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萱声援她娘:“娘说得对,明儿我还跟娘出门。”
  杜氏看两个大的,顾文卿忙道:“我明儿要跟田二郎去山上,能捡到野鸡野兔子自然好,捡不到我顺手捡些柴火回来也行。”
  “安安呢?”
  “我跟爹读书。”
  “家里一张纸都没有,读什么书?”
  “爹记得,背给我听。”
  “罢了,那你们父女俩就在家读书吧。”杜氏放过这父女俩。
  杜氏带着阿萱几乎每日都出门,顾文卿差不多也是如此,家里就留给顾稳父女俩。
  顾稳教女儿大周朝的读书人该如何读书,顾佑安把她从小到大读过书的许多书给她爹看,父女俩算是互相学习。
  顾稳习惯了瞧缺胳膊少腿的字儿,没用一个月,顾稳读那些书再没有障碍,顾稳读入迷了,整日在家就更不爱出门了。
  有时杜氏嫌弃他们父女俩沉闷得很,赶他们出门走走,顾稳就去田家跟田清德论一论书,闲谈半日。
  顾佑安么,她出门若不是去河边转转,就是去张家,跟张世南聊聊松江城的药材生意。
  张世南是个名医,从小成长在中医世家中,即使他流放到松江城这五年间隐瞒了过去不再行医,碰到好药材还是忍不住心喜,他去松江城时,路过城里各家药铺时也会多瞧几眼。
  看过的那些都藏在心里,除了平日里偶尔跟家里人说两句之外,也没人跟他谈论这些。
  顾佑安不懂看病开方,可她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常在中药房玩,药材她还是见过许多的。
  恰好顾佑安这个半懂不懂的人上门请教,张世南来了谈性,说起松江城四周的山林产什么药材,松江城里哪家药铺好,他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松江城这里是块宝地呀,道地药材数之不尽,常见的就有细辛、黄芪、桔梗、防风、白术、柴胡、白沙参等,千金难求的贵重药材有人参、鹿茸你肯定是知道的。”
  “明面上,从关内逃荒来的百姓,流放来的犯官家眷们,好似都是来开荒种地的,实则许多人都入了山林,以采药为生。”
  “松江城里大大小小的药铺有几十家,若要细究,做药材生意的大商户有三家,头一家就是祁王府,第二是韩家,第三是袁家。”
  顾佑安听到此处,忍不住问:“韩家排第二?”
  “正是,除了祁王府点名要的那些药材不许卖出松江城之外,其他祁王府放手的药材多是韩家人在买卖,据说是卖去南方。”
  松江城的药材卖去南方,再从南方买来布匹丝绸及其他新鲜玩意儿到松江城卖,韩家这生意做得。
  顾佑安想到当时韩掌柜对祁王府长史尊敬有加的态度,韩掌柜一心想跟祁王府搭上线,肯定也是为了生意的缘故。祁王府若是肯松一松手,韩家能买卖的药材数额品类就更多了,谁还嫌赚的银子多不成?
  “张叔,袁家又是哪家?”
  “袁家嘛,我也不清楚,只听说袁家跟东北将军孟家有亲。”
  袁家跟祁王的外祖父孟家有亲,那不就是跟祁王有亲么,韩家一个外人,能压过袁家成了排名第二的大商户,倒是有几分本事。
  松江城三大商户的格局如此,也叫顾佑安看出祁王府的心胸来,祁王既能容许外姓韩家坐大,那再多一家也无所谓不是。
  顾佑安没有掩盖自己想法的意思,张世南知道她想做药材生意,就劝她:“且不说你是女子,抛头露面做生意惹人说嘴,就说药材吧,里头水深得很,以次充好,假货真货混淆,若不是懂行的老掌柜,被骗得倾家荡产也是有的。”
  “再者说,你要做药材生意,没有信得过的人手,你肯定要自己去收药材,要出货,这南来北往的艰辛,路上的土匪强盗又多,不是常人受得住的。”
  顾佑安谢过他的好意,笑道:“只是有这个打算,想多打听打听,现在没有做药材生意的打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