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80节(3 / 4)
许宜锦堵在心口的郁气缓缓消散,见吕氏放软了态度,主动道:“女儿省得。”
吕氏伸手将她一缕散开的发丝捋到耳后,“宜锦,今日母亲并非怨你怪你,只是……只是你兄长那样,我乱了分寸。你别怪娘亲,娘生你兄长的时候……”
“我知道,”许宜锦接过了话茬,这段话自她出生后无数次响起在自己的耳边,“娘生兄长的时候因为是头一胎,场面一度十分危急,险些难产,也因此,兄长从小就比寻常人瘦弱一些。后来娘怀了我,兄长趴在娘的膝上,说一辈子都保护我。”
吕氏真心实意地露出了一抹笑,目光遥远又怀念:“对,对。你还记得,娘还记得你牙牙学语后说,等长大了,也要保护自己的兄长。”
那是吕氏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当时她怀着许宜锦,许中祎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儿郎,儿子趴在自己的膝上,似乎什么忧愁都没有,连慢慢悠悠荡过蓝天的云霞都显得格外温柔。
她兀自陷入美好的回忆,却没有注意到旁边许宜锦变得苍白的神色。
也许吕氏并非有意,但现在这个时候提起来,是不是说明她的心底,还是怨责她没能保护好兄长?
许宜锦逼迫自己不要去想。打算骨头连着筋,归根结底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计较这些,反倒显得她心眼小。
她亲自撑开一把油纸伞,伞面倾斜,将吕氏笼在伞下,自己的半边袖子淋在雨中。
走出去一段路后,忽然有一个衙役跑了过来,“还请两位留步,府尹大人还有事情要说。”
许宜锦看了一眼疲惫的吕氏,向他询问:“我母亲今日奔波疲乏,可否只允我一人过去?”
反正也就两句话的事。衙役道:“可以。烦请许宜人快些,莫要让大人等久了。”
许宜锦伸手搭在吕氏的手背上,“娘,你先回去。今日随我出来的都是我贴身的丫鬟,有什么尽管吩咐便是。”
吕氏恨不得离衙门越远越好,见许宜锦主动揽下,点了点头,“早些回来。等你回来了,我做些粢团。”
粢团做法简单,将糯米饭和菜叶用竹板压实,揉成一个个白胖的团子。是她和兄长都喜欢的一种吃食。
其实她也没有很喜欢,只不过那是吕氏新手做的。吕氏以兄长为傲,疼爱四妹,她夹在中间,大部分时候被告诉要懂事。
“好,路上湿滑,娘走慢些。”许宜锦笑着说。
衙役催着,她没能看吕氏走远。
府衙堂中依旧和离开时一般沉肃,左判官已经离开了,只剩下府尹正在批阅手中的卷宗。
“大人。”许宜锦抬高了声音,“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魏清晏见到她过来,淡声说:“还是你兄长的事情。你兄长故意伤人一事了解,但诋毁礼部省试的事还未作罢。”
许宜锦怔神:“啊?”
魏清晏道:“方才你兄长说过的话,我会叫人送去礼部。”
许宜锦来了之后急着找关系让许大郎免去责罚之苦,并没有听到左判官念诵的判词。旁边的衙役见她一脸茫然,从上面接过了魏清晏刚写好的一张纸。
字迹遒劲有力,飘逸潇洒。上面的字却让她胆战心惊:礼部和哪些个考官不录我,是他们有眼无珠。
这句话可大可小,小了说自然是酒醉之人胡言乱语,往大了说,便是蔑视科举制度。
她的心咯噔一声,神思恍惚。
兄长当真说错了话!
魏清晏说:“省试之事不归我管,他的录词送往礼部如何决策,非我能定。”
他说完,便移开视线,不再说话。 ↑返回顶部↑
吕氏伸手将她一缕散开的发丝捋到耳后,“宜锦,今日母亲并非怨你怪你,只是……只是你兄长那样,我乱了分寸。你别怪娘亲,娘生你兄长的时候……”
“我知道,”许宜锦接过了话茬,这段话自她出生后无数次响起在自己的耳边,“娘生兄长的时候因为是头一胎,场面一度十分危急,险些难产,也因此,兄长从小就比寻常人瘦弱一些。后来娘怀了我,兄长趴在娘的膝上,说一辈子都保护我。”
吕氏真心实意地露出了一抹笑,目光遥远又怀念:“对,对。你还记得,娘还记得你牙牙学语后说,等长大了,也要保护自己的兄长。”
那是吕氏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当时她怀着许宜锦,许中祎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儿郎,儿子趴在自己的膝上,似乎什么忧愁都没有,连慢慢悠悠荡过蓝天的云霞都显得格外温柔。
她兀自陷入美好的回忆,却没有注意到旁边许宜锦变得苍白的神色。
也许吕氏并非有意,但现在这个时候提起来,是不是说明她的心底,还是怨责她没能保护好兄长?
许宜锦逼迫自己不要去想。打算骨头连着筋,归根结底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计较这些,反倒显得她心眼小。
她亲自撑开一把油纸伞,伞面倾斜,将吕氏笼在伞下,自己的半边袖子淋在雨中。
走出去一段路后,忽然有一个衙役跑了过来,“还请两位留步,府尹大人还有事情要说。”
许宜锦看了一眼疲惫的吕氏,向他询问:“我母亲今日奔波疲乏,可否只允我一人过去?”
反正也就两句话的事。衙役道:“可以。烦请许宜人快些,莫要让大人等久了。”
许宜锦伸手搭在吕氏的手背上,“娘,你先回去。今日随我出来的都是我贴身的丫鬟,有什么尽管吩咐便是。”
吕氏恨不得离衙门越远越好,见许宜锦主动揽下,点了点头,“早些回来。等你回来了,我做些粢团。”
粢团做法简单,将糯米饭和菜叶用竹板压实,揉成一个个白胖的团子。是她和兄长都喜欢的一种吃食。
其实她也没有很喜欢,只不过那是吕氏新手做的。吕氏以兄长为傲,疼爱四妹,她夹在中间,大部分时候被告诉要懂事。
“好,路上湿滑,娘走慢些。”许宜锦笑着说。
衙役催着,她没能看吕氏走远。
府衙堂中依旧和离开时一般沉肃,左判官已经离开了,只剩下府尹正在批阅手中的卷宗。
“大人。”许宜锦抬高了声音,“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魏清晏见到她过来,淡声说:“还是你兄长的事情。你兄长故意伤人一事了解,但诋毁礼部省试的事还未作罢。”
许宜锦怔神:“啊?”
魏清晏道:“方才你兄长说过的话,我会叫人送去礼部。”
许宜锦来了之后急着找关系让许大郎免去责罚之苦,并没有听到左判官念诵的判词。旁边的衙役见她一脸茫然,从上面接过了魏清晏刚写好的一张纸。
字迹遒劲有力,飘逸潇洒。上面的字却让她胆战心惊:礼部和哪些个考官不录我,是他们有眼无珠。
这句话可大可小,小了说自然是酒醉之人胡言乱语,往大了说,便是蔑视科举制度。
她的心咯噔一声,神思恍惚。
兄长当真说错了话!
魏清晏说:“省试之事不归我管,他的录词送往礼部如何决策,非我能定。”
他说完,便移开视线,不再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