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98节(2 / 4)
这个叫做长河村的地方,竟然就是他们打听的可以买到绸布的地方,村子里人非常的多,却有许多人都不是村民的打扮,瞧见县令大人的官轿,便议论纷纷起来。
潍县本地的绸布商人最先认出来,小声的说:“这是县令大人的官轿吧?听说那江、韩两家还不死心呢,拉拢了县令大人想要给辛氏商行多收几重税,说辛氏商行的桑园把桑叶给蚕所该交一回税,蚕所把丝茧给丝坊也该交一回税,丝坊把布匹给染坊也该交一回税,染坊把染好的绸布送到商行还得交一回税,至于商行把绸布售卖给我们,这一成的税也万万不可少。”
旁边有那外府来的绸布商人震惊的接话道:“五成税?便是成帝大力推行商业以前,商家被收重税也不过十税三、四,潍县这县令莫不是脑子发昏了,能跟着这么乱搞?”
还有个东安府的商人插话说:“我听说辛氏商行可是有简王做靠山的,县令大人在简王面前算什么?胆子这么大?”
潍县的商人摇头说:“江、韩两家主支就是你们府城的,听说他们日日去简王府求见,许诺若是简王助他们得了蚕种,直接送简王每年万匹绸布,还替简王运到滨州分文不取呢。”
“豁!”东安府的商人满脸好奇的追问道“那简王答应了?”
潍县的商人睨他一眼,问他:“你不是东安府人吗?怎么你们府城的事还不如我知晓得多?”
东安府的商人讪笑道:“我年后就跑去江州买绸布了,前日才回到东安府,刚歇了一日又马不停蹄的被娘子赶到潍县来买布,上哪知道去呀。”
潍县商人闻言心有戚戚的拍拍东安府的商人,感慨了一声:“君亦是家有悍妇啊。”
那外府的商人着急知道下文,忙催问了句:“那简王究竟答应没有?”
潍县商人摇摇头,瞧着下了官轿的县令大人说:“简王年前就回了京城,听说贵太妃老人家三月末的大寿,一直留在京城还没回贺州呢,简王府没人敢替简王拿主意,所以没答应也没拒绝,这江、韩两家才敢拉着县令大人给辛氏施压嘛。”
他们凑在一块儿小声说得热闹,旁边的商人虽没插言却也听得津津有味,却见那县令大人一点没有来施压的高傲之态,反而面色惶惶,而且他堂堂一个一县首官,却被一个官差站在了身前,商人们瞧得不太对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道:“瞧着可是有大事发生呐,有没有人知道缘由啊?快给大家解解惑。”
没人知道内情,不过也没让他们猜疑许久,那走到县令身前的官差便从怀中掏出明黄的喜报来,从村口便开始一路高声喊道:“恭贺辛长平老爷高中今科状元!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原本人声鼎沸的村庄在这一声高喊之后立刻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止住了动作,好似被施了定身术一般,不敢动也不敢言。
直到有个童子尖叫一声,欢呼道:“族叔中状元了!族叔中状元了!”
童子带着一群孩童都欢声笑语的大笑着跟在官差身后,官差喊一句:“恭贺辛长平老爷高中今科状元!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一群辛氏的孩童就跟在后面接上一句:“恭贺族叔高中状元!”
官差没有拦着这群孩子,反而还刻意留出时间等他们插上一句,一路高喊着进了长河村宅院深处,村口那些绸布商人才接连回过了神,面面相觑,迷茫又虚幻的问身边的人:“我可是在做梦?辛氏有人中了状元?辛长平是谁?”
潍县本地的商人虽然也表情茫然,但还是点头说:“辛长平是辛氏商行的股东,还是辛氏商行管事辛月娘的父亲。”
那外府来的商人啧啧有声,道:“我瞧你们说的那江、韩两家怕是踢到铁板了,人家辛氏现在不靠着简王,也不怕他们了,那可是状元郎,将来的天子近臣,说不定日后能官至宰相呢!”
潍县商人赞同的点头,扫了一圈村口的人群,见那几个日日在长河村蹲守的江、韩两家家仆已经消失不见,他脸上浮现出看好戏的期待之色,笑道:“许是咱们日日守在这,早晚能看一出负荆请罪的好戏!”
报喜的官差一路走到辛长平家的宅院外,早被腿脚快的族人报了信的辛丰收惊喜得控制不住手脚,几乎是同手同脚的走出了院门,嘴巴张合了几回都说不出一个字来。
那官差理解的笑了笑,把喜报卷起来递到辛丰收的手上,恭敬的贺道:“恭贺贵府辛长平老爷高中今科状元!”
第136章
六十余岁的辛祝得了消息从蚕所里出来,迈着大步脚下生风般朝着辛长平的院子赶去,他儿子在后面紧追着险些被他甩脱,张嘴喊道:“爹,慢着些,慢着些,您都大把的年纪了,要是摔一跤就不好办了!”
辛祝头都不回,只有风送来他的回话:“你爹我脚下稳得很!莫要咒我!去晚了报喜的官差都走了,我辛氏出
了状元,我作为辛氏族长怎么能错过!你自己慢慢走吧!”
