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9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言大妙!”
  “王生已非格物,实乃真正明晓教化之意!”
  一位位儒家学者出声赞叹道。
  王明义这番解释的道理,就是对《大学》进一步的阐述,解决了《大学》没有讲清楚的一个道理,为什么要格物,为什么格物可以修身。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启蒙者而言,讲太大的道理他们无法客观的理解,所以需要用他们周围的事物来阐述,来说明,来让他们喜爱学习。
  随后众人得意地看向周铁衣。
  周铁衣托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点头道,“不错。”
  见周铁衣称赞,王明义继续说道,“所以我从‘格物’之中又深化了一层道理,那就是欲使人格物,必先使人‘心动’,心动为格物之始,心为物之始。”
  众人不约而同点头,但这次周铁衣却没有点头。
  如果有自己的提点,王明义也只理解到心为物之始,即使顺势演化出心外无物的学说,那也不过尔尔,依旧是走错了路。
  见周铁衣没有点头,即使是众人都点头了,王明义也没有继续讲下去,而是笑着说道,“周侯可是觉得我之后会以佛家的空空之说为皮,以儒家的以己心代天心为骨,讲究心外无物的个人道德修行法门?”
  被王明义问了一句,周铁衣神色越发凝重。
  前世同样研究‘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那位圣人终究没有逃脱出他的时代局限,最终将他的学说立足于个人道德修行之上,期望通过个人道德的修行,来实现天下大同的理念。
  这看似是一个很美好的期望,但结合实际就可以知道,即使那位是圣人,他也没有教出圣人的徒弟来,也没有改变社会发展的进程,无法有效指导社会的发展,只能够局限于指导个人的道德修养。
  这就是那位学说最大的弊端。
  若今天王明义能够打破儒家‘以己心代天心’的学说,那么才真正算得上是立下了新儒!
  见周铁衣神色开始凝重,王明义笑容越发灿烂,“心为物之始,但物为心之用。”
  王明义提出了自己观点的第二层。
  众多儒家学者还在思考这么说的原因,周铁衣已经知晓其意。
  用白话文的翻译就是,意识是认识物质的开始,物质被有意识的利用,因此产生了人类的实践认知过程。
  周铁衣再次出声,“好。”
  见周铁衣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群臣包括诸如董行书之流的顶尖儒家修行者都在思考,王明义再次意识到周铁衣为什么能够快天下人不止几步了。
  他当然不只是要让周铁衣知道,他今日提出来,就是要让新儒学的理念被天下人知道,因此继续解释道。
  “诸位,世人爱竹还是爱黄金?”
  王明义这个提问让思考的群臣抬起头,他们想要张嘴,但是却欲言又止。
  因为如果承认了世人爱黄金甚于爱竹,那么不就是赞成了周铁衣那套人欲说吗?
  但不承认这点,好像又有点睁着眼睛说瞎话。
  倒是董行书最先理解过来,王明义这番论断要解释儒家学说一直没有解释清楚的一点,那就是为什么道德在利益之上!
  他早就有了决心,所以这个时候也不介意用自身老脸来当王明义的垫脚石,因此开口说道,“自然爱黄金者众。”
  王明义继续说道,“对于普通人而言,竹子可以编织成篮子,可以做成板凳,可以纳凉,竹笋还可以食用,但黄金却又笨又重,为什么世人还爱黄金多于爱竹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