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皇帝对哀家的安排可是有什么不满?”
  安昌殿内,冯芷君罕见地抽出部分有关粮草调度的权力给拓跋聿,让她共看奏疏。
  “孙儿不敢。”拓跋聿低眉顺眼的模样,瞧不出多少英姿锐气。
  不敢,并非没有。
  冯芷君忽然明白了古时明君为何总对太子不满。
  太听话,惹人厌,太锐利,亦叫人不放心。
  她今年已快将至不惑了,纵然权力和宫中优渥的生活将她长葆青春,然而□□的衰老却是不可逆转的。
  无论她要强与否,她都难以再同年轻时候那般精力旺盛。
  旁人瞧不出来,她自己心知肚明。
  “哀家喜欢听实话。”冯芷君不咸不淡地说道,“陛下素来同广平王亲厚,缘何今朝要驳回广平王举荐之人?”
  殿上没有谁的小动作能躲过她的目光,宋直不过一寒门出身,也敢同广平王硬气?
  “......孙儿以为......前方战事瞬息万变,既让阿耆尼任了行台尚书令,就该用些和她同心戮力的人。”
  “孙儿再愚钝,也知晓......军国大事,不得轻率。”
  她似乎全然是为的国。
  “那......陛下后来点头,是......畏惧哀家?”
  欲瞧见她惊慌失措的模样,不曾想拓跋聿镇静无比。冯芷君玩味地挑眉:“嗯?”
  她知晓自己现在羽翼渐丰,又是外敌交困当头,索性坦言,“非也。”
  “广平王心怀叵测,太皇太后欲借此举诛之。”
  她竟真的说了实话。
  “陛下......仍旧因此对哀家,心有怨言?陛下以为广平王,不当诛?”
  “广平王自然当诛。”
  拓跋聿说这话时一脸平静,不知何时,小皇帝已经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这‘当诛’二字,也不知是不是她的真心话。
  “那可是你叔公。”
  冯芷君‘提醒’道。
  “......阿耆尼,是您的亲侄女。”拓跋聿幽沉的眸子望向这个帝国实际的掌权人,一字一句:“骨肉血亲。”
  被呛了话的冯芷君并不恼,反勾起笑来,“原来陛下是在担忧哀家的侄女。”
  拓跋聿被说中了心声,忙不迭地别开眼,掩饰拙劣:“朕没有。”
  又暗暗骂自己蠢,欲盖弥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