说完辛祝的脚步不仅没有放慢,反而频率迈得更加快了些,追在后头的辛文叹了口气,干脆快跑了起来追到辛祝身侧,随时准备着扶他爹一把。
他们赶到之后便开始扒开把辛长平的院子围得严实的族人,族人不甚高兴的回头要骂,见是族长才讪笑着纷纷让开路让辛祝和辛文挤到了最里面。
正好瞧见辛丰收被官差塞过喜报,嗫喏许久却发不出一言,辛祝举起衣袖擦了擦眼角,忙上前去解围道:“多谢官差大人前来报喜,我堂哥太激动了,大人进去喝杯茶水。” ↑返回顶部↑
潍县本地的绸布商人最先认出来,小声的说:“这是县令大人的官轿吧?听说那江、韩两家还不死心呢,拉拢了县令大人想要给辛氏商行多收几重税,说辛氏商行的桑园把桑叶给蚕所该交一回税,蚕所把丝茧给丝坊也该交一回税,丝坊把布匹给染坊也该交一回税,染坊把染好的绸布送到商行还得交一回税,至于商行把绸布售卖给我们,这一成的税也万万不可少。”
旁边有那外府来的绸布商人震惊的接话道:“五成税?便是成帝大力推行商业以前,商家被收重税也不过十税三、四,潍县这县令莫不是脑子发昏了,能跟着这么乱搞?”
还有个东安府的商人插话说:“我听说辛氏商行可是有简王做靠山的,县令大人在简王面前算什么?胆子这么大?”
潍县的商人摇头说:“江、韩两家主支就是你们府城的,听说他们日日去简王府求见,许诺若是简王助他们得了蚕种,直接送简王每年万匹绸布,还替简王运到滨州分文不取呢。”
“豁!”东安府的商人满脸好奇的追问道“那简王答应了?”
潍县的商人睨他一眼,问他:“你不是东安府人吗?怎么你们府城的事还不如我知晓得多?”
东安府的商人讪笑道:“我年后就跑去江州买绸布了,前日才回到东安府,刚歇了一日又马不停蹄的被娘子赶到潍县来买布,上哪知道去呀。”
潍县商人闻言心有戚戚的拍拍东安府的商人,感慨了一声:“君亦是家有悍妇啊。”
那外府的商人着急知道下文,忙催问了句:“那简王究竟答应没有?”
潍县商人摇摇头,瞧着下了官轿的县令大人说:“简王年前就回了京城,听说贵太妃老人家三月末的大寿,一直留在京城还没回贺州呢,简王府没人敢替简王拿主意,所以没答应也没拒绝,这江、韩两家才敢拉着县令大人给辛氏施压嘛。”
他们凑在一块儿小声说得热闹,旁边的商人虽没插言却也听得津津有味,却见那县令大人一点没有来施压的高傲之态,反而面色惶惶,而且他堂堂一个一县首官,却被一个官差站在了身前,商人们瞧得不太对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道:“瞧着可是有大事发生呐,有没有人知道缘由啊?快给大家解解惑。”
没人知道内情,不过也没让他们猜疑许久,那走到县令身前的官差便从怀中掏出明黄的喜报来,从村口便开始一路高声喊道:“恭贺辛长平老爷高中今科状元!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原本人声鼎沸的村庄在这一声高喊之后立刻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止住了动作,好似被施了定身术一般,不敢动也不敢言。
直到有个童子尖叫一声,欢呼道:“族叔中状元了!族叔中状元了!”
童子带着一群孩童都欢声笑语的大笑着跟在官差身后,官差喊一句:“恭贺辛长平老爷高中今科状元!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一群辛氏的孩童就跟在后面接上一句:“恭贺族叔高中状元!”
官差没有拦着这群孩子,反而还刻意留出时间等他们插上一句,一路高喊着进了长河村宅院深处,村口那些绸布商人才接连回过了神,面面相觑,迷茫又虚幻的问身边的人:“我可是在做梦?辛氏有人中了状元?辛长平是谁?”
潍县本地的商人虽然也表情茫然,但还是点头说:“辛长平是辛氏商行的股东,还是辛氏商行管事辛月娘的父亲。”
那外府来的商人啧啧有声,道:“我瞧你们说的那江、韩两家怕是踢到铁板了,人家辛氏现在不靠着简王,也不怕他们了,那可是状元郎,将来的天子近臣,说不定日后能官至宰相呢!”
潍县商人赞同的点头,扫了一圈村口的人群,见那几个日日在长河村蹲守的江、韩两家家仆已经消失不见,他脸上浮现出看好戏的期待之色,笑道:“许是咱们日日守在这,早晚能看一出负荆请罪的好戏!”
报喜的官差一路走到辛长平家的宅院外,早被腿脚快的族人报了信的辛丰收惊喜得控制不住手脚,几乎是同手同脚的走出了院门,嘴巴张合了几回都说不出一个字来。
那官差理解的笑了笑,把喜报卷起来递到辛丰收的手上,恭敬的贺道:“恭贺贵府辛长平老爷高中今科状元!”
第136章
六十余岁的辛祝得了消息从蚕所里出来,迈着大步脚下生风般朝着辛长平的院子赶去,他儿子在后面紧追着险些被他甩脱,张嘴喊道:“爹,慢着些,慢着些,您都大把的年纪了,要是摔一跤就不好办了!”
辛祝头都不回,只有风送来他的回话:“你爹我脚下稳得很!莫要咒我!去晚了报喜的官差都走了,我辛氏出
了状元,我作为辛氏族长怎么能错过!你自己慢慢走吧!”
说完辛祝的脚步不仅没有放慢,反而频率迈得更加快了些,追在后头的辛文叹了口气,干脆快跑了起来追到辛祝身侧,随时准备着扶他爹一把。
他们赶到之后便开始扒开把辛长平的院子围得严实的族人,族人不甚高兴的回头要骂,见是族长才讪笑着纷纷让开路让辛祝和辛文挤到了最里面。
正好瞧见辛丰收被官差塞过喜报,嗫喏许久却发不出一言,辛祝举起衣袖擦了擦眼角,忙上前去解围道:“多谢官差大人前来报喜,我堂哥太激动了,大人进去喝杯茶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