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3)
何况青州城博州城惨状在前,范令允怎么会犯“忽视轻敌”这么严重的错误?
一边想着,一边翻看着手中文书,尔后看着文书中的“抚恤”两个字,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刚才提到李善德要来西北慰军,他在哪里出的事?”
“是在博州。有一伙乱民劫掠了马车,在马匹的食料中下了狠药。”叶执说,“当年的青州和博州嘛。唉。”
夏日里,将军府中的凉亭下通了活水,叶屏不管这些,任下人们随意的养些锦鲤什么的,有个刚来不久年岁还小的小厮,府中大人们纵着他,没留神让他把挖来的蝌蚪养在了池塘中。
而今整个院子都热闹,不分昼夜的都是“咕呱咕呱”的声音。府中人没曾想不着家的叶将军竟然会在府中长住,最近忙着把那些不知道是青蛙还是癞蛤蟆的东西收拾出来。
那小厮在这个活动中有得了乐子,把裤脚卷起来在水中玩的不亦乐乎。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叶屏的心跳的有些快,他难得怔愣的看向了叶执,心中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他重新从木匣子中拿出了那块儿玉佩,又想到了雁山上的两具尸骨。
“叶执。”他忽而道,“请大师入府一叙。这事事关重大,顾不得是友是敌。陆子鸣不能出了将军府。着人放出消息说大师已经起身回朔枝,别让任何人起疑。”
“少爷?”叶执惊到,“这是犯法的!”
“犯法不犯法,都是文家执掌的官府定。”叶屏看向了那块儿水玉,盈盈玉色在西北的夏日中触手生凉,“若是我心中的疑惑落实,西北要变天。”
“什么疑惑?”
“那支隐藏在背后的十二部精锐究竟在战前藏在了哪里。”叶屏说,“那需要是一个行军不会被任何大梁人察觉,即使被察觉也不会让太子殿下产生怀疑的地方。”
叶执是何等聪明的人物,他在一瞬间睁大了眼。
“只有一个地方,能符合这个标准。”
——被屠戮的青州城和博州城。
战后恢复,百姓们被迁往了周边城镇,为了防止有十二部的残留,范令允着军队彻查二州城池。但是那支军队并非大梁精锐,而是由西南临时借调而来的张灵修所率的南斗先锋军。督察的官员来自清淮府府衙。
多么完美的藏匿地。
“少爷,不。”叶执捂住了嘴,“将军,若是这般,这般。”
“便是文家、柳家、张家沆瀣一气。”叶屏轻声说,“这是通敌。”
——————————
朝歌的信在三天后来到了实州城。
“他属于乔贯麾下,但也是乔家用来观测朝堂的布置。”顾屿深说,“长平关之事,他在朔枝,军火的出入没有问题。”
“不可能查出问题。”范令允叹了一声,“虽然他当时只是二皇子,但是有些事情也是方便做的。”
范令章的问题,这三日来二人都没有回避。范令允有过困惑,愤怒,绝望,颓唐,到了如今,全部归为平静。
“想来也是,”范令允怅惘良多,“上辈子我们查到令出朔枝,接着就是皇宫中一场大火,什么都没了。那场火起的古怪,而今看来,就是为了掩盖这个尘封的真相。”
他安慰着自己,“两辈子求一个真相,而今求仁得仁,也算好事一桩。”
“范令允。”顾屿深说,“可以不再查下去的。”
而今的大梁,柘融已除。因着赏纱会,世家和清流的斗争早晚都会摆到台面上来。当年通敌之人已经找到,也不需要再担心范令允身份暴露后的安危。假以时日,世家归顺,江山一统,他们能够看到大梁的未来。
“你可以在万事皆休后前往朔枝城,可以选择是否坐上那个皇位,可以选择要不要给他留一分情面,顾念手足亲情。”顾屿深捧着范令允的脸,“范令允,我在你身边。你选择什么都可以。” ↑返回顶部↑
一边想着,一边翻看着手中文书,尔后看着文书中的“抚恤”两个字,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刚才提到李善德要来西北慰军,他在哪里出的事?”
“是在博州。有一伙乱民劫掠了马车,在马匹的食料中下了狠药。”叶执说,“当年的青州和博州嘛。唉。”
夏日里,将军府中的凉亭下通了活水,叶屏不管这些,任下人们随意的养些锦鲤什么的,有个刚来不久年岁还小的小厮,府中大人们纵着他,没留神让他把挖来的蝌蚪养在了池塘中。
而今整个院子都热闹,不分昼夜的都是“咕呱咕呱”的声音。府中人没曾想不着家的叶将军竟然会在府中长住,最近忙着把那些不知道是青蛙还是癞蛤蟆的东西收拾出来。
那小厮在这个活动中有得了乐子,把裤脚卷起来在水中玩的不亦乐乎。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叶屏的心跳的有些快,他难得怔愣的看向了叶执,心中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他重新从木匣子中拿出了那块儿玉佩,又想到了雁山上的两具尸骨。
“叶执。”他忽而道,“请大师入府一叙。这事事关重大,顾不得是友是敌。陆子鸣不能出了将军府。着人放出消息说大师已经起身回朔枝,别让任何人起疑。”
“少爷?”叶执惊到,“这是犯法的!”
“犯法不犯法,都是文家执掌的官府定。”叶屏看向了那块儿水玉,盈盈玉色在西北的夏日中触手生凉,“若是我心中的疑惑落实,西北要变天。”
“什么疑惑?”
“那支隐藏在背后的十二部精锐究竟在战前藏在了哪里。”叶屏说,“那需要是一个行军不会被任何大梁人察觉,即使被察觉也不会让太子殿下产生怀疑的地方。”
叶执是何等聪明的人物,他在一瞬间睁大了眼。
“只有一个地方,能符合这个标准。”
——被屠戮的青州城和博州城。
战后恢复,百姓们被迁往了周边城镇,为了防止有十二部的残留,范令允着军队彻查二州城池。但是那支军队并非大梁精锐,而是由西南临时借调而来的张灵修所率的南斗先锋军。督察的官员来自清淮府府衙。
多么完美的藏匿地。
“少爷,不。”叶执捂住了嘴,“将军,若是这般,这般。”
“便是文家、柳家、张家沆瀣一气。”叶屏轻声说,“这是通敌。”
——————————
朝歌的信在三天后来到了实州城。
“他属于乔贯麾下,但也是乔家用来观测朝堂的布置。”顾屿深说,“长平关之事,他在朔枝,军火的出入没有问题。”
“不可能查出问题。”范令允叹了一声,“虽然他当时只是二皇子,但是有些事情也是方便做的。”
范令章的问题,这三日来二人都没有回避。范令允有过困惑,愤怒,绝望,颓唐,到了如今,全部归为平静。
“想来也是,”范令允怅惘良多,“上辈子我们查到令出朔枝,接着就是皇宫中一场大火,什么都没了。那场火起的古怪,而今看来,就是为了掩盖这个尘封的真相。”
他安慰着自己,“两辈子求一个真相,而今求仁得仁,也算好事一桩。”
“范令允。”顾屿深说,“可以不再查下去的。”
而今的大梁,柘融已除。因着赏纱会,世家和清流的斗争早晚都会摆到台面上来。当年通敌之人已经找到,也不需要再担心范令允身份暴露后的安危。假以时日,世家归顺,江山一统,他们能够看到大梁的未来。
“你可以在万事皆休后前往朔枝城,可以选择是否坐上那个皇位,可以选择要不要给他留一分情面,顾念手足亲情。”顾屿深捧着范令允的脸,“范令允,我在你身边。你选择什么都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