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3)
思及此,他顺手点到了天幕上某个名字。
。
唐太宗时空。
听到亚历山大大帝暴亡的结局,李世民颇有物伤其类的感怀。
“能有此功绩,必然也是也为不世英主,却崩殂于宏图未竟之时,身死以致国灭……”
李世民脑子里已经发散了诸如“只修武德不修文治果然不能长久”、“身体保养要从方方面面注意”、“想来亚帝朝中没有如朕一般的肱骨之臣们”等等,最后定格于“后继有人是多么重要”之上,于是大唐太宗文皇帝得出了和始皇帝一般的结论——
“孩子要好好管教!”
“后世有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朕认为十分有理。”李世民严肃地道,“明日起,给承乾多加一加功课吧,他乃国之储君,可一刻也松懈不得啊!”
东宫。
正在摸鱼看天幕的李承乾冷不丁打了个喷嚏,心下暗忖:“怎么感觉有人想要暗算孤?”
李泰和李丽质不明所以,但还是默契地朝兄长挤了挤,试图温暖李承乾暗暗发寒的心。
李承乾被挤得呼吸困难,把两个实心娃娃往旁边推了推,赶忙找了个话题转移弟弟妹妹的注意力:“你们知道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吗?”
搜刮着肚子里浅薄知识,李承乾总算借着这个话题获得了呼吸自由。
第165章 世界(四)
【“在某种程度上,两边的历史也在无声同频,在大秦开始一统天下的时候,罗马也打响了统一的战争。
当大秦轰然倒塌的时候,罗马正走在统一的征程上。
而当东边的大汉王朝已经崛起,罗马仍在扩张的路上,一直到公元前146年,科林斯被罗马摧毁,代表着希腊地区已彻底落入罗马手中。
战争的硝烟散尽,而这世界两极的帝国也跨越了遥远的距离神交已久,开始互通有无。在汉朝与罗马之间,还有贵霜帝国与安息帝国,这两个国家凭借着地利当起了丝绸之路的最强中间商。”
ppt的页面停在了一幅彼时亚欧大陆各国疆域分布的地图上,云青青就着这幅图讲起另外的话题。
“提到汉朝,就不可避免地联想到与中原农耕民族纠缠了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在这个时候他们被称为匈奴。
把时间拉长、空间拉远,安息帝国也曾遭受游牧民族的入侵,甚至国王也亡与游牧之手。
那么这些游牧民族从哪里来呢?根据史料推测,安息帝国的国王是被西迁的塞种人杀死,而塞种人西迁是因为被逃难的月氏人打得‘塞王远遁’,月氏为什么要逃难呢?当然就是因为大汉的老朋友匈奴了,匈奴的冒顿单于派兵西征,败月氏,杀其王,甚至以王头骨为酒器。
没错,将号称亚欧四大强国之一的安息帝国捶得不能自理的游牧民族,不过是草原残酷争斗中落败而被驱逐的落魄部族而已,而真正占据世界上最辽阔草原的顶尖掠食者匈奴为什么没有一路高歌碾碎西域的文明?因为汉朝就在那里。
或许当时的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没有想得太多,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来说,汉匈之战胜利的意义绝不只是一朝一代的武功,而是前人带领整个文明在分岔路口走出了至关重要的正确一步。
或许这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吧。”】
。
汉文帝时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刘恒眼中的情绪并不分明。“如今一时之谋就是为了后世万世无忧,虽然游牧不可消灭,但至少能弹压一时。”
虽是这么说,但刘恒到底还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不甘心啊!”不甘心纵然胸中战意如烈火焚烧,却不得不强自按耐;不甘心驱逐外敌、安定边疆这样的伟业,只能留待后人完成。 ↑返回顶部↑
。
唐太宗时空。
听到亚历山大大帝暴亡的结局,李世民颇有物伤其类的感怀。
“能有此功绩,必然也是也为不世英主,却崩殂于宏图未竟之时,身死以致国灭……”
李世民脑子里已经发散了诸如“只修武德不修文治果然不能长久”、“身体保养要从方方面面注意”、“想来亚帝朝中没有如朕一般的肱骨之臣们”等等,最后定格于“后继有人是多么重要”之上,于是大唐太宗文皇帝得出了和始皇帝一般的结论——
“孩子要好好管教!”
“后世有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朕认为十分有理。”李世民严肃地道,“明日起,给承乾多加一加功课吧,他乃国之储君,可一刻也松懈不得啊!”
东宫。
正在摸鱼看天幕的李承乾冷不丁打了个喷嚏,心下暗忖:“怎么感觉有人想要暗算孤?”
李泰和李丽质不明所以,但还是默契地朝兄长挤了挤,试图温暖李承乾暗暗发寒的心。
李承乾被挤得呼吸困难,把两个实心娃娃往旁边推了推,赶忙找了个话题转移弟弟妹妹的注意力:“你们知道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吗?”
搜刮着肚子里浅薄知识,李承乾总算借着这个话题获得了呼吸自由。
第165章 世界(四)
【“在某种程度上,两边的历史也在无声同频,在大秦开始一统天下的时候,罗马也打响了统一的战争。
当大秦轰然倒塌的时候,罗马正走在统一的征程上。
而当东边的大汉王朝已经崛起,罗马仍在扩张的路上,一直到公元前146年,科林斯被罗马摧毁,代表着希腊地区已彻底落入罗马手中。
战争的硝烟散尽,而这世界两极的帝国也跨越了遥远的距离神交已久,开始互通有无。在汉朝与罗马之间,还有贵霜帝国与安息帝国,这两个国家凭借着地利当起了丝绸之路的最强中间商。”
ppt的页面停在了一幅彼时亚欧大陆各国疆域分布的地图上,云青青就着这幅图讲起另外的话题。
“提到汉朝,就不可避免地联想到与中原农耕民族纠缠了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在这个时候他们被称为匈奴。
把时间拉长、空间拉远,安息帝国也曾遭受游牧民族的入侵,甚至国王也亡与游牧之手。
那么这些游牧民族从哪里来呢?根据史料推测,安息帝国的国王是被西迁的塞种人杀死,而塞种人西迁是因为被逃难的月氏人打得‘塞王远遁’,月氏为什么要逃难呢?当然就是因为大汉的老朋友匈奴了,匈奴的冒顿单于派兵西征,败月氏,杀其王,甚至以王头骨为酒器。
没错,将号称亚欧四大强国之一的安息帝国捶得不能自理的游牧民族,不过是草原残酷争斗中落败而被驱逐的落魄部族而已,而真正占据世界上最辽阔草原的顶尖掠食者匈奴为什么没有一路高歌碾碎西域的文明?因为汉朝就在那里。
或许当时的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没有想得太多,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来说,汉匈之战胜利的意义绝不只是一朝一代的武功,而是前人带领整个文明在分岔路口走出了至关重要的正确一步。
或许这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吧。”】
。
汉文帝时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刘恒眼中的情绪并不分明。“如今一时之谋就是为了后世万世无忧,虽然游牧不可消灭,但至少能弹压一时。”
虽是这么说,但刘恒到底还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不甘心啊!”不甘心纵然胸中战意如烈火焚烧,却不得不强自按耐;不甘心驱逐外敌、安定边疆这样的伟业,只能留待后人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