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7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妇人说完,搂着自己鼻青脸肿的儿子抽泣。其他家眷附和道:“正是,大人可要为他做主啊!”
  那边一时哭声不断,另一边猛然响起一道醉蒙蒙的怒斥:“那泼才,我大便打了,有甚冤……”
  是许大郎许应棣的声音。
  不过他还没有说完,便被人紧紧捂住口舌,捂住他的妇人正是吕氏,她看上去比从前憔悴了不止一星半点,张皇着说:“大人,我儿只是吃多了酒水,误了事。他……他只是一时心气不顺。”
  吕氏的声音越来越小,但很快,她又想起了什么,重新放大了声音,“我女婿……”
  “啪——”
  沉沉的一道声响乍然响起,是府尹敲响了手边的惊堂木。
  “在论伤人一事,莫要攀伸。”
  吕氏打了个哆嗦。上头的府尹冷脸冷面,她不敢造次。
  今日衙役找上门的时候,她便察觉大事不妙,连忙嘱咐孙妈妈去信给调到京城的大女儿许宜锦,盼她能够找找关系,将大郎捞出来。
  昨夜许应棣在醉仙楼吃酒伤人,好死不死,来往瞧见的酒客没有十个也有七八,听得真真切切,推脱不得。
  她心底只叫苦,大郎平时哪里是那样不知轻重的人,只不过省试失利,郁结难解在酒楼吃了几碗坏事的酒水,又正巧听见了那番说辞,一时间心气不顺,才出手打了人。
  说是打人,自己也没讨着好,从三级台阶上摔了下来,额头磕破了一个包,光是瞧见,便叫她心如刀绞。
  早知道,便不准他出门喝酒。官职之事,她已经托父亲吕鼎找了关系,现在湖州正有一个空缺,上下打点运作一番,能将人弄过去。
  许县令的位置就是这么来的。这么多年了,不也相安无事嘛。虽然和许大郎心目中的封官拜相有差距,但好歹算是有了一官半职在身上,说出去也不算白身。
  要是运道够好,混到通判之位,也能衣食无忧,闲有富足。
  吕氏心底一万个懊悔。
  府尹见吕氏喃喃闭上了嘴,继续看向一旁的人证,“你端说缘由,不必担忧其他人威胁。”
  不是点名,胜似点名,吕氏背弯得更厉害了些。
  府尹声音第二次响起时,许栀和验证了心中的猜测。
  这般冷漠淡然的嗓音,任谁都印象深刻。
  方梨也反应了过来,低声问许栀和:“姑娘,听着声音像……应天府尹?”
  “我听着也像。”许栀和咬了咬下唇。
  方梨想起之前几次找应天府尹办事,过程结果都愉快,笑道:“如此也好!应天府尹处事公正,定然能还姑娘和姑爷的清白。”
  许栀和默然无言,没有附和方梨的话。
  她倒是想着,若不是他,此事当更好办些。
  方梨或许不记得了,初见那时,她用了一张造假的铺子文书,还被人当场识破了出来。所以眼前的府尹,是知道她和家中关系不修睦友善的,叫她辩白都不能。
  子女于室,需听父亲和嫡母的,这是大宋的律法所在。子女便是千种冤屈,闹到了天子面前,也不予理会,甚至因为子女告父母,罪加一等。
  人证在衙役的介绍下也渐渐明朗眼前官员的来历,胆子更大了些,他朝上首作揖,磕绊又坚定道:“禀大人,草民是醉仙楼的管事,当时正在送酒菜。这位小方郎君坐在大堂散桌,正在与友说话,谈的正是前不久才落定的省试之事。”
  府尹没有开口,旁边的左判官极具眼力见地道:“说了什么?你且细细说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