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4)
这消息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顾笙心头漾开一圈涟漪。
是替故人欢喜,也是为无法见证的遗憾。
一顿饭在复杂和欣喜的心绪中结束。
餐毕,李修远和赵明轩显然还有更深入的事务要谈,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
“你们两人也有许久未见,不想闷在这屋里边去外间走走吧,这松鹤楼的梅园,是有几分景致的。”赵明轩适时提议。
他给林清羽拿了披肩,“仔细些,别冻着。”
“甚好。”李修远也看向顾笙,温声道,“我与明轩再叙片刻,阿笙你陪清羽说说话,莫要冻着。”
顾笙会意,便与林清羽相携出了雅间,留下两人在炭盆融融暖意中继续他们的要事密谈。
屋外寒风凛冽,景致确实也很好。
四人直至下午才分别离开。
日子如流水般滑向年关,京都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火点燃,一天比一天喧嚣热烈。
街巷两旁,卖年画、窗花、爆竹的摊子鳞次栉比,鲜艳的红色几乎要灼伤人眼。
空气中混合着炒货的焦香、炖肉的浓香、以及糖稀拉丝的甜香。
吸一口气,都带着浓浓的年味。
京都里的年味与川州府的相比,更甚。
李修远也随着这年节的节奏,愈发忙碌起来。
拜访前辈、参加文会、与同窗切磋……有时天已擦黑,甚至飘起了细雪,还不见他归家的身影。
顾笙站在小院门口张望,心中难免牵挂。
好在想到左云那沉稳可靠的身影总是不离李修远左右,才稍稍按下那份担忧。
相公在为自己的前程奔忙,顾笙自然也没闲着。
他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厚棉袍,带着张良,主仆二人一头扎进了京都繁华的街市之中。
一连数日,他们几乎踏遍了东西两市、朱雀大街、乃至一些稍显僻静却藏着特色小铺的深巷。
所见所闻,让顾笙大开眼界,也让他心中那点原本的“小富”念头彻底消散。
京都的繁华远超他的想象,其物价更是令人咋舌。
一间位置尚可、仅容旋马的小铺面,掌柜开口便是年租百两起。
若要盘下,动辄数千上万两雪花银。
顾笙捏了捏怀中那几张被体温焐热的银票——原以为已是笔可观的财富,如今看来,在这寸土寸金的皇城根下,竟显得如此单薄。
这点钱,若硬要置产,恐怕只能买下比上水村的“李记鲜味铺”还要小上一圈的逼仄角落。
“公子,您看这儿。”
张良看着一家挂着“吉铺招租”牌子的狭窄门脸,低声询问。 ↑返回顶部↑
是替故人欢喜,也是为无法见证的遗憾。
一顿饭在复杂和欣喜的心绪中结束。
餐毕,李修远和赵明轩显然还有更深入的事务要谈,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
“你们两人也有许久未见,不想闷在这屋里边去外间走走吧,这松鹤楼的梅园,是有几分景致的。”赵明轩适时提议。
他给林清羽拿了披肩,“仔细些,别冻着。”
“甚好。”李修远也看向顾笙,温声道,“我与明轩再叙片刻,阿笙你陪清羽说说话,莫要冻着。”
顾笙会意,便与林清羽相携出了雅间,留下两人在炭盆融融暖意中继续他们的要事密谈。
屋外寒风凛冽,景致确实也很好。
四人直至下午才分别离开。
日子如流水般滑向年关,京都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火点燃,一天比一天喧嚣热烈。
街巷两旁,卖年画、窗花、爆竹的摊子鳞次栉比,鲜艳的红色几乎要灼伤人眼。
空气中混合着炒货的焦香、炖肉的浓香、以及糖稀拉丝的甜香。
吸一口气,都带着浓浓的年味。
京都里的年味与川州府的相比,更甚。
李修远也随着这年节的节奏,愈发忙碌起来。
拜访前辈、参加文会、与同窗切磋……有时天已擦黑,甚至飘起了细雪,还不见他归家的身影。
顾笙站在小院门口张望,心中难免牵挂。
好在想到左云那沉稳可靠的身影总是不离李修远左右,才稍稍按下那份担忧。
相公在为自己的前程奔忙,顾笙自然也没闲着。
他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厚棉袍,带着张良,主仆二人一头扎进了京都繁华的街市之中。
一连数日,他们几乎踏遍了东西两市、朱雀大街、乃至一些稍显僻静却藏着特色小铺的深巷。
所见所闻,让顾笙大开眼界,也让他心中那点原本的“小富”念头彻底消散。
京都的繁华远超他的想象,其物价更是令人咋舌。
一间位置尚可、仅容旋马的小铺面,掌柜开口便是年租百两起。
若要盘下,动辄数千上万两雪花银。
顾笙捏了捏怀中那几张被体温焐热的银票——原以为已是笔可观的财富,如今看来,在这寸土寸金的皇城根下,竟显得如此单薄。
这点钱,若硬要置产,恐怕只能买下比上水村的“李记鲜味铺”还要小上一圈的逼仄角落。
“公子,您看这儿。”
张良看着一家挂着“吉铺招租”牌子的狭窄门脸,低声询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