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祝高考顺利!祝没有无效失分!祝都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高校!
  第72章 鲛绡·文宣
  鼎盛时期的宣家是什么模样?
  宣逢小时候喜欢在廊桥上玩耍,贴身的小厮带着他从宣府这头走到那头,走上一天也走不完所有的小桥。四世同堂,院子错落有致,庶子姨娘需要日日向主母请安,他和母亲天还没有亮起时起身,从宣逢所在的呈墨院走到宣许所在的工笔室,院外的更声正好敲响。
  白玉玛瑙是随手抛着的器物,古玩字画是随处可见的装饰。即使只是一顿小厨房中做的饭,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也能是一两个月的口粮钱。至于什么流水竹林,花园亭轩,每一处日日有十来个人专门进行清理与检查。
  商路上粼粼而过的车马,海面上缓缓驶来的船舶,源源不断的为这个庞大的家族输入不可计数的钱财。
  彼时的宣家主叫做宣审,却依然不满意。
  “宣家应该有个读书人。”
  范令允和顾屿深都能够理解。
  护不住的财富就是云烟,摧毁不过旦夕之间,就算宣家富可敌国,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权力,上面没有庇护的人,早晚会迎来覆灭。
  “所以,宣许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嫡母,文家嫡出的二小姐,嫁入了宣家。”李逢说,“文家是书香世家,开国时有从龙之功,在清淮任知府。实际上宣家更中意叶家,可惜叶家没有适龄的女郎。”
  这是宣家最正确的决定,也是宣家最错误的决定。
  “文宣联姻,让宣家走上了鼎盛。”范令允轻声说,“可是而今看来,也是文家踩着宣家青云直上。”
  言至此,范令允冷眼看着李逢,“当年之事有隐情?”
  “宣家与当时的雁山山匪有染,官商勾结。”李逢叹了口气,“这些都是实话。”
  但是他偏过头来,轻声补充:“可是这些事情,文家皆脱不了干系。”
  尔后,顾屿深和范令允听到了这桩跨越了十余年岁月的黑暗往事。
  如果说文家是见利忘义的白眼狼,那么宣家就是狐狸精。
  宣审和文二小姐过了几年相敬如宾的日子,甚至有了宣许和宣疏,二人同床共枕,说不定有那么几天,他们以为自己深爱着对方。
  可是以家族为名的联姻,最后只有同床异梦这一条路可走。
  当时的西北的边防重任落在叶家身上,西北天气干燥不比西南和东南,北斗军主要的屯田只有清淮府东面,于此建立了西北粮仓。更多的军粮直接从朔枝来,由户部审批发放,或以真正的粮食,或以钱财,让知府从其他州县采买。
  更多的是第二种方式,于是文家把守着清淮府,西线无战事,他们昧下了这笔不义之财。
  如何不被官府察觉?有一个很好的名目——雁山有山匪。
  山匪劫掠了部分军粮,使得朔枝不得不发出更多的钱财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彼时的大梁重外轻内,守备军几乎碌碌无为,西北的全部兵力压在前线的北斗军中,无人去管雁山中为非作歹的山匪。
  宣家为文家遮掩官匪勾结这出丑事,而文家作为交换,减免了商路和商船的税收。彼时宣审的四弟弟叫做宣查,亲自出面监督着雁山上来往的军粮或钱财。
  两家安然无恙许久,但又互相虎视眈眈。说来也巧,那几年文家出了好几个进士,得入明堂,而文曲星好像是恨上了宣家,宣家从未有人能够走到春闱那一步。宣审不敢置信,明里暗里的探查,才得知是文家作梗。
  如果说这个事情是文宣二家合作走向没落的导火索,那么文二小姐的死亡则是点燃了那最后一点火光。
  文二一死,宣疏宣许迫于生计被接到了商船上,血脉关系算是断的彻底。两个家族之间开始不断产生小摩擦,直到西北的战事又起。
  “那场仗来的突然,”李逢说,“等到叶家索要军粮的消息传到文家,粮仓是空的,从哪里出这笔军粮?又逢那一年西北大旱,边关的情形雪上加霜。”
  “叶家的老家主和长子战死在沙场上,叶屏当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正在备战来年的秋闱,西北几乎是势如破竹,直到乔贯将军和太子殿下亲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