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4)
那铺子小得几乎只能摆下两张桌子。
顾笙驻足片刻,目光扫过牌子上标注的数字,缓缓摇头。
他心中已然有了盘算。
兜里的钱现在有五万,但这只能动用一半。
接下去少则一年,多则更久,都要在京城过日子,手头不能不留余钱。
况且,修远那边读书的花销,笔墨纸砚、人情往来、文会诗社,哪一样不是银子堆出来的?
铺子……先租吧。
寻个小些的,位置稍偏些也无妨,总得有个营生的根基。
他对张良说,“不着急,这两天我们再转转,开店的事也要到年后了。”
张良点头:“听公子的。”他家公子一向思虑周全。
腊月十八,天色未明,寒风如刀。
李修远早早起身,特意换上了那身压箱底的、料子最好的深青色直裰,带着左云,踏着冻得硬邦邦的街道出发了。
周侍郎为避喧嚣,腊月里多待在京郊的温泉庄子上。
这一去,便是整整一日。
直到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小院的门轴才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李修远带着一身浓重的酒气和冬夜的寒气回来了。
他面色疲惫,眼神却异常明亮,见到迎出来的顾笙,只简短地说了句:“成了。”
便几乎将全身的重量倚靠过去。
顾笙连忙上前去帮搀扶他进屋,嗅到他身上除了酒味,还有一丝清冽的梅香和庄子上特有的泥土气息。
热水、姜汤、干净的里衣……顾笙默默忙碌着,看着李修远沉沉睡去,心中一块石头也悄然落地。
那晚的酒,想必喝得不易,却也值当。
此后的几十天,李修远紧绷的弦终于稍稍松弛。
拜访周大人的重头戏已过,年前的各种文会应酬也告一段落。
他终于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偶尔得空,便陪着顾笙一起,汇入那采办年货的汹涌人潮。
两人并肩走在熙攘的街市上。
顾笙兴致勃勃地挑选着红纸、窗花、寓意吉祥的干果蜜饯。
李修远则负责提东西,目光不时落在顾笙被冻得微红的鼻尖和专注挑选的侧脸上。
周遭是震耳欲聋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
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物香料混合的浓郁年味。
在这片喧嚣而温暖的海洋里,李修远偶尔侧头。 ↑返回顶部↑
顾笙驻足片刻,目光扫过牌子上标注的数字,缓缓摇头。
他心中已然有了盘算。
兜里的钱现在有五万,但这只能动用一半。
接下去少则一年,多则更久,都要在京城过日子,手头不能不留余钱。
况且,修远那边读书的花销,笔墨纸砚、人情往来、文会诗社,哪一样不是银子堆出来的?
铺子……先租吧。
寻个小些的,位置稍偏些也无妨,总得有个营生的根基。
他对张良说,“不着急,这两天我们再转转,开店的事也要到年后了。”
张良点头:“听公子的。”他家公子一向思虑周全。
腊月十八,天色未明,寒风如刀。
李修远早早起身,特意换上了那身压箱底的、料子最好的深青色直裰,带着左云,踏着冻得硬邦邦的街道出发了。
周侍郎为避喧嚣,腊月里多待在京郊的温泉庄子上。
这一去,便是整整一日。
直到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小院的门轴才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李修远带着一身浓重的酒气和冬夜的寒气回来了。
他面色疲惫,眼神却异常明亮,见到迎出来的顾笙,只简短地说了句:“成了。”
便几乎将全身的重量倚靠过去。
顾笙连忙上前去帮搀扶他进屋,嗅到他身上除了酒味,还有一丝清冽的梅香和庄子上特有的泥土气息。
热水、姜汤、干净的里衣……顾笙默默忙碌着,看着李修远沉沉睡去,心中一块石头也悄然落地。
那晚的酒,想必喝得不易,却也值当。
此后的几十天,李修远紧绷的弦终于稍稍松弛。
拜访周大人的重头戏已过,年前的各种文会应酬也告一段落。
他终于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偶尔得空,便陪着顾笙一起,汇入那采办年货的汹涌人潮。
两人并肩走在熙攘的街市上。
顾笙兴致勃勃地挑选着红纸、窗花、寓意吉祥的干果蜜饯。
李修远则负责提东西,目光不时落在顾笙被冻得微红的鼻尖和专注挑选的侧脸上。
周遭是震耳欲聋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
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物香料混合的浓郁年味。
在这片喧嚣而温暖的海洋里,李修远偶尔侧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