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7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这一路挺好的,没遇上什么事,很安全。”
  “阿孜给我们备了许多路上吃的东西,没有露宿荒野的,我们算好时间,赶在天黑前道镇县上找客栈住的,其实也没多辛苦。”
  倒是江孜听得不耐烦了:“娘,哥才回来,你要不让他去洗漱一下,好好睡一觉?其他的晚点再说吧!人都回来了,你还能怕他跑了不成?”
  江母这才放过了江谌:“阿孜说得对,你赶紧去洗漱下,这午膳估计准备得差不多了,你洗漱好先吃点东西,再回去歇会。”
  说罢又匆匆的往厨房走去,想看看午膳准备了什么,江源赖在江谌身旁,跟着他去房间。
  今天厨房准备的午膳菜式有腐竹烧肉、黄瓜炒虾仁、凉拌莴笋和西红柿蛋汤,江母看着又让加了一道白菜粉条炖五花肉和酸辣无骨鸡爪,都是江谌喜欢的。
  江孜也挺高兴,歪着脑袋思索了一会,作出决定:“今天晚上做个佛跳墙!”
  “佛跳墙?这是个什么菜?”傅怀瑾听了这名字也觉着稀奇,江孜神秘兮兮的笑:“啊,是佛祖闻着味儿都要跳过墙来吃的菜。”
  第477章、佛跳墙(二)
  江孜会做佛跳墙,但是因为佛跳墙要用的原料太多,之前实在是凑不齐,在新化县的时候买了许多的干海货,正好可以用来做佛跳墙。
  佛跳墙做法费时费力,江孜吃过午饭就进了厨房。
  知道江谌回来了的于晓静连家门都没进就跑进了江家,江谌正好在给大家发礼物,他给江孜和于晓静带的都是一致做工十分精致的银簪,说不上多贵重,但胜在样式精巧漂亮,于晓静毫不客气的道谢收下了——若是其他贵重东西,她可还不敢收。
  “你来的也凑巧,我哥回来,我打算做道大菜,你回去把于叔晓晨哥还有嫂子都叫过来。”江孜拍了拍拿着银簪傻乐的于晓静,她眼睛一亮,问:“什么好吃的?你没做过的?”
  “是,第一次做,你赶紧去叫人,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可以开饭了。”江孜催促不动,于婶直接一巴掌拍过来:“磨磨唧唧的干什么,赶紧去叫人,你二哥呢?没跟你一起回来?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下午关店的时候一定要跟着你哥一起回来,你一个姑娘家一个人多危险?”
  于晓静往旁边躲:“哎呀,我跟我二哥一起回来的!他先回家了而已,我去叫他们!”
  江孜看着热闹直笑,有于晓静在的时候,总有很多热闹看。
  等于晓静离开。江孜这才开始专心准备做佛跳墙,首先叫人把她从新化县买回来的把各种干海货泡发,又叫人杀了一只女工们养的老母鸡。
  “做佛跳墙要用老酒坛小火慢煨,没有老酒坛,将就些用普通陶罐砂锅都可以。”江孜领着三个厨艺最好的三个女工挑选合适的坛子,江孜酿酒比较少,现在基本上都是去清河县里的李记酒坊买,用完的酒坛家里也有几个,正好用来做佛跳墙。
  江孜选中可以装五斤烈酒的酒坛,冲洗干净,把刚杀好的老母鸡剁块放进去,紧接着还放了猪大骨、猪皮,倒入清水,将酒坛盖好放在灶台上小火慢煨。
  “这炖高汤得要用上一个多时辰,找个人看着火,小火慢煨就行。”江孜随手在厨房指了个小姑娘,又带着三个人去看刚刚拿去泡发的干海货,这三个女工是跟着江孜学习厨艺的人里面学得最好的,江孜打算让她们分别去清河县和石原县的铺子里当学徒,学得好还是得要适应后厨,得实习。
  “干海货泡发以后还得另外做处理,你们三个好好记着,学会了还得教给其他人,以后要学着做的海鲜菜式还有很多。”江孜捏起泡在温水里的鱼肚,开始跟她们解说起来:“这是鱼肚,这种质感厚实的鱼肚适合用水发,先用温水清洗干净,用温水浸泡一刻钟,现在应该刚好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了。”
  说着,江孜将温水里的鱼肚捞出来放进碗里,拿到灶台边,直接倒入锅里,然后加入冷水:“把鱼肚放进锅里放冷水焖煮一个时辰,捞出来擦干水分,若是鱼肚不是呈透明状,就用滚烫的热水继续焖泡,水凉换水,一直焖泡到鱼肚呈透明状,便算是处理好了。”
  将鱼肚放在灶台上焖煮,江孜又去拿起一个干鲍鱼捏了捏,洗干净的干鲍鱼用滚烫的热水焖了一刻钟,已经有些发软了。
  “鲍鱼用热水焖到到发软就捞出来清洗,这种干货会有许多沙石杂质,一定要清理干净。”江孜将干鲍鱼一个个挑拣出来,放到冷水里,先拿起一个做示范:“瞧,这里面的都是杂质要清理掉,还有鲍鱼表层的黑皮也要刮掉。”
  江孜做了示范,剩下的交给三个女工处理,她在旁边盯着,没处理干净的就会出言提醒,十来个干鲍鱼有三个人处理,速度很快。
  “行了,把这些鲍鱼都放进热水锅里,继续在灶台上焖发,等鲍鱼发透有弹性就可以捞出来了。”江孜挨个检查,非常满意的指挥着她们将鲍鱼拿去继续焖发,又教她们处理了鲨鱼皮、蛏干、干贝、海参等,全部弄完都已经是将近一个时辰以后了。
  “累死了!”江孜伸了个懒腰,领着她们去看那一锅慢煨了快一个时辰的高汤,高汤味浓,一打开酒坛,香味就溢了出来,江孜拿了无水无油干净的汤勺往里轻轻舀了一勺,里面的鸡肉猪骨猪皮焖煮得一碰肉就掉了,烂兮兮的。
  “姑娘,这是不是煮过头了?”说话的是三人中年纪最小的福妹,才十三岁,正是活泼话多的年纪,有了疑问也是第一个毫不犹豫的提出来了。
  “这样就刚好。”江孜却是摇头:“拿个干净的大盆过来,将这些残渣过滤一下,我要的只是这锅高汤,其余的全部扔掉。”
  三个人惊讶,福妹立马去找了个大盆,梅溪咋舌:“咱们用的可都是好东西,不便宜,就只为了要这一锅汤,这可是我见过最金贵的汤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