的色相,才不顾男人家贫又没几亩地也嫁过来,别人家都是男人下地干活,她却心疼她男人,只把自己当个老黄牛,白日里下地,中间还要回去给男人做饭洗衣。
她嫁进来的时候只是骨架较别的姑娘粗壮了些,也没这么黑丑,二十来年过去,她变得黑丑似山里的野猪成了精一般,她那男人倒是被养得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吃穿差些,跟个老爷一样什么都不用干,倒是比二十多年前还要好看了。
她家老大也是可怜,只因为从小长得高壮,七八岁就被她带着一块儿下地,干了十几年,两个弟弟一个十九,一个十七,却都和爹爹一样被养在家里,除了抓点虫子喂喂家里的鸡鸭,别的一概都不干的。
全村人都拿这家子人当笑话瞧,也就她自己不自知。
这两年许是她家大儿子年岁大了,长心思了,也可能是有看不下去的村民私下里偷偷提点过,她家大儿子不乐意再被两个弟弟吸血,前两年自己跑去铁匠那拜师当了学徒,没有工钱,但是铁匠管他吃穿。
铁匠用得着他的力气,平时吃饭都是让他吃和自己一样的饭食,还因为他年轻胃口大,给他吃得更多些,穿的衣裳虽只是麻布,却都是新买的料子做的合身的衣裳。
不像在自家,吃饭先紧着爹爹吃,因为要孝顺,然后是弟弟们身体弱,得吃好的补身体,最后他只能和娘一起吃些爹爹、弟弟们不爱吃的粗粮、青菜,夜里饿得狠了去灶房煮两个鸡蛋吃,被娘足足骂了一个月,说鸡蛋是给爹爹、弟弟们补身子的,他这么强壮吃了浪费。
只是确实如她所说,那铁匠家里有个因为面丑嫁不出的老姑娘,听说是小时候看铁匠打铁,淘气凑过去玩铁水,结果弄翻了溅到了脸上,留下了满脸的疤痕,平日里都是戴着锥帽系着面巾才出门,可有一回起了大风,锥帽被风吹走,面巾也被吹翻,脸被人瞧见了,被取了个癞巴子的丑名。
铁匠只有这一个独女,因为自己没有照看好女儿,愧疚了许多年,他瞧这学徒家贫娶不起娘子,又爹不疼娘不爱,才起了心思想招赘他,到时候把铁匠铺给学徒继承,自家好歹有点家业,这铁匠铺也挣钱,谁知这臭小子竟还不乐意,哼!不乐意就算了,他女儿除了脸,哪里不强出那臭小子百倍,温柔体贴,会织布会做衣裳,做饭还好吃!这臭小子每回都吃得跟饿死鬼上身一样!错过了是他的损失!
黑壮大娘满脸的不高兴,她大儿子本来一直都很乖顺,有大儿子在家一块儿干活时,她也没这两年这么辛苦,谁知道哪个多管闲事在大儿子面前嚼舌根,惹得大儿子跑去不要钱也要给人当学徒,家里的活半点都不管了。
这回还是因为她从村里听到镇上有染坊招工,每季二两银子,听说年底还会有奖金,能娶到好姑娘,他能愿意入赘给一个丑婆娘?这才从铁匠铺把大儿子劝了回来。
第143章
不过她一直嘱咐大儿子发了工钱要拿回家,大儿子好似真的没给过自己一个应下的回答。
黑壮大娘突然越过一堆送孩子考核的人,直愣愣的冲到染坊门外排队的人群中,一把揪住她那高壮似铁塔一般的大儿子,追问道:“大郎,发了工钱可记得要送回家?”
那像山一样壮实的郭大郎对着眼前的妇人皱起眉头,说:“凭什么?”
“你!”黑壮大娘气得黑色的脸变成了黑红色,拽着郭大郎便要脱离队伍,恶狠狠的说:“你这个不孝的白眼狼,咱家没有分家,你挣的银子便是家里的银子,我是你老娘,让你拿银子回家天经地义!”
黑壮大娘的体型在同村的妇人中能占到便宜,打起架来三五个妇人都斗不过她一个,可跟她大儿子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返回顶部↑
有些失落。
不过终究还是高兴更多,辛家祖坟得冒了多少青烟,才能出这么一个状元郎啊,在京城为官更是天下读书人盼都盼不来的好事,于是纷纷压下心中的不舍,辛丰收也只是说趁着如今在家,有空多回来待待。
辛长安得知大哥一家只有侄女儿月娘留在潍县,第一反应就是让月娘搬到自家住,知道有大姐陪着照料,才放下心来,不过还是连连保证自己一定日日都去大哥家走一圈。
辛月今日从丝坊、染坊抽调了许多工人来参与招工考核,一大早丝坊、染坊外就已经等候了许多来应招的人,见辛月带着一群人到了,纷纷朝前涌过来,七嘴八舌的问是不是开始了?
明明是要所有人都参加考核之后择优录取,可人人都想争先,好似觉得先考了就能多占优势一般。
还好辛月早有准备,让辛祝提前找出族中嗓门大的族人,站在丝坊与染坊门外特意搭建的高台上大喊。
丝坊那边是几个族中的大娘,皆是有名的吵架常胜将军,声音穿透力极强,大声喊道:“应招丝坊女工的到这里来,所有人按号牌的顺序在丝坊门外排队,单号一队,双号一队!按顺序进去考核,插队者取消考核资格!只有应招者排队!那陪着来的爹娘去外面等,别挤到队伍里!”
