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3)
酒楼中安静了很久很久。
太子殿下抿唇轻声笑了笑,摇了摇头。
“我没得选。”
范令允坐在榻上,看向了窗外风光。
“若我一辈子处于草野之中,或是做若水寺的小和尚,做燕来镇的书画先生,做南斗军的余副将,那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就此收手,等到终有一日,彻底湮灭这个真相。”
可他是大梁名正言顺的太子殿下。学过“民为重”,学过“后天下之乐而乐”,学过君子六艺和律法道德;他从前看过乱世中百姓流离,看过战场上的将士死不瞑目,看过朔枝城的红日与清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范令允道,“青州和博州枉死的百姓,清淮府外埋骨的北斗军——若是我真的选择了那条路,哪怕是到了朔枝城,也再不敢踏入若水寺。”
“而且,我总要知道为什么。”他道。
范令章也是大梁名正言顺的皇子。学过“民为重”,学过“后天下之乐而乐”,学过君子六艺和律法道德;他从前看过乱世中百姓流离,看过战场上的将士死不瞑目,看过朔枝城的红日与清月。
“我不信他是为了权力。”范令允说,“我要知道为什么。”
--------------------
晚安!
第84章 渡桥·地动
乔河研墨展纸,写下字句。
“殿下亲启:朔枝城最近不太平。”
原本几乎要沉寂下去的赏纱会失火一案再次被抬到明面上,朔枝城中百姓哗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朔枝城中流行起一首诗。
“黑天出门去,见月方得归。岁岁不安寝,日日忧朔晖。”
“刈禾除积穗,但付大人宴。不知凡饥骨,逐尘入秋水。”
话里话外,就是在说文家抢占民田,收租不当。还有更激进的一首,几乎是要把庆州之战揭露开来。
“柳家和文家竭力遏制的流言,最后由陛下在朝堂上亲口说出。没过几日,又着人开始准备重查天下田地和人口,殿下,陛下这是未曾放弃均田法案。”
但是事情并不顺遂。因着均田法是否应该采纳一事,朝廷中争吵许久。
“陛下最后直接在朝会上气昏了过去。”乔河落笔,“而今已经罢朝近半月。折子一封封往宫里送,但是不知道是谁批阅的。我私下里买通过一个小黄门,那内侍也说不清楚,只说陛下病情反复,好不彻底。”
范令允把书信看过,付之于火,尔后转头看向身侧的人,低声笑道,“我倒不知,他这是有骨气还是没骨气。”
范令章第一次强硬的提起对世家的反抗,却有些太过不自量力。他这一病不寻常,顾屿深猜测多半是柳家所为。
“当今皇后姓柳。”顾屿深道,“不会让他随意死去,也不会让他好好活着。”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是对皇家尊严的挑衅。范令章何时决定把文家案轻轻揭过,什么时候能够重回朝堂。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范令允看着火盆中的飞灰,“均田法案要编,文家案要查,各退一步,继续装着相安无事罢了。”
“庆州之战,我们到底是没有落到实处的证据。李逢一张嘴,没人会相信。”顾屿深现在心里乱成一团,一会儿是长平关之战,一会儿是宣家贪晌,两个案件的真相呼之欲出,但均没有足以指明真相的证据。
而另一边的叶屏,则是确认了那块儿玉佩的归属。
“当年刻给李善德的那一块儿,就是这个。”叶执艰难的说,“不知为何,会……” ↑返回顶部↑
太子殿下抿唇轻声笑了笑,摇了摇头。
“我没得选。”
范令允坐在榻上,看向了窗外风光。
“若我一辈子处于草野之中,或是做若水寺的小和尚,做燕来镇的书画先生,做南斗军的余副将,那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就此收手,等到终有一日,彻底湮灭这个真相。”
可他是大梁名正言顺的太子殿下。学过“民为重”,学过“后天下之乐而乐”,学过君子六艺和律法道德;他从前看过乱世中百姓流离,看过战场上的将士死不瞑目,看过朔枝城的红日与清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范令允道,“青州和博州枉死的百姓,清淮府外埋骨的北斗军——若是我真的选择了那条路,哪怕是到了朔枝城,也再不敢踏入若水寺。”
“而且,我总要知道为什么。”他道。
范令章也是大梁名正言顺的皇子。学过“民为重”,学过“后天下之乐而乐”,学过君子六艺和律法道德;他从前看过乱世中百姓流离,看过战场上的将士死不瞑目,看过朔枝城的红日与清月。
“我不信他是为了权力。”范令允说,“我要知道为什么。”
--------------------
晚安!
第84章 渡桥·地动
乔河研墨展纸,写下字句。
“殿下亲启:朔枝城最近不太平。”
原本几乎要沉寂下去的赏纱会失火一案再次被抬到明面上,朔枝城中百姓哗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朔枝城中流行起一首诗。
“黑天出门去,见月方得归。岁岁不安寝,日日忧朔晖。”
“刈禾除积穗,但付大人宴。不知凡饥骨,逐尘入秋水。”
话里话外,就是在说文家抢占民田,收租不当。还有更激进的一首,几乎是要把庆州之战揭露开来。
“柳家和文家竭力遏制的流言,最后由陛下在朝堂上亲口说出。没过几日,又着人开始准备重查天下田地和人口,殿下,陛下这是未曾放弃均田法案。”
但是事情并不顺遂。因着均田法是否应该采纳一事,朝廷中争吵许久。
“陛下最后直接在朝会上气昏了过去。”乔河落笔,“而今已经罢朝近半月。折子一封封往宫里送,但是不知道是谁批阅的。我私下里买通过一个小黄门,那内侍也说不清楚,只说陛下病情反复,好不彻底。”
范令允把书信看过,付之于火,尔后转头看向身侧的人,低声笑道,“我倒不知,他这是有骨气还是没骨气。”
范令章第一次强硬的提起对世家的反抗,却有些太过不自量力。他这一病不寻常,顾屿深猜测多半是柳家所为。
“当今皇后姓柳。”顾屿深道,“不会让他随意死去,也不会让他好好活着。”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是对皇家尊严的挑衅。范令章何时决定把文家案轻轻揭过,什么时候能够重回朝堂。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范令允看着火盆中的飞灰,“均田法案要编,文家案要查,各退一步,继续装着相安无事罢了。”
“庆州之战,我们到底是没有落到实处的证据。李逢一张嘴,没人会相信。”顾屿深现在心里乱成一团,一会儿是长平关之战,一会儿是宣家贪晌,两个案件的真相呼之欲出,但均没有足以指明真相的证据。
而另一边的叶屏,则是确认了那块儿玉佩的归属。
“当年刻给李善德的那一块儿,就是这个。”叶执艰难的说,“不知为何,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