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春莺 第116节(1 / 4)
她停在两步开外的位置,正要开口,就见祝无执转过身。
他发丝披散着,衣袍松散,玉白俊美的面容笼在雾气里,宛若一尊艳丽鬼气雕像。
“妤娘,”他站在那,面上没什么表情:“广陵王反了,高家的人尽数被下了大狱。”
他声音淡淡的,无悲无喜,夹杂着雾气飘到温幸妤耳朵时,好似也带了一股湿冷。
“我为数不多的亲人,好像也快要死了。”
73
第73章
◎了解◎
祝无执似乎也不在乎温幸妤回不回答、安不安慰。
说完那句话,他沉默了一瞬,把外袍脱下来,披在温幸妤的肩头,柔声道:“更深露重,回去睡罢。”
檀香包裹着她,温幸妤动了动唇,仰头看着他淡漠的眉眼,半晌只吐/出一句勉强算安慰人的话:“他们会没事的。”
祝无执微怔,旋即笑了一声,在浓稠的夜雾中,听起来有些诡异。
他唇角勾起,眼眸微垂,望着温幸妤清润的杏眼,“我决定亲自前往淮南平叛。”
五指缓缓抵开她蜷曲的指尖,插/入指缝,掌心贴合,嗓音轻缓而飘渺:“你陪我一起,如何?”
握着她的手指泛着冷气,凝视着她的漆黑眼珠好似融入这片夜雾,虚幻混沌。
温幸妤忽然有种梦还未醒的感觉。夜雾涌动,青年的脸近在咫尺,又好似很遥远。怔忡间,她想起了当年山洞中那个阴冷又脆弱的青年。
雾是滋生同情的源泉,亦是孵化憎恶的共犯。温幸妤心底的憎恶和同情在雾里共生。
她没忍住颤了下,拉住差点滑落肩头的外衫,垂眸轻应了声:“好。”
*
满朝文武对于皇帝亲下江南平叛一事,大半都持反对意见,觉得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掀不起什么风浪,用不着皇帝亲自去。就连同平章事和枢密使,也再三进言,让祝无执三思。
平日里祝无执再独断,也会听取朝臣意见,而这次却铁了心,早朝之上冷脸怒言:身为外孙,外祖有难焉能视若无睹,安坐明堂?
一顶孝道的帽子扣下去,反对的人大多闭了嘴。
最终商议之下决定,调集京畿禁军、陕西六路蕃汉精锐共十五万人,分水陆两路南下。
祝无执带领主力水军,沿汴河—邗沟全速南下。船队自汴京启程,经泗州入淮,转邗沟直趋扬州,再分兵攻润州、杭州。
刘世、杨可增率西线骑兵自应天府沿驿道疾进,经楚州南下协防扬州,阻击叛军北进。
以此“分兵绝贼归路”,水陆并进形成合围。
*
一个月后,祝无执所在的官船入淮。
十一月天寒地冻,细雪如盐,愈往南走,愈湿冷。
官舱里烛火摇曳,炭盆明灭,温暖如春。 ↑返回顶部↑
他发丝披散着,衣袍松散,玉白俊美的面容笼在雾气里,宛若一尊艳丽鬼气雕像。
“妤娘,”他站在那,面上没什么表情:“广陵王反了,高家的人尽数被下了大狱。”
他声音淡淡的,无悲无喜,夹杂着雾气飘到温幸妤耳朵时,好似也带了一股湿冷。
“我为数不多的亲人,好像也快要死了。”
73
第73章
◎了解◎
祝无执似乎也不在乎温幸妤回不回答、安不安慰。
说完那句话,他沉默了一瞬,把外袍脱下来,披在温幸妤的肩头,柔声道:“更深露重,回去睡罢。”
檀香包裹着她,温幸妤动了动唇,仰头看着他淡漠的眉眼,半晌只吐/出一句勉强算安慰人的话:“他们会没事的。”
祝无执微怔,旋即笑了一声,在浓稠的夜雾中,听起来有些诡异。
他唇角勾起,眼眸微垂,望着温幸妤清润的杏眼,“我决定亲自前往淮南平叛。”
五指缓缓抵开她蜷曲的指尖,插/入指缝,掌心贴合,嗓音轻缓而飘渺:“你陪我一起,如何?”
握着她的手指泛着冷气,凝视着她的漆黑眼珠好似融入这片夜雾,虚幻混沌。
温幸妤忽然有种梦还未醒的感觉。夜雾涌动,青年的脸近在咫尺,又好似很遥远。怔忡间,她想起了当年山洞中那个阴冷又脆弱的青年。
雾是滋生同情的源泉,亦是孵化憎恶的共犯。温幸妤心底的憎恶和同情在雾里共生。
她没忍住颤了下,拉住差点滑落肩头的外衫,垂眸轻应了声:“好。”
*
满朝文武对于皇帝亲下江南平叛一事,大半都持反对意见,觉得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掀不起什么风浪,用不着皇帝亲自去。就连同平章事和枢密使,也再三进言,让祝无执三思。
平日里祝无执再独断,也会听取朝臣意见,而这次却铁了心,早朝之上冷脸怒言:身为外孙,外祖有难焉能视若无睹,安坐明堂?
一顶孝道的帽子扣下去,反对的人大多闭了嘴。
最终商议之下决定,调集京畿禁军、陕西六路蕃汉精锐共十五万人,分水陆两路南下。
祝无执带领主力水军,沿汴河—邗沟全速南下。船队自汴京启程,经泗州入淮,转邗沟直趋扬州,再分兵攻润州、杭州。
刘世、杨可增率西线骑兵自应天府沿驿道疾进,经楚州南下协防扬州,阻击叛军北进。
以此“分兵绝贼归路”,水陆并进形成合围。
*
一个月后,祝无执所在的官船入淮。
十一月天寒地冻,细雪如盐,愈往南走,愈湿冷。
官舱里烛火摇曳,炭盆明灭,温暖如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