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9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才升任混洞赤律典刑真君的洪阳鹰眉挑动,声音恢弘,“神庭问询,尊卑有序,岂容你等狂吠,掌嘴!肃静!”
  二品神位直接调动神庭之内的本源之力,在这座神庭内编制规则,让愿望成真。
  四声清脆的响声凭空产生,直接将两位三品的镇抚使扇得两颊肿胀,他们想要叫唤出声,但无论多竭力嘶吼,这次都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宁王把玩着酒杯,目光看向洪阳,神色越发凝重。
  洪阳的事情已经通过太虚幻境传遍了天下最顶层,大家都知道这人有鹰视狼顾之相,背叛了天一道脉,帮助周铁衣夺取了混洞赤书。
  但没想到周铁衣居然给了这么大的利益,好似让洪阳直接掌握了一部分混洞赤书的权柄,作为神庭管理刑法的正神,对于一位原本只是边缘的四品神祇而言,这无疑是一步登天。
  他一边感叹周铁衣麾下人才济济,周铁衣也有足够的利益分润给属下,一边重新将目光看向说话的何启功,至于那两个镇抚使,看不清时局的蠢货,救也是白救。
  周铁衣倒是没有发话继续严惩。
  杀人如果能够立威或者取得效果,他一向是不吝啬于杀人的,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杀人都只是在破坏,无法取得更好的结果,有些蠢货留着,只要在对面,说不定还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前提是要离间这些蠢货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这其实也很好办,所以周铁衣用略显期待的眼神看向何启功。
  原本周铁衣在墨石案中准备放弃何家,不过何启功在所有事情中的表现并非是无药可救,再加上山铜府地方改革之初,周铁衣需要有一个‘自己人’盯着。
  这个自己人不是李剑湖,莫天恒这些没有根基的人,而需要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本地家族,能够影响方方面面,所以才留下了何家。
  而何家在之后的表现中做得也不错,至少周铁衣留给何家的‘任务’,推广白话文的基础教育何家做得十分不错。
  见周铁衣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自己,何启功立马明白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之前推广白话文以及看住山铜府的世家只能够算是戴罪立功,今天自己的建言献策才能够算是让何家重新成为周家的党羽。
  何启功再次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臣之策有三个方面,第一,凡太行神庭神祇,依品级皆加封散人,真人,天君,帝君,天尊之号,行于世间,即为得道之人,坐于庙宇,方为出世之神。”
  何启功提出第一个建议之后,在场所有人,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眉头紧锁,思考其中的后果和利益交换。
  首先道家‘真人’是一个特殊的封号,一般来说对应的是道家三品,也就是道家‘天象’之中蜕返凡躯,阳神凝炁,化为先天之人的阶段,这既是指修行上真正成为‘人’,同时也是王朝加封,在道牒之上录籍,可以享受御前不拜,择山开宗等等特权。
  现在何启功不仅将其固定为一个道家的阶位称号,还在后面加了天君,帝君,天尊称号,显然对应的是二品,一品和圣人。
  这个计策显然是想要混淆神和道之间的区别,百姓们或许一时间无法接受神祇,但是要说某某真人,那么百姓自然就容易接受。
  宁王这时也有些坐不住了,“册封之事,历来是朝廷……”
  宁王还没有说完,何启功打断道,“宁王这话就说错了,敢问在大夏朝之前,真人册封之事谁主持?”
  宁王久久不回答。
  何启功神采飞扬,继续说道,“册封道人之事,原本就是道家所为,只不过大夏一统天下三百载,所以道家允许大夏朝敕封,既然宁王不想要回答,我就替你来解释一下,道人册封可以在玄都山进行,朝廷只需要加封确定即可,并非一定要在朝廷进行,当年主上生母就是在玄都山取得首祭,加封的‘四品高妙真人’。”
  当时周鱼龙在天后牡丹花会上也用的‘加封’二字,既然是‘加’,那么自然有之前的封赏,也就是说她取得了罗天大醮首祭之后,玄都山已经封赏了真人之位,预示着周鱼龙即使不是三品,但也是道家种子,未来的三品真人,而玉京山不过是进一步认可了这种封位。
  “昔日玄都山办罗天大醮,汇聚天下道门,因此为道门领袖,有敕封之权,但今时不用于往日,主上于太乙观上办周天大醮,不仅汇聚天下道门,也汇聚天下百家学说,远甚于罗天大醮,领袖道家,如何不能够加封真人?就算玄都山不准,也不过你玄都山加封玄都真人,我太乙观加封太乙真人罢了。”
  何启功自信满满,慷概陈词。
  听到这里,宁王就在心中一叹,此计已经成了大半。
  百姓们如何有本事区分玄都真人和太乙真人之间的区别,只要将名词搞得复杂一些,让周天大醮以后都远胜于罗天大醮,那么这真人不真也真啊!
  至于玄都山想要反对,离山道人都已经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再跳出来的人也不会让局势更糟。
  周铁衣微微颔首。
  这就是进一步仙神合流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