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4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啥呢?
  因为彭家镇新开了一个产业,彭学武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又是请人又是培养村镇里的小学生和中学生。
  又从村镇的财政结余里精打细算,又跑到县里市里不断的要钱。他终于是在镇上搞起来了一个电线厂。
  这真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中国搞工业化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算起,到现在一百多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农村乡镇能搞出什么工业化的玩意儿来。
  打几口盐卤井,全村一起练盐卖盐,这已经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极限了。
  现在到好,彭学武不声不响之间已经在镇上搞出了一个真正现代化工业的产物:电线。
  这东西可不是搞预制板、瓦片、红砖那样的东西。随便来几个老师傅带这学徒就能一起做。
  电线这玩意儿,需要的工艺更复杂,涉及的产业步骤更多。
  不要说一个乡镇了,很多的城市都搞不出来。
  彭学武是够大胆的。因为彭家镇的上两级的单位就是淮南市。淮南有淮南钢铁厂,前三年钢铁厂技术和产能提升。
  开始炼制的金属材料也多了。不再是简单的粗钢生产,也开始炼铜、铝以及其他合金。
  彭学武瞅准机会,这才解决了电线厂最难搞定的电线芯材料的问题。
  而解决线芯材料问题还是第一步。之后还有线芯材料编制,线材外部包漆等工艺。
  当时都没有人看好彭学武,觉得他失心疯了。一个农民还想搞这种高技术含量的玩意儿?
  谁能想到呢,他真的搞起来了。
  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并且成功稳定的生产出五百公里长的合格电线之后,这个被彭学武命名为华光电缆厂的厂子终于正式开业了。
  市里的副市长来了,参加剪裁。县里的梅县长也来了。他是满面红光,因为彭学武的很多事情都是和他商量来的。
  这件事能成,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梅县长还年轻,功利心也不是那么重。所以相比于功劳,他其实更看重的是华光电缆厂的出现能给镇上给县里带来什么变化。
  在简单的剪彩仪式,还有走马观花的参观流程之后。梅县长脸色有些亢奋的找到彭学武。
  “老彭,可以啊!当时你找到我说要搞电线厂,我都以为你在耍我呢。这么几年下来,你这也是搞起来了啊!”梅县长的嘴角比54自动步枪的后坐力还难压。
  彭学武双手叉腰,看着这个占地六十亩的电缆厂,他摇摇头:“这才刚刚开始呢。县长你看,这里还有很多地方都是空的呢。厂房还没建起来。设备也没进去。”
  “现在制造电线的设备是上海电缆厂淘汰下来的。有的设备都是民国时期的了。实在是算不上先进。不过也算是勉强搞起了四条生产线。”
  “等到全力生产的时候,华光电缆一个月能生产一千五百公里的产能。”说到这里,彭学武半是安慰半是不满足:“可惜啊,要是我们县里能有额度直接买日本的设备,或者是买国内顶尖的电线生产线设备就好了。”
  梅县长失笑的摇头:“你还想什么呢?你要建电线厂,淮南市里都有多少人觉得不行。你能建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嗨!能成,还是因为计划经济委员会的李主任之前在新华社发的头版头条啊。”
  彭学武提到了这句,这是李锐制定的经济政策之一。
  考虑到现在中国的情况,一口气进入共产主义是不现实的。国家大包大揽一切经济行为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李锐一直提出了国内经济发展的三部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