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着马车外疾驶而过的风景,还有马车内跟没骨头似的,倚靠在软枕上闭眸假寐的萧衍,萧宸有些恍然,好似此刻才有种他真的重生了,而他大哥还在的真实感。
  回顾往日种种,从一开始的家徒四壁,到绣品之事有了余钱,再到后来的分家搬到镇上,与上辈子的孤苦无依,周遭尽是尔虞我诈之辈不同,萧宸眸色渐暖。
  这辈子他一定不会重蹈覆辙!一定要让大哥过上愈加富足且安宁的日子!一定不会再出现关家前车之鉴!
  萧宸心中暗暗发誓。
  一路舟车劳顿,终于到达镇上。
  和以往一般,歇息数日,随后萧宸去见王夫子,王夫子帮他分析试题和取中率,以及朝堂时局站位等等情况。
  这时候的师父性质如同父子关系,并不是说手下就只教学业上的事情,还要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几乎是面面俱到,这也是萧宸为什么会频频与王夫子走动的原因所在。
  王夫子虽然在某些程度上有些迂腐乃至执拗,但是他对萧宸却是尽到了为人师长的责任。
  萧宸回了村,萧衍则同穆峰到卫夫子府上拜访。
  穆峰打算于下次才下场,听闻彼时的试题,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积累的经验。
  萧衍和卫夫子虽无师徒之名,可卫夫子也算是他半个夫子,自然不会得势便忘了这份恩情。
  在听闻萧衍所作之答时,卫夫子看了他半响,久久才叹息道:“前路有如独木之舟,一步错步步错,万不能掉以轻心,轻信他人!”
  还未等萧衍应答,他顿了顿,又道:“罢了,老夫对于官场之道,莫不如你,但切记日后得势,万不可为非作歹,做那仗势欺人之辈!”
  说完,卫夫子紧紧盯着萧衍,想要他的一个应承。
  他已然能预料到,以萧衍这般本事,日后朝堂之上定能成为一方权臣,只是得势忘形之辈不甚少数,多少学子为官后忘了初心,成为曾经自己最憎恨的恶官!
  萧衍拱了拱手,“学生萧衍,谨记先生教诲,日后必然不会成为如先生所说的那般之辈!”
  如此,卫夫子这才心下稍安,可才刚放下心,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老夫知晓官场之难,也并非叫你成为庸才,倘若有时不得已,尽可能保全自己。”
  都说水清则无鱼,他这话是告诉萧衍,不要锋芒太盛,也并非叫他成为独立特行之人,而是借机行事,不可忘记初心,也不能太过于头铁,行事要有分寸。
  可谓是相当苦心孤诣,足以见得见得卫夫子是位难得的好先生,这还是在并非他弟子的前提下,还能如此推诚置腹毫无保留,可见品性甚佳。
  一旁的穆峰也是聪明人,只是目前的眼界还未广,只知晓萧衍如此作答必定有原因,只是这般做的原因并未知晓。
  别人的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美复刻,性格和各方面的问题都要匹配适合,否则徒有其表不说,还会东施效颦产生相反作用。
  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故而穆峰只是旁听吸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经验,想想自己若是遇到同样的试题该如何作答,有没有错漏,会不会偏离题意,这还只是最基本的事情。
  想要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答,还需下苦功夫,这也需要考生们平日的文学积累和开拓眼界,对时局的敏锐。
  穆峰目前于才学上没有太大问题,主要还是缺乏朝堂时局的敏感程度,这是身份带来的局限,不若诸多学子也不会削尖了头往有名气的书院挤,或是与权贵子弟交好。
  书院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还能开拓人脉,结交权贵则能让他们于官场上走得顺畅一些。
  穆峰这人天生自带吸引仇恨的buf,除却萧衍和萧宸以往,与别人合不来,这就导致了他的人脉少,缺乏信息来源,进而对时局纷纭未能得知尽全。
  好在拜卫夫子为师后,卫夫子的人脉也能为他所用,只是犹然尚浅,还需多加了解。
  如若说萧宸是因为上辈子的记忆,重来一世开了挂,那么萧衍就是坐了火箭开了个无敌金手指,毕竟他为大衍帝君,活了不知道多少年,见识到的东西比他们多了不知道有多少倍,经验老道犹如老油条,自然不是常人能比较。
  虽然这对别人不太公平,可世上哪有什么全然公平?比如说同为考生,家世背景和教学环境上,本就属于不公平。要想真正的公平,只能找到家庭条件差不多,智商也差不多的人,不若皆为不公平。
  是以,萧衍可没有什么愧疚感。毕竟这都是他的个人积累所得,又非开了答卷,何故需要愧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