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3 / 3)
怎么没有人通传?!!
完蛋!
他用脸完成了一长串语音输出。
第204章 番外七
【在直播的第四年,也就是云青青结束第一次环中国边境线旅游的那一年年底,云青青终于图穷匕见。
“马上又到新年了,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晚间栏目吧。”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各自守岁——具体表现在家长去找邻居朋友串门唠嗑,云青青和妹妹一个在客厅放着春晚小品合集当背景打游戏,另一个带着观众偷偷摸摸地回到房间打开了电脑。
云青青竭力控制自己不要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保持着人畜无害的表情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文艺作品记录时代变迁,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这两百年的兴衰历史吧。”
她熟练地打开视频软件——天可怜见,为了能够尽情地给观众们展示这些作品,云青青斥巨资在各个平台都充了会员,可以说是下了十足的血本了,调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第一部电视剧:
《鸦。片战争演义》。】
。
此时的观众们——尤其是指皇帝们——还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出于对后世的好奇与对我朝强盛现状的向往,他们兴致勃勃地成为了一名追更党。
有人还在心中暗赞云青青贴心,她特意选在晚间播放,这样能避免白日里冗杂的事务与精彩的剧集互相干扰,让他们能够更加纯粹地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只有清朝的诸位皇帝和大臣们见到云青青一开头就是老调重弹,顿感不妙——
这又是将我大清那些荒唐的后人做出的荒唐事再一次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在各个时空的前人后人面前赤。裸。裸地鞭尸啊!
这对于我大清朝廷的威信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啊!
让那些在朝廷大力打压下已经变成死灰的“反清复明”的逆贼岂不是又生出复燃的妄想?
一时之间,各清朝时空竟有了风声鹤唳之感。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沉浸在剧情当中,一时为投降派蝇营狗苟职位偷生的苟且之态作呕,一时又为朝廷做出的窒息操作震怒,一时又不由因那些呕心沥血、为国效死的忠臣义士感慨良多。
“如此忠臣良将,惜乎生于此朝!”
李世民对于林公、关公等人被朝堂大势所累的种种遭遇十分扼腕,不由得殷殷教导年少的皇太子:“承乾,为人君者,定要能识人、用人,如此才不负能臣良将一番忠君爱国之心;帝王虽为天子,但乃民推之君,一己私欲,万不可至于万民生计之前,更何况事关华夏生死存亡乎!”
李承乾重重点头以示郑重,他的双眼冒着火星:“儿臣记住了。若儿臣为君,必识贤良、辨忠奸,克定私欲,图盛大唐。”
同时,李承乾在心底再一次暗暗下定决心:外贼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子孙万代,必警之戒之,事有可成则击之!
“只要中华定鼎、稳步前行,便能保持优势,镇压四方,无惧觊觎之心,但若是那关外异族入主中原,其目光短浅,不顾后代存续,只关心自家江山稳固,只怕会重蹈旧辙啊!”李世民向儿子抛出问题,“你我既为前人,该如何规避此事?” ↑返回顶部↑
完蛋!
他用脸完成了一长串语音输出。
第204章 番外七
【在直播的第四年,也就是云青青结束第一次环中国边境线旅游的那一年年底,云青青终于图穷匕见。
“马上又到新年了,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晚间栏目吧。”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各自守岁——具体表现在家长去找邻居朋友串门唠嗑,云青青和妹妹一个在客厅放着春晚小品合集当背景打游戏,另一个带着观众偷偷摸摸地回到房间打开了电脑。
云青青竭力控制自己不要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保持着人畜无害的表情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文艺作品记录时代变迁,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这两百年的兴衰历史吧。”
她熟练地打开视频软件——天可怜见,为了能够尽情地给观众们展示这些作品,云青青斥巨资在各个平台都充了会员,可以说是下了十足的血本了,调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第一部电视剧:
《鸦。片战争演义》。】
。
此时的观众们——尤其是指皇帝们——还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出于对后世的好奇与对我朝强盛现状的向往,他们兴致勃勃地成为了一名追更党。
有人还在心中暗赞云青青贴心,她特意选在晚间播放,这样能避免白日里冗杂的事务与精彩的剧集互相干扰,让他们能够更加纯粹地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只有清朝的诸位皇帝和大臣们见到云青青一开头就是老调重弹,顿感不妙——
这又是将我大清那些荒唐的后人做出的荒唐事再一次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在各个时空的前人后人面前赤。裸。裸地鞭尸啊!
这对于我大清朝廷的威信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啊!
让那些在朝廷大力打压下已经变成死灰的“反清复明”的逆贼岂不是又生出复燃的妄想?
一时之间,各清朝时空竟有了风声鹤唳之感。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沉浸在剧情当中,一时为投降派蝇营狗苟职位偷生的苟且之态作呕,一时又为朝廷做出的窒息操作震怒,一时又不由因那些呕心沥血、为国效死的忠臣义士感慨良多。
“如此忠臣良将,惜乎生于此朝!”
李世民对于林公、关公等人被朝堂大势所累的种种遭遇十分扼腕,不由得殷殷教导年少的皇太子:“承乾,为人君者,定要能识人、用人,如此才不负能臣良将一番忠君爱国之心;帝王虽为天子,但乃民推之君,一己私欲,万不可至于万民生计之前,更何况事关华夏生死存亡乎!”
李承乾重重点头以示郑重,他的双眼冒着火星:“儿臣记住了。若儿臣为君,必识贤良、辨忠奸,克定私欲,图盛大唐。”
同时,李承乾在心底再一次暗暗下定决心:外贼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子孙万代,必警之戒之,事有可成则击之!
“只要中华定鼎、稳步前行,便能保持优势,镇压四方,无惧觊觎之心,但若是那关外异族入主中原,其目光短浅,不顾后代存续,只关心自家江山稳固,只怕会重蹈旧辙啊!”李世民向儿子抛出问题,“你我既为前人,该如何规避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