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3)
赵琴娘笑着,有些嗔怪地瞪她一眼,心说这事扯她家阿煦做什么?
这意思叫她家阿煦去配苏丫头,不说头婚配二婚合适不合适,就是她家不介意,这丫头看着也不大乐意。
人家才成亲几天呀?而且听元渺说他们夫妻两个感情好着呢,听见这话没翻脸就不错了,她怎么还敢往下说。
元渺怎么也没想到几位婶子会这么直接问话,尤其是黎三嫂子,平时说话就这样,没轻没重,看不懂局势,有时候得罪人了也不知道,她劝不住,忙看向赵琴娘,望她能拉着她一点,叫她别再胡说八道了。
“我相公他——”
苏静蘅对着一双双好奇的目光,忍不住瑟缩一下,但很快照着她们的话问回去,“我相公哪不好了?你们见过他?”
黎三嫂子:“没见过,但——”
“听过?可是听是听,见是见,各位嫂子婶婶没见过他怎么能说不好呢?我相公性子好,待我也好,你们若想见他,正巧他手艺好,改日我叫他做些好菜摆桌席请你们去吃饭,他为人怎么样,等见了面你们就清楚了。”
几人面面相觑,苏静蘅继续说道:“嫂子婶婶们对我们好奇是应该的,恕阿蘅直言,外边传的那些话不可信,我们夫妻两个既住到山脚,离村里不过二里地,想见面以后日日都可以见,往后日子长久,许多事要村里担待着,诸位若还没见面就对我相公有偏见,这于我于我相公于桃花村都不是什么好事,既互相不顺眼,挨得这么近,岂不是给彼此添堵?”
“还请各位婶婶嫂子莫要再信那些无可信赖的传言,宁二公子到底是怎样的宁二公子,日后有的是机会去了解呢,我与我相公也愿意同大家相识,从前那些真真假假的事就且让它过去,我们夫妻俩是想好好在这山野间安家,也真心愿与桃花村的大家相识相交!”
黎三嫂子还要再说话,沈四娘赶紧拉住她,示意她别再说了。
焦月娘笑着说:“你这丫头还挺护你相公啊,看来我们想错了,席不必做,亲近的话暂时说不了多少,等桃花节自然有机会碰上面。好男人,稀奇哩!到时候让我们看看你相公人到底有多好,是不是比咱们村子里的都好!”
众人笑着,赵琴娘点头应和,又冲旁人使使眼色,这事就算揭过去。
元渺松一口气,再看苏静蘅目光里瞬间掺上敬佩之色。
“阿蘅姑娘你千万莫要同她们置气,黎三嫂子就那样,平日说话就总是得罪人,不过大家知道她没什么坏心思,所以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苏静蘅淡然说:“不会。”
没法子,她想若那些人是在说她的不好,那她一定翻脸,可惜说的宁知序。
和那个老好人在一起几天,她觉得自己也被他传染了,大多数时候情绪平静没什么起伏,只要旁人说他们说得不过分,她都可以当作没听见。
“带我去看你们村的磨坊吧。”
女人们仍瞧着她,苏静蘅叉腰,冲元渺扬扬下巴。
她想瞧瞧那磨坊是什么样子,入了村,远远便能看见与村子里各户房子不大一样的屋棚,正上午磨坊里没什么声音,只有山间流水哗哗入耳。
家家户户门口引水的竹道亦是引起了她的注意,顺着竹道走,便差不多能将村子逛一遍,路上又认了几个人,男女老少对她充满好奇但皆有分寸,唯一话多一点的是个八九岁的小孩,从路边蹿出来追着苏静蘅问:“你是前两天才嫁过来的新娘子吗?为什么你家办喜事不做宴席呢?”
“去年和薪哥成亲就请村里人吃饭了,还发了好多喜糖!你家有喜糖吗?”
“你相公长什么样?新娘子长这么好看,不能配丑八怪吧!”
苏静蘅没不耐烦,反而被他逗笑了。
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说,看来下次身上要带张宁知序的画像才行,逢人问就拿出来给他们看,告诉他们宁知序长得不丑,除开别的不说,至少看着赏心悦目。
元渺见状赶紧制止:“豆子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快家去!被你娘知道了又要教训你了!”
人如其名,名字叫豆子,长得也挺像豆子的,苏静蘅没见过脑袋这么圆的小孩,虎头虎脑的模样,蹦跳着跟着她们:“你们要去哪?是不是要去看磨坊?”
