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5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记得自己刚回来当支书的时候,还要卫他这个小混子偷别人家的鸡吃而解决后事。当时自己都觉得葛丹能安稳的种田就好了。
  结果当初组织人出国务工的时候,葛丹是第一个报名的。
  他当时就问两句:给的钱多不?能当工人不?
  得到了准确的答复,他第一个签下自己ide名字,第一个打包好东西准备去苏联。
  他对故土没有那么多的不舍,只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他走的很干脆,不过毕竟他认彭学武当叔。(葛丹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大爷照顾他。大爷死后把葛丹托付给了彭学武,彭学武也就是他家唯一的长辈了。)
  所以这些年来,赚了钱也会邮寄一些回来让彭学武帮他存着。而且村里搞新房建造的时候,他也拿钱出来了。
  还是和他一起去苏联打工的许大有亲自帮他建的。建的还挺上心。
  一个两层半的小楼,楼上下都通了水电,还有下水道接通化粪池。也算是用上了现代化卫生间了。
  而且葛丹这小子和村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从苏联回来,虽然说是赚了钱,也见识过苏联的房子怎么建设的。但是说到底还是穷习惯了,想方设法的节省。
  葛丹这个当年兜里没有几分钱都敢吃油条的主儿,哪里会和他们一样抠搜。
  所以当时他特别花钱写信回来,让彭学武和许大有帮他看着,一定要把他的房子建的够好。
  卫生间要用那种搪瓷座便器(现在陶瓷卫浴还没怎么生产),还要有花洒淋雨。
  房间里都要留好电线插口,以后都要为了装风扇做准备。
  甚至要在厨房准备留好装电冰箱的位置。要知道,电冰箱这玩意儿在苏联都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买这玩意儿也要排队的。还贵的很。再说了,咱们乡下电压不稳,还时不时停电,你要电冰箱干啥。
  结果葛丹写信回来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现在先留好,以后冰箱便宜了呢?以后咱们供电稳定了呢?
  还真别说,葛丹这话说的还真的是有些准。至少现在彭家镇的供电变得稳定了起来,虽然还停电,但是不像从前那么频繁了,变得可以接受了。
  而且冰箱的价格也比前些年来说下来了。因为国产压缩机的产能慢慢上来了。
  等葛丹的房子盖好了之后,村里和外村有些有姑娘的人家就想着,是不是给葛丹说媒。
  姑娘嫁到葛丹家好啊,葛丹没有父母,不用担心被婆家欺负。姑娘过去就直接掌家了。不用看婆婆脸色,这多好啊!
  而且葛丹也挣到钱了啊。当时不少人家都很上心。
  彭学武在给葛丹的信里也就随口提了一嘴,问他有没有想法,有的话就帮他留意。等他回来就见见面相个亲,合适就结婚。
  结果葛丹一封信回来,把全村都整笑了。
  “葛丹说什么?他要在苏联找一个苏联媳妇?”
  “哎呀!笑死我了,妈呀,他懂苏联话不?”
  “就他还找苏联媳妇呢?他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
  全村上下多是嘲笑。觉得葛丹不过是在痴人说梦罢了。
  但是葛丹可不觉得自己是开玩笑。苏联人也是人,咋的?自己就不能娶一个苏联姑娘?凭什么啊?
  咱就是要娶,怎么了?
  也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葛丹和那些其他出门打工的国人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他够豁得出去,也不太要脸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