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世南瞧出她不是轻易妥协的,还想再劝,顾佑安就道:“我家现在的情况您也知道,又无根基又无余财又无人手,我想做也做不了。”
  这倒是。
  张世南放心了,叹道:“关外民风剽悍,若不是读书习武当官,我冷眼瞧着,还是种地安稳些。”
  “张叔说得是。”
  顾佑安从张家回去,路上碰到她爹从田家回来,就在路口略等了等,父女俩一同归家。
  “又去张家问药材了?”
  “嗯,药材生意自古以来就暴利,松江城里做药材买卖的三家,祁王府收药材估计是顾着军队,真做药材买卖的只有韩家和袁家两家,我觉得里头有机会。”
  “松江城还是缺人手,若不是采药人手少限制了规模,我看药材这个产业还能养活几个大商队。”
  顾稳认同女儿的话:“人手嘛,看祁王府的意思,关内来的人无论是逃荒的百姓还是流犯,大都要放到土地上,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顾佑安能理解,毕竟,祁王若是跟洛阳那边闹崩了,朝廷断了东北军的军饷,几万人的军队要吃好喝,缺粮肯定不行。
  顾佑安笑问:“爹,我若是想做药材生意,家里的银子给不给我用?”
  “想做就做吧,你以前过那样的日子,如今叫你整日在家待着,我看你也待不住。”
  顾稳道:“我和你娘肯定不拦你,不过你娘放你那儿的银子不多吧,要做药材生意肯定不够。”
  就是在洛阳时,他们家不算寻常百姓,跟那些高门大户肯定比不了的,家里有多少银子顾稳心里有数。
  “这一二年里先养好身体,其他不着急,银子么,再想想其他法子吧。”
  顾稳知道女儿性情,安安既这样说,肯定心里有打算,顾稳找了个空档跟杜氏说了这事,杜氏毫不犹豫道:“若是银子不够,托人带信给二哥,请二哥把家里在洛阳置办的几个铺面卖了。”
  “你舍得?咱们到洛阳十几年,你经营许久才置办下那几个铺面。”
  “没什么舍不得的,安安想要,就给她。”
  在杜氏心里,安安始终是不一样的,难得安安有想做的事情,她这个做娘的,肯定要支持。
  “亏了也不打紧,就当提前把嫁妆给她使了。”
  顾稳笑问:“你还有一儿一女怎么办?”
  “哼,我们俩年纪轻轻的,难道不能再挣?”杜氏白了他一眼道:“你的女儿不是那等在后宅打转的,你这个当爹的也要上进些,别等到你女儿被人欺负时,你连说句话都不能。”
  顾稳小声跟杜氏说他的打算,杜氏听后就道:“原来你在工部时管的就是这摊子事儿,你若是靠这个出头自然是好,就是人家不见得搭理你。”
  顾稳不慌不忙道:“你也知道,咱们这片偏僻,地广人稀,种地人力不够用,碰上天干挑水浇地根本浇不过来。若是有水渠引水,缺水的下田中田,就有可能变成中田上田,哪里不好?”
  “邻山村,还有外头平安镇这一大片土地,这几年才开垦出来,既没有足够的人力精耕细作,又不似江南那边都是养了多少年的好地,这儿下田一亩地收不到一石粮,中田收两石粮食算顶好了。可若是水肥不缺,细心耕种几年,土地养成了上田,一亩地收三石粮食,谁不眼热?”
  杜氏想了想道:“听你这般说,倒是能做。若是说不动其他人,咱们家自己花银子请人,先把咱们家的土地通了水渠。”
  “这事儿肯定行的,这也是我们来得早,若是晚来些年,这里说不定就已经修好水渠了,轮不到我来。”
  仔细想一遍,一家子都有正经事要做,就等着化冻了。
  顾佑安听她爹说修水渠的事,她记起之前看过的一份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资料,里面
  有一部分就是介绍水渠设计布局的,她找出来给她爹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