外人到村子里不是走亲戚就是看磨坊,除去离得远一点的宜村,周边村子都仰仗他们村的磨坊做事。
远来歇脚的人也乐意在此停留,谁也没想到这个小村子能建出一个这样的磨坊。 ↑返回顶部↑
这意思叫她家阿煦去配苏丫头,不说头婚配二婚合适不合适,就是她家不介意,这丫头看着也不大乐意。
人家才成亲几天呀?而且听元渺说他们夫妻两个感情好着呢,听见这话没翻脸就不错了,她怎么还敢往下说。
元渺怎么也没想到几位婶子会这么直接问话,尤其是黎三嫂子,平时说话就这样,没轻没重,看不懂局势,有时候得罪人了也不知道,她劝不住,忙看向赵琴娘,望她能拉着她一点,叫她别再胡说八道了。
“我相公他——”
苏静蘅对着一双双好奇的目光,忍不住瑟缩一下,但很快照着她们的话问回去,“我相公哪不好了?你们见过他?”
黎三嫂子:“没见过,但——”
“听过?可是听是听,见是见,各位嫂子婶婶没见过他怎么能说不好呢?我相公性子好,待我也好,你们若想见他,正巧他手艺好,改日我叫他做些好菜摆桌席请你们去吃饭,他为人怎么样,等见了面你们就清楚了。”
几人面面相觑,苏静蘅继续说道:“嫂子婶婶们对我们好奇是应该的,恕阿蘅直言,外边传的那些话不可信,我们夫妻两个既住到山脚,离村里不过二里地,想见面以后日日都可以见,往后日子长久,许多事要村里担待着,诸位若还没见面就对我相公有偏见,这于我于我相公于桃花村都不是什么好事,既互相不顺眼,挨得这么近,岂不是给彼此添堵?”
“还请各位婶婶嫂子莫要再信那些无可信赖的传言,宁二公子到底是怎样的宁二公子,日后有的是机会去了解呢,我与我相公也愿意同大家相识,从前那些真真假假的事就且让它过去,我们夫妻俩是想好好在这山野间安家,也真心愿与桃花村的大家相识相交!”
黎三嫂子还要再说话,沈四娘赶紧拉住她,示意她别再说了。
焦月娘笑着说:“你这丫头还挺护你相公啊,看来我们想错了,席不必做,亲近的话暂时说不了多少,等桃花节自然有机会碰上面。好男人,稀奇哩!到时候让我们看看你相公人到底有多好,是不是比咱们村子里的都好!”
众人笑着,赵琴娘点头应和,又冲旁人使使眼色,这事就算揭过去。
元渺松一口气,再看苏静蘅目光里瞬间掺上敬佩之色。
“阿蘅姑娘你千万莫要同她们置气,黎三嫂子就那样,平日说话就总是得罪人,不过大家知道她没什么坏心思,所以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苏静蘅淡然说:“不会。”
没法子,她想若那些人是在说她的不好,那她一定翻脸,可惜说的宁知序。
和那个老好人在一起几天,她觉得自己也被他传染了,大多数时候情绪平静没什么起伏,只要旁人说他们说得不过分,她都可以当作没听见。
“带我去看你们村的磨坊吧。”
女人们仍瞧着她,苏静蘅叉腰,冲元渺扬扬下巴。
她想瞧瞧那磨坊是什么样子,入了村,远远便能看见与村子里各户房子不大一样的屋棚,正上午磨坊里没什么声音,只有山间流水哗哗入耳。
家家户户门口引水的竹道亦是引起了她的注意,顺着竹道走,便差不多能将村子逛一遍,路上又认了几个人,男女老少对她充满好奇但皆有分寸,唯一话多一点的是个八九岁的小孩,从路边蹿出来追着苏静蘅问:“你是前两天才嫁过来的新娘子吗?为什么你家办喜事不做宴席呢?”
“去年和薪哥成亲就请村里人吃饭了,还发了好多喜糖!你家有喜糖吗?”
“你相公长什么样?新娘子长这么好看,不能配丑八怪吧!”
苏静蘅没不耐烦,反而被他逗笑了。
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说,看来下次身上要带张宁知序的画像才行,逢人问就拿出来给他们看,告诉他们宁知序长得不丑,除开别的不说,至少看着赏心悦目。
元渺见状赶紧制止:“豆子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快家去!被你娘知道了又要教训你了!”
人如其名,名字叫豆子,长得也挺像豆子的,苏静蘅没见过脑袋这么圆的小孩,虎头虎脑的模样,蹦跳着跟着她们:“你们要去哪?是不是要去看磨坊?”
外人到村子里不是走亲戚就是看磨坊,除去离得远一点的宜村,周边村子都仰仗他们村的磨坊做事。
远来歇脚的人也乐意在此停留,谁也没想到这个小村子能建出一个这样的磨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