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许栀和的嗓音略显低迷,“是死了吗?”
  “乱世,谁说的准?”桑伯摇了摇头,“或许没那么糟糕,或许有人在别处落户,都是有可能的。”
  许栀和眼睛亮了亮。
  桑伯看着眼神从暗淡重新变得明亮,忍不住笑了一声。
  不管什么时候,有一线希望,总比都是绝望好得多。
  后面的故事就稀疏平常了,汴州身为运河要枢,引来无数叛军争夺,战乱之下,人口骤减,太微观失去了道士,又失去了信众,一日日荒芜下来。现在人们再看君山,不会记得上面曾有一帮乱世中出世匡扶社稷的道士,只记得荒山上有一座山鬼庙。
  庙里住着野狐,要是不听话,就会被狐狸捉走吃掉。这是京西百姓恐吓孩子惯用的套路。
  当时年幼的孩子长大了,虽然知道了真相并非父母说的那样,但从小留下的心理阴影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久而久之,没人再去荒山了。
  桑伯:“其实也没什么不好。那红梅是太微观道士栽的,可是武皇在世时候养出的玉蝶红萼梅,珍贵着呢。没了旁人刚去采摘,倒是便宜了我与欧阳……”
  顿了顿,他道:“还有你。”
  许栀和眉眼弯弯地看着桑伯。
  “多谢桑伯好心告诉我这段往事,以后再上君山,我不会再畏惧了。”
  桑伯偏过头:“我可不是为了安慰你,你不要自作多情。况且你好的不学——我说这段故事,是在讲君山已经荒芜三百年,你且悠着点,别真被山上野狐叼了去。”
  许栀和也不顶嘴,顺着他的话道:“我记得了。君山无事应少去。”
  桑伯:“这就对……咳咳。”
  他险些说出心底话,连忙转移话题,“你这酒基注得太急,当慢些!背的倒是熟练,做起来一塌糊涂。真不知道欧阳为什么叫你过来。”
  许栀和缩了缩脖子,按照桑伯的提醒修正自己的动作。
  桑伯讲话直白,嗓音没什么起伏,改指正的地方从不委婉。在他一句句或是尚可,或是愠怒的嗓音中,许栀和的动作越来越像样。
  期间,桑伯偶尔也会忙一忙自己的事情。
  他正在制作一个新的竹酒舀。
  欧阳临走之前,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上面写着一个他闻所未闻的酒方——
  燕赵之醪,采黍稷于霜碛,汲寒泉于冰壑。窖藏三冬,开坛则烈气冲霄,侠少弹铗而歌。
  吴越之醴,撷香糯于烟渚,采曲蘖于梅雨。瓮启之时,清芬透碧纱,恍若越女浣纱归来,搅碎一溪云影。
  可酒方上的酒水,毫无二者特征。它摒弃了烈火、金戈的辽阔,也摒弃了似琴音、丝绸的绵柔之美。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糖水。
  想来欧阳是当官把脑子当坏掉了,那酒水喝着不醉人,也不解忧,更不错认。许是贪那一口酒味,但又不敢真的沉沉睡去不理会一州政事,所以弄了这么个玩意儿。
  桑伯一想到那张酒方,脑壳就隐隐作痛。他将竹酒舀的毛刺一点点锉平,时不时会看一眼认真忙碌的许栀和。
  但愿这孩子别被欧阳带坏了。
  两人忙到了日暮时分。
  晚霞红澄澄地飘荡在天边,有时变换作长虹模样,有时候又像是一只草地里啄食的雉鸡,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夕阳照在许栀和脸上的时候,她才迷茫地抬头,随后便是一阵难忍的腰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