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78节(2 / 4)
许栀和抬眸和方梨对视一眼,昨夜风雨如晦,他们一家人没有出门,都在屋里揉粉搓面。
方梨:“是不是弄错了,我家姑娘并未出门——”
“知道知道。今日来的是苦主一家,府尹大人垂询了几句,已经揪出了伤人者。此事本与姑娘无关,只是伤人者母亲称——她是娘子的嫡母。”
他说及此话,顿了顿,为难道:“娘子已然出嫁,本和这件事没什么关系。但是那妇人在堂上大喝小呼,说你不孝,说陈贡士阳奉阴违,背信弃义。”
许栀和的脸色冷了冷。
大宋重视孝道,将“不孝”的罪名叩在许栀和的头上,便是判个流放都不为过。
陈允渡又刚考上贡士,一个背信弃义的帽子砸下来,是想毁了他的仕途。
“所以,还请娘子与我们去一趟开封府吧。”衙役建议道,“有什么误会,娘子与家人说开也好。”
免得真因为这样的小事,毁了光明前程。
方梨听到“不孝”两个字的时候就涨红了一张脸,说姑娘不孝?他们又算什么?
许栀和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她深吸一口气,微微朝着衙役颔首:“我明白,还请稍等片刻,我换身衣裳。”
衙役:“那还请娘子快些。”他说完,走到了院门口等待,任斜飞的雨丝落入自己的衣襟,染湿一片。
许栀和换了一身衣裳,方梨在旁边帮她整理着衣袖,轻声说:“姑娘,去喊上良吉吧。”
良吉现跟在陈允渡的身后听学,他不算个耐得住性子的人,但随着省试尘埃落定,那些他不欲理会的人情往来、生涩诗文,也变得要紧起来。跟在进士的身后,总不好胸无点墨。
算来,他们差不多有三年时间没有见过吕氏了。良吉有身手在身上,能护得住人。
方梨心底考量着,寻思日后也让王维熙跟在后面学一手。
许栀和:“开封府衙役众多,衙门里面我自然无事。让维熙喊上他在回来路上接我,今日落雨,不必急切。”
她有预感,这次见吕氏,不会很快结束。
天边,远远传来隆隆雷声,雨水砸落在瓦片上。
方梨拿了两把伞,一把递给了衙役,一把撑开将许栀和完全拢在伞下,临走之前,她与王维熙嘱咐了一句,后者脸色严肃,知道其中轻重。
雨水浸湿了许栀和衣袍的下摆,将兰花的绣纹映得越发明亮。
走到开封府门口时,许栀和回头看了一眼,路上星星点点遍布着十来个小水洼。
衙役将伞收起,见许栀和回头,当她心底害怕,主动宽慰道:“娘子莫要担心,那妇人口说无凭,不一定会造成影响。咱们府尹大人出了名的公正,决计不会叫你蒙受冤屈。”
许栀和向他道谢,“多谢。”
衙役摆了摆手,“娘子请吧。”
许栀和应了一声,和方梨跨过了门槛。堂中正在审讯,中间跪坐一群人,闹哄哄地吵嚷,两侧站着二十余个衙役,上首一尊书案,隐约可见红袍官员。
这便是开封府衙门正堂的全景,看大小,比应天府大了一倍有余,堂中多为檀木和乌木深色木,看着严正板肃。又因为雨天乌云,衬得堂中越发暗沉。
没人传呼,许栀和没有贸然出声。
或者说,堂中吵嚷的一群人吸引了众人的视线,教人无暇他顾。
正在说话的女子嗓音沙哑哀切,听着已经哭了好一阵子了,她断断续续道:“大人,民妇草莽出身,不懂什么律法。但我儿实属冤枉,还请大人明鉴,给我儿讨个公道!” ↑返回顶部↑
方梨:“是不是弄错了,我家姑娘并未出门——”
“知道知道。今日来的是苦主一家,府尹大人垂询了几句,已经揪出了伤人者。此事本与姑娘无关,只是伤人者母亲称——她是娘子的嫡母。”
他说及此话,顿了顿,为难道:“娘子已然出嫁,本和这件事没什么关系。但是那妇人在堂上大喝小呼,说你不孝,说陈贡士阳奉阴违,背信弃义。”
许栀和的脸色冷了冷。
大宋重视孝道,将“不孝”的罪名叩在许栀和的头上,便是判个流放都不为过。
陈允渡又刚考上贡士,一个背信弃义的帽子砸下来,是想毁了他的仕途。
“所以,还请娘子与我们去一趟开封府吧。”衙役建议道,“有什么误会,娘子与家人说开也好。”
免得真因为这样的小事,毁了光明前程。
方梨听到“不孝”两个字的时候就涨红了一张脸,说姑娘不孝?他们又算什么?
许栀和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她深吸一口气,微微朝着衙役颔首:“我明白,还请稍等片刻,我换身衣裳。”
衙役:“那还请娘子快些。”他说完,走到了院门口等待,任斜飞的雨丝落入自己的衣襟,染湿一片。
许栀和换了一身衣裳,方梨在旁边帮她整理着衣袖,轻声说:“姑娘,去喊上良吉吧。”
良吉现跟在陈允渡的身后听学,他不算个耐得住性子的人,但随着省试尘埃落定,那些他不欲理会的人情往来、生涩诗文,也变得要紧起来。跟在进士的身后,总不好胸无点墨。
算来,他们差不多有三年时间没有见过吕氏了。良吉有身手在身上,能护得住人。
方梨心底考量着,寻思日后也让王维熙跟在后面学一手。
许栀和:“开封府衙役众多,衙门里面我自然无事。让维熙喊上他在回来路上接我,今日落雨,不必急切。”
她有预感,这次见吕氏,不会很快结束。
天边,远远传来隆隆雷声,雨水砸落在瓦片上。
方梨拿了两把伞,一把递给了衙役,一把撑开将许栀和完全拢在伞下,临走之前,她与王维熙嘱咐了一句,后者脸色严肃,知道其中轻重。
雨水浸湿了许栀和衣袍的下摆,将兰花的绣纹映得越发明亮。
走到开封府门口时,许栀和回头看了一眼,路上星星点点遍布着十来个小水洼。
衙役将伞收起,见许栀和回头,当她心底害怕,主动宽慰道:“娘子莫要担心,那妇人口说无凭,不一定会造成影响。咱们府尹大人出了名的公正,决计不会叫你蒙受冤屈。”
许栀和向他道谢,“多谢。”
衙役摆了摆手,“娘子请吧。”
许栀和应了一声,和方梨跨过了门槛。堂中正在审讯,中间跪坐一群人,闹哄哄地吵嚷,两侧站着二十余个衙役,上首一尊书案,隐约可见红袍官员。
这便是开封府衙门正堂的全景,看大小,比应天府大了一倍有余,堂中多为檀木和乌木深色木,看着严正板肃。又因为雨天乌云,衬得堂中越发暗沉。
没人传呼,许栀和没有贸然出声。
或者说,堂中吵嚷的一群人吸引了众人的视线,教人无暇他顾。
正在说话的女子嗓音沙哑哀切,听着已经哭了好一阵子了,她断断续续道:“大人,民妇草莽出身,不懂什么律法。但我儿实属冤枉,还请大人明鉴,给我儿讨个公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