染坊这边则是几个大叔,声线虽不如大娘们有穿透力,但也非常宏亮,有些像男高音,他们一副不能输给大娘们的架势,也大喊道:“参加染坊考核的到染坊门外排队了!按号牌顺序,单号站在左边,双号站在右边,不许乱站,欸!说的就是你,单双不分还是左右不分?我都瞧见了你的号牌是二十七,你往右边挤什么?出来,往左边去!”
在大娘与大叔们的高音指导下,乱糟糟的人群终于开始变得有序起来,来送儿女参加考核的父母们都被聚集到另一处,有些是一个村里的,有些甚至还是亲戚,纷纷凑到一起聊起来。
一个长得黑壮的大娘说:“我儿子那一身腱子肉,力气又大,咱们县里的老铁匠可看中他了,不过打铁太辛苦,冬日里还好,夏天打铁跟熬人油一样,而且那老铁匠还想要我儿子招赘,跟他那老闺女成亲,我儿子不乐意,可我家才两亩地,三个儿子分都不够分,给他们出不起聘礼,我儿子犟了两年前几日还是松口了,谁知突然咱们镇上开了这么大的染坊,给的工钱那么多,我儿子这体格子定然能选上,干上一年,三个儿子娶妻的钱都够了。”
旁边的大娘跟她很熟悉的样子,闻言问:“让大郎挣钱帮弟弟们娶妻,你家大郎能愿意?”
那黑壮的大娘听了脸上夸耀的表情凝滞了一会儿,不甚高兴的说:“我们又没分家,谁挣的都是家里的。”
那大娘跟她家住一个村子,晓得这妇人生了三个儿子,老大随她一样长得黑壮面丑,老二老三却像了她家男人,肤白清秀,这妇人就图她男人的色相,才不顾男人家贫又没几亩地也嫁过来,别人家都是男人下地干活,她却心疼她男人,只把自己当个老黄牛,白日里下地,中间还要回去给男人做饭洗衣。
她嫁进来的时候只是骨架较别的姑娘粗壮了些,也没这么黑丑,二十来年过去,她变得黑丑似山里的野猪成了精一般,她那男人倒是被养得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吃穿差些,跟个老爷一样什么都不用干,倒是比二十多年前还要好看了。
她家老大也是可怜,只因为从小长得高壮,七八岁就被她带着一块儿下地,干了十几年,两个弟弟一个十九,一个十七,却都和爹爹一样被养在家里,除了抓点虫子喂喂家里的鸡鸭,别的一概都不干的。
全村人都拿这家子人当笑话瞧,也就她自己不自知。
这两年许是她家大儿子年岁大了,长心思了,也可能是有看不下去的村民私下里偷偷提点过,她家大儿子不乐意再被两个弟弟吸血,前两年自己跑去铁匠那拜师当了学徒,没有工钱,但是铁匠管他吃穿。
铁匠用得着他的力气,平时吃饭都是让他吃和自己一样的饭食,还因为他年轻胃口大,给他吃得更多些,穿的衣裳虽只是麻布,却都是新买的料子做的合身的衣裳。
不像在自家,吃饭先紧着爹爹吃,因为要孝顺,然后是弟弟们身体弱,得吃好的补身体,最后他只能和娘一起吃些爹爹、弟弟们不爱吃的粗粮、青菜,夜里饿得狠了去灶房煮两个鸡蛋吃,被娘足足骂了一个月,说鸡蛋是给爹爹、弟弟们补身子的,他这么强壮吃了浪费。
只是确实如她所说,那铁匠家里有个因为面丑嫁不出的老姑娘,听说是小时候看铁匠打铁,淘气凑过去玩铁水,结果弄翻了溅到了脸上,留下了满脸的疤痕,平日里都是戴着锥帽系着面巾才出门,可有一回起了大风,锥帽被风吹走,面巾也被吹翻,脸被人瞧见了,被取了个癞巴子的丑名。
铁匠只有这一个独女,因为自己没有照看好女儿,愧疚了许多年,他瞧这学徒家贫娶不起娘子,又爹不疼娘不爱,才起了心思想招赘他,到时候把铁匠铺给学徒继承,自家好歹有点家业,这铁匠铺也挣钱,谁知这臭小子竟还不乐意,哼!不乐意就算了,他女儿除了脸,哪里不强出那臭小子百倍,温柔体贴,会织布会做衣裳,做饭还好吃!这臭小子每回都吃得跟饿死鬼上身一样!错过了是他的损失!
黑壮大娘满脸的不高兴,她大儿子本来一直都很乖顺,有大儿子在家一块儿干活时,她也没这两年这么辛苦,谁知道哪个多管闲事在大儿子面前嚼舌根,惹得大儿子跑去不要钱也要给人当学徒,家里的活半点都不管了。
这回还是因为她从村里听到镇上有染坊招工,每季二两银子,听说年底还会有奖金,能娶到好姑娘,他能愿意入赘给一个丑婆娘?这才从铁匠铺把大儿子劝了回来。
第143章
不过她一直嘱咐大儿子发了工钱要拿回家,大儿子好似真的没给过自己一个应下的回答。
黑壮大娘突然越过一堆送孩子考核的人,直愣愣的冲到染坊门外排队的人群中,一把揪住她那高壮似铁塔一般的大儿子,追问道:“大郎,发了工钱可记得要送回家?”
那像山一样壮实的郭大郎对着眼前的妇人皱起眉头,说:“凭什么?”
“你!”黑壮大娘气得黑色的脸变成了黑红色,拽着郭大郎便要脱离队伍,恶狠狠的说:“你这个不孝的白眼狼,咱家没有分家,你挣的银子便是家里的银子,我是你老娘,让你拿银子回家天经地义!”
黑壮大娘的体型在同村的妇人中能占到便宜,打起架来三五个妇人都斗不过她一个,可跟她大儿子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