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6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前的小姑娘并非纯粹好酒之人,与其说品酒,她看样子对酿酒的手艺更加感兴趣。从一进门之后,她就堂堂正正表明自己来意,学手艺,借酒窖。
  “……酿造梅酒的过程,欧阳与你说过了?”桑伯顿了顿,问道。
  许栀和像是个被夫子点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般正襟答道:“说过了。酒基取隔年冬酿黄酒,以三重生绢滤去糟粕,置大陶瓮中,加清泉水调至酒色淡金为度。瓮底先置桂心,次叠梅花,覆蜜其表,沿竹溜徐徐注之酒基,免冲散花形,碎曲为末,分三时撒入,每三日青竹竿搅动。”
  桑伯:“背的倒是熟稔。”
  许栀和虚心点头,她没有酿酒的经验,已没有了实操基础,再不抓住理论内容,如何能独自实验出来。
  按理说,桑伯在确认许栀和知道酿酒的流程后,应该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毕竟当时薛娘子托人传话的时候说的清清楚楚,只放开酒窖供她使用,并没说需要在旁边指点。
  但刚走出去几步,他又停顿下来,闷声喊着她过去。
  许栀和有些意外。
  刚刚桑伯问完酿造流程之后,神情怏怏地站在一旁,像是失去了兴趣。
  现在他主动出声,许栀和诧异过后,语气雀跃问:“桑伯要教我酿酒吗?”
  桑伯很久没有与人交流,乍然看见她脸上的笑容,拿东西的手一顿。
  现在的孩子说话做事都这样欢快跳脱了吗?
  桑伯想不通,半响后维持着自己面上的严肃,正色道:“不是。怕你第一次酿酒,辜负了君山上的好梅。”
  许栀和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嘴硬心软。
  “哦,原来是这样啊。”她假装若有其事地点点头,“那我替采下的梅花多谢桑伯,免它们尽数毁于我之手。”
  桑伯:“……哼。”
  口舌倒是伶俐。
  许栀和假装没听见他鼻子出气,跟着他身后走动。两人停在了两缸清水前。
  桑伯:“算你运气好,正好水缸里面还有水,供你清洗和调酒用。”
  许栀和诚心问:“这水缸的水是不是有些日子了?我方才从君山上见到有一股流泉,我去舀新的过来吧?”
  这会儿倒是又聪明起来了。桑伯拦住她:“不用,这些水……是早晨我接的。”
  说完,他似乎觉得和自己严肃板正的形象很不符合,于是又沉了声音道:“你要是信不过,去山脚下接水,我也不拦你。”
  许栀和顺势道:“怎么会不信。这水清澈见底,冰凉甘冽,正适合。”
  桑伯一错也不错地盯着她瞧,心中百思不得其解,欧阳是从哪里遇见的女郎,说什么都接腔。
  他咳了一声,在旁边老神在在地指挥着,全程许栀和按照她的要求洗干净梅花、用将准备酿酒的缸擦洗完毕,她忙碌期间,桑伯端着一杯水,像是讲故事一般说着君山上的红梅。
  “你到君山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荒山平地起红梅很是怪异?”桑伯放幽了声音。
  许栀和忙着搓酒缸,应付似的嗯了几声。实际上连他说了什么都没有听清楚。
  桑伯道:“从前君山不是这样的。相传山顶有一座太微观,始建于大唐贞观年间,落成后群山青松、竹柏怀抱,有野鹿、貉、獾、猿猴出没,香火一时鼎盛无双。后来啊,安史之乱,诸地动乱,汴州为大运河枢纽,被叛军攻占,切断了漕运,江淮粮赋无法北运关中,引发关中饥荒,太微观的道士下山行医救人,从此再没回来。”
  道士是“出世”之人,他们若是不下山,叛军也不会非要砍杀他们。或许没有人知道那群本可以偏安一隅的道士为什么忽然义无反顾地下了山。
  许栀和本来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多分出一缕心神听桑伯仿佛叹息般的低声呢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