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3 / 3)
若先帝并未宾天,最后缓过来了,清醒了,想来,也是会后悔说出这句话的。
雍正帝是一直知道,德亨弄出油印术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推广于天下,让升斗小民都能识字算术,不为官吏盘剥欺骗,让朝廷的政令能从上而下,彻底推广开来。
最开始听到的时候(第95章 ),雍正帝也是心潮澎湃的,想要大展拳脚一番的。
但等他权力越掌越大,离爱新觉罗的皇权越来越近,直到他被立为太子,亲耳聆听先帝教诲,他才明白:这根本就不是一项德政。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管允禩、允禟两个在江南怎么折腾,这油印之法始终停留在士绅阶层了,因为,皇帝不愿意,做官的就要服从圣意,文不下庶民。
汉人升斗小民最好连识字的念头都不要有,才是对他爱新觉罗朝廷最安稳最有利的。
雍正帝都可以预想的到,等图书馆按照德亨的想法建成,汉家读书人会是一种怎样的疯狂,而他,将坐在乾清门的皇位上寝食难安。
但是,德亨不是那么好回绝的。
他太聪明了。
奉养母妃的法子一说,雍正帝就知道这是这是谁的主意。
德亨最擅长的不是他那一身出神入化的才智和技艺,而是他四两拨千斤、轻描淡写间就能收服人心的本事。
他是光明的开拓者,靠近他的人,都能得到温暖。
雍正帝自己现在就是这样,兄弟们都臣服于他,他这个皇帝做的人心所向,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这个皇帝才能体会。
真是美妙无比。
雍正帝相信,德亨谋划建图书馆,不是为了邀功,不是为了名利,更不是为了汉人的民心,而是他真的认为这是一件对所有人都好的事情,他才会去做。
赤子之心。
这才让人为难。
雍正帝叫来雅尔江阿,将德亨的折子给他看,问他要怎么办。
雅尔江阿一见雍正帝这样,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皇帝要是同意,就不会找他来问计了。
雅尔江阿先问道:“何不将怡亲王叫来一起合计?”
雍正帝摇头,道:“以前,德亨对十三多有照顾,朕怕十三抹不开这个脸来,干脆就不叫他了。” ↑返回顶部↑
雍正帝是一直知道,德亨弄出油印术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推广于天下,让升斗小民都能识字算术,不为官吏盘剥欺骗,让朝廷的政令能从上而下,彻底推广开来。
最开始听到的时候(第95章 ),雍正帝也是心潮澎湃的,想要大展拳脚一番的。
但等他权力越掌越大,离爱新觉罗的皇权越来越近,直到他被立为太子,亲耳聆听先帝教诲,他才明白:这根本就不是一项德政。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管允禩、允禟两个在江南怎么折腾,这油印之法始终停留在士绅阶层了,因为,皇帝不愿意,做官的就要服从圣意,文不下庶民。
汉人升斗小民最好连识字的念头都不要有,才是对他爱新觉罗朝廷最安稳最有利的。
雍正帝都可以预想的到,等图书馆按照德亨的想法建成,汉家读书人会是一种怎样的疯狂,而他,将坐在乾清门的皇位上寝食难安。
但是,德亨不是那么好回绝的。
他太聪明了。
奉养母妃的法子一说,雍正帝就知道这是这是谁的主意。
德亨最擅长的不是他那一身出神入化的才智和技艺,而是他四两拨千斤、轻描淡写间就能收服人心的本事。
他是光明的开拓者,靠近他的人,都能得到温暖。
雍正帝自己现在就是这样,兄弟们都臣服于他,他这个皇帝做的人心所向,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这个皇帝才能体会。
真是美妙无比。
雍正帝相信,德亨谋划建图书馆,不是为了邀功,不是为了名利,更不是为了汉人的民心,而是他真的认为这是一件对所有人都好的事情,他才会去做。
赤子之心。
这才让人为难。
雍正帝叫来雅尔江阿,将德亨的折子给他看,问他要怎么办。
雅尔江阿一见雍正帝这样,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皇帝要是同意,就不会找他来问计了。
雅尔江阿先问道:“何不将怡亲王叫来一起合计?”
雍正帝摇头,道:“以前,德亨对十三多有照顾,朕怕十三抹不开这个脸来,干脆就不叫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