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大仁一直在炸泡面面饼,空气中飘散着甜腻的香味时,他忍住了,还在专心做事,然后被胡明喂了一颗雪球山楂,这会实在真忍不住也凑了过来。
  “姑娘,这雪球山楂也教教我呗?还真挺好吃的。”林大仁捏起一粒去了核的新鲜山楂,咬了一口,当即酸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胡明早就在他把山楂往嘴里送的时候就特别迅速的倒了杯水递过去:“师傅,快喝茶。”
  “怎么这么酸!刚刚吃着明明挺好的。”林大仁灌了一大口水,胡明小声嘟囔:“师傅,雪球山楂是用糖炒过的,自然就没这么酸了。”
  “这我当然知道。”林大仁没好气的把手中的杯子还给胡明,问他“你在旁边看了也许久了。可学会了?”
  江孜也望了过去。
  “应该,可能会吧?”胡明不好意思的挠头:“得试了才知道,熬糖水的时候得仔细注意火候,可是我火候掌控不好。”
  “那就跟着老何也多学学,这个死胖子在掌握火候这方面厉害得很?”林大仁丢了手上的半颗新鲜山楂,又巴巴的望着江孜:“姑娘,今儿就不做这雪球山楂了?那明天教教我?”
  “行啊,得空就教你。”江孜毫不犹豫的答应。又道:“最近会比较忙,又是我的及笄宴,又是重阳节,又是新店开业,我看咱们最近午膳就卖火锅好了,简单些,有时间忙别的事情,怎么样?”
  第333章、板栗焖饭
  雨下了好几天,江家食肆这几日只卖火锅,最开始只有麻辣、虾油、菌菇三种汤底,后来又添了番茄汤底、金汤酸辣汤底、胡椒猪肚鸡汤底。
  番茄酸酸甜甜,金汤酸酸辣辣,胡椒猪肚鸡微辣鲜美。
  雨天最是适合吃火锅,别家的酒楼饭馆生意清淡,江家食肆里是人来人往。
  火锅生意火爆,雪球山楂也卖得极好。
  处理山楂是很费劲的,赵六和胡明累得手都在发抖,抓了周吴这个壮丁,三个人埋头给山楂和枣子去核。
  雪球山楂得现做现卖,不然表面的糖霜容易融化,何军与林大仁两个人在做雪球山楂,从方山村回来的林荷则跟着江孜在做蜜枣和各种果脯,为接下来重阳节的重阳糕做准备。
  也有食客在询问重阳节是否有什么活动,江孜是没任何打算的,实在是最近太忙,又是及笄宴,又是新铺子开业,下半个月还要在新房子那边办乔迁宴入住新房。
  根本不得空。
  或许是想让江孜的及笄宴顺顺利利的,初八这天中午就放晴了,江孜正在清河县的新铺子里,和何军还有赵六在整理东西,像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这些东西都是在江谌和于晓毅送来的,他们如今长期在镇上县里拿货摆摊,价格都能便宜些。
  “姑娘,明天我和赵六跟着送货的车来县里就不回去了,就在这里整理地窖,做好开业的准备。”何军正站在后厨的木架前摆放着陶罐,里面都是一些他们自己做的酱料、咸菜、酸萝卜、酸豆角等,按照习惯一一摆放整齐,这样要用的时候拿着才方便。
  “行,到时候让秋田和秋叶两兄弟一起过来,反正镇上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江孜把装着火锅底料的陶罐递给赵六。
  秋田和秋叶是亲兄弟,是前几天通记牙行送来的人,还有一个叫罗阳的,都跟着周吴待了几天,镇上地方小,没地方住,这么冷的天还让他们打地铺,不如早些来县里,这里后院的大通铺够住得下这些人的。
  “到时候让罗阳一个人留在镇上能忙得过来吗?”赵六将碗筷一个个的叠放着摆好,又去院子里打水,将几个水缸给盛满,又去将买来的柴火往角落里堆——在清河县要用柴火,都是从附近村子里的人手上买,他们会背着竹筐来卖柴火,一筐就一文钱,听着似乎很便宜,可食肆这地方开火烧饭做菜的,一天就得消耗不少的柴火,光买柴火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那边都是些老食客,食肆面积不大,一个人应该应付得来,这几天上周吴再带带他。”江孜回了赵六一句,看着那些柴火皱了皱眉:“以后得从村里请人收柴火送来县里,不然花银子买可不划算。”
  “这样也好,能节省不少开支。”何军接过话,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忙了这么久,有些饿了,姑娘,吃点东西?”
  “行啊,我还真饿了。”赵六抢答,被何军一巴掌拍在脑门:“我是在问你吗?就你积极是吧?”
  “现在有些晚了,过了午膳时间,外头怕是没什么可吃的,咱们自己随便弄些吧。”江孜好笑的看了眼赵六,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吃个焖饭吧,咱们带了板栗和腊肉,再切些胡萝卜丁和香菇丁就行了,简单些。”
  “好,我去准备东西。”赵六放下手上的东西就往外跑,何军看得直皱眉:“这小子一定也不稳重,还是这么跳脱。”
  “这不是年纪还小呢。”江孜笑,何军好笑的摇头:“姑娘,你可比赵六还小好几岁呢。”
  其他人眼里她还是个十四岁……哦,不对,明天就十五岁了,才刚刚成年。
  江孜也不可能去解释什么,只是笑了笑便去淘米,何军则继续整理架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