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3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越看越惊讶,裴二郎和沈宁不过是普通的乡下农户,怎么就有如此本领和声望?
  居然能让人这般拥戴他们。
  即便当地父母官也没这个本事呢。
  卫先生不太通庶务和琐碎的政务,他主要对治学感兴趣,问这些老人和孩子们村办学堂的事儿。
  一个牙齿快掉光的老太太笑道:“有用,可有用嘞,我和小孙子小孙女都跟着学,学会拼音就学识字,还学算术呢。”
  她背了几个拼音,另外小孩子又背乘法表、简单的加减法等,还会背三字经、数字歌等等。
  “都是阿年小先生教的我们!”
  卫先生听得越发惊奇,这……小鹤年教的?
  果真如此?
  谢恒居然没有夸大其词。
  这一路上谢恒对裴家上上下下那叫一个夸,尤其夸裴鹤年,溢美之词让卫先生觉得有些过。
  萧先生让他帮忙看看,照顾一下,指导一下,他觉得就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可能跟谢恒一样。
  昨儿一见,他觉得名不虚传。
  今儿再跟老人孩子聊聊,他又觉得谢恒一点没夸张。
  这孩子确实……了不起。
  自己会读书不算什么,毕竟这世上才子多的是,进士再难得,三四年也有两三百个呢。
  状元再难得,每届殿试都有一个呢。
  可善教书的人却难得。
  有些人自己很会读书,却不会教书。
  有些人只会教读书人,却不擅长启蒙。
  启蒙,尤其给老人启蒙,才是最难的。
  即便大儒也未尝有此耐心,不曾想一个乡村学堂居然做到了。
  不亲眼看看,是不会明白皇帝为什么如此看重裴家,竟然要封夫妻俩做直接做官儿的。
  亲眼看过以后他觉得裴家真乃仁善之家,并非那等沽名钓誉之辈,也不是那种收买人心之辈,是真正的高尚之人。
  没有哪个作坊会雇残缺之人干活儿,毕竟全乎人多的是,工钱也不高,何必招募那些瘸子瞎子的?
  这个村子让卫先生想到了五柳先生的《桃花源》,百姓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人人勤劳质朴,全村一片欣欣向荣。
  这、也是他心目中的田园生活。
  卫先生自小读书,做官以后也没就任过地方,也没做过琐碎的事务,一直在国子监跟读书人打交道,所以心性更加单纯。
  严主事和下层官吏、工匠、农户打交道多,自然懂得更深。
  不是豆腐村村民质朴,而是裴长青夫妻俩厉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