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老臣……那夜的冒犯,是气急败坏昏了头——望陛下恕罪。”
  傅润啜饮一口热茶,和善地笑道:“这说的是什么事?孤怎么不记得?”
  赵坼当着“外人”的面,实在拉不下脸,支吾道:“就是……唉,请陛下早日选妃孕育子嗣。”
  皇后的身份绝不能泄露,甚至一定要是“赵氏”。
  君臣二人心照不宣。
  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还不至于撕破脸。
  傅润摩挲温热的茶碗,对此不置可否,“选妃的事入了夏再瞧瞧罢。皇后那里……”
  *
  正月十五上元节。
  橘红色的玻璃灯从二桥门一路挂至济天殿,红绦随风摇曳,漫步其中,恍如仙境。
  傅润兴致颇高,十五天里或宴请群臣、或望月独酌,喝了太多太多烈酒,今夜亦是如此。
  戌时二刻,星月西移。
  收拾残羹冷炙的太监们敛气屏息赤脚后退,不声不响地撤出承元殿。
  傅润手握一盏浅口的夜光杯,低着头哼唱《青玉案》的曲调。
  他即位以来,固然有诸多不快,却也有许多有趣的、深重的、非帝王不能有的见识。
  当皇子时的谋算如今看来太孩子气——因此,他从不把傅瑛放在眼里。
  一个是夺位失败的废太子,一个是手握权柄的新君,心性和眼界的差距岂能靠阴谋跨越。
  当然,他仍像从前一样偶尔想死,又渐渐生出长生的妄念。
  如果能守着傅氏的万里河山长长久久地活下去,如果能有一个……一个陪他走下去的人。
  “‘寰宇清夷——’”傅润一顿,屈指轻敲膝盖,“‘武帝亲迎太乙神,流光绚煜动星辰。……红灯几点东风里,犹是元宵一度春。’遂昌诗肖似唐人,善极。呼……千百年之后可还有人记得——”
  他猛然起身,眼前一黑,手里的夜光杯骨碌碌滚下玉阶。
  烈酒伤肝,肝目相通。
  他的目疾又发作了。
  比哪一次都厉害,与瞎子别无二致。
  傅润费力辨识台阶的棱角,试探性往下走了半步,差点踩空,闷哼一声摇摇晃晃跌坐在阶上。
  他喝醉的时候过于固执任性,很不愿向阉人暴露自己的脆弱,便没有立刻喊人进来服侍。
  一切形状都染着黑色的热雾,殿外则隐约有两抹深红。
  傅润猜测是两只写满元宵诗谜的灯笼。
  翰林院那帮文人讨好他、请他猜谜,他猜了两个,略点评一番,望着平凡的人群,意兴阑珊。
  孤家寡人没什么不好,就是、就是……就是有时心里空落落的,总是提